重建高职院人文精神必须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来源 :学问·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的。大学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来构建它的人文精神。本文作者认为要确立现代大学理念,必须重拾人文精神传统,积极实施人文教育,使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这是当代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
  【关键词】高职;大学精神;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现代大学理念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的。大学人文教育,亦即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养人文精神。大学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来构建它的人文精神。确立现代大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积极实施人文教育,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新审视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育的现状
  
  高等院校的办学目的,在于教人道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出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阐明了"现代教育四大支柱"的现代教育观念,它们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了人文教育,促进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使两个方面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相互促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人才,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更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前面,站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高地。
  现实中,高职教育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实为严重。我们往往以社会适应性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尺度,否定了人的发展,忽视了人的心灵完善与精神的完整建构。高职教育从根本上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的面向社会的发展,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缺少对人本身深入地关怀。强调知识,但没有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予以应有的人文关怀。这是高职院在发展历程里经历的人才培养的尴尬。也是困扰教育界的一大问题。
  
  二、探索高职院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的功利性倾向已经制约了起大学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是制约人才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而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恰恰是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关键。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则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二者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不同。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具备远大理想、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具备竞争和团队意识;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具备奋斗意识、承受失败挫折的心理能力;具备处理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具备效率意识;具备开拓意识,心胸开阔、乐于奉献意识。这样就能去适应各种竞争和挑战。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功能上来考虑,才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如何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教育
  
  (一)更新思想观念,把高职院人才培养过程看作是人的灵魂工程,在正确定位高职院人才培养功能方向的同时,不要忘记为社会提供精神引导功能。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高等院校有振兴经济、发展科技、适应社会之类的功利价值,同时又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等非功利价值。它主要是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实现的。因此,在高等院校培育人文精神,首先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问题。有的学者把高等院校的内容界定为三件:第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第三,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这是对高等院校价值的一个很好地概括,即大学当然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但更为重要的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思维。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努力培育高等院校的人文精神,使高校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始终保持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高地。要始终把高职院人才培养过程看作是人的灵魂工程, 绝对不要把高职院学生培养成看只会适应现实社会的机器。
  (二)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孕育具有诚信爱心气质的专业教育队伍,传递人文精神的底蕴。
  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和提高其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热情,促使他们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自觉推行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很好地概括了教师的职业定位,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和引导者。首先,要求教师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扩大自己的人文知识面,内化人文知识形成自己的人文知识结构;其次,要求教师加强人文知识积累,在专业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再次,要求教师对人、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对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怀有崇高的责任心。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强调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文修养,鼓励教师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要努力成为学生在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和充满人格魅力的精神导师。要培养鼓励教师在专业教育里渗透人文教育内容,保持教育热情,孕育焕发爱心,弘扬诚信精神,传递人文精神的底蕴。
  (三)深度融合专业课程,构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向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糅合合理的人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
  精神源于认知,修养源于知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的基础。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达到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注重在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当前,项目化课程改革和典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工作重心,在实施这一战略转移的过程中,要注重深度融合专业课程群,构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向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糅合合理的人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和价值。使不同的专业门类的学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以及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专业课程之外的人文课程的设置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发展。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各专业学生跨专业、跨系甚至跨校选修课,辅修第二专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校内大力开辟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人文选修课程,例如,深受学生欢迎的"儒家文化精髓"、"论语心得"、"美学艺术篇"、"公共关系学"、"创造心理学"、"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让学生从全方位加以了解和认识,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大有益处。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学会与人相处,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心理健康,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挖掘自身的潜能等等。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学、科研中。充分发动广大专业教师,自觉地把专业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自然而不是强加,内在而不是外表的人文精神教育。这种教育是专业课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与教学科研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相辅相成。使专业教学课堂和实验场所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 。
  (四)注重第二课堂,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纲要,构建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环境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与修养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实际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企业家创业历程、大学生职业和学业生涯规划设计、自主创新创业等系列讲座,鼓励学生读人文书籍,支持学生开展人文学术活动,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基地,优化学生活动条件,为学生拓宽人文知识视野,陶冶高尚人文情操,感受高雅的人文空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文化所创造出来的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积极塑造人文精神,将其融汇在教学、科研中,融汇在校园人文学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物质文化建设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研究环境、人文学术环境、文化艺术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环境。要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和精神的熏陶作用,在西化日甚一日的背景下,本土化的人文资源的发掘、传承、参与、创造、转化的工作尤显重要。如倡导大学生修习《四书》及《老子》、《庄子》、《左传》、《史记》、《汉书》、《诗经》、《楚辞》等等经典及古代其它的诗词歌赋、棋琴书画等。其中的仁爱忠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思想,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全人类文明中光辉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合理取材,取其精华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渗透,人文教育功效肯定是非常明显的。
  (五)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养成。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的营造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二要通过科技节、文化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剧社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得到强化。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设备进行学习,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还是给学生以无形的熏陶的场所。一所历史悠久、环境幽雅,到处都是人文历史景观的大学无疑对学生人文精神与气质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文生态和园林数字型大学校园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与发展。
  (六)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人文内涵,把人文精神放在社会经济大潮中进行培育。
  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既对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消极的影响。高职院要从战略高度加以认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认识社会,了解市场,学会思维,善于辨别善恶美丑;保持对社会的适度"超越"是提升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实训过程里注重价值观的合理引导,在市场经济中扬长避短,积极弘扬优秀人文精神,在适应中学会引领社会精神风向,使高职院人文精神培育在市场经济中找到深根发芽的现实土壤。
  
  【参考文献】
  [1]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德祥。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
  [4]胡冬煦。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5]刘向红。论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2
  
  作者简介:戌松明,男,江苏溧阳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两课"讲师,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各种生活中资源。儿童识字的真正课堂是生活,汉字作为一种文化,自然渗透在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识字教学要注重课外延伸,为儿童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生;识字;教学;训练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
期刊
【摘要】网络教学运用于语文课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结合课例从"网络教学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 网络教学为实现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的平台"、" 网络教学把知识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和" 网络教学增强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网络教学;优化;语文教学    进入21世
期刊
【摘要】数学建模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建立起变量与参数间的确定的数学问题,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论文主要阐述数学建模过程及建模分析方法,并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运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结合自身实践来谈谈数学建模在教学过程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作用    数学建模是一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在体育课实施教育的途径,剖析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课中的思想教育是针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教学的同时中,对其身心教育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中,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
期刊
【摘要】转化后进生的措施有:激发学习学习的动机;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景;强化学生生发自主探究意识;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合作探究教学,诱导学生思索的兴趣等。  【关键词】数学后进生;转化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强调关注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数学准备,重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必修课阶段,数学后进生的转化
期刊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决定我国未来环境的发展状况。从幼儿环保教育抓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话题。  【关键词】幼儿;环保;意识;教育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而周围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幼儿抓起,已为人们所认同。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让他们知
期刊
【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教给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不能主动地学习,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1、创造宽松民主的环
期刊
【摘要】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为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五个方面,某一种倾向的学生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他们已经产生某些方面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调节,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  【关键词】心理状况;年龄特色;引导    教师为何被称作灵魂的工程师?以为他的工作自古就是 "传道,授业,解惑"。而到了现代,教师的工作进一步细分为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如果说教学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更高的教学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触动,设置符合教材体系主体变化的问题开放教学模式、激发教学双方的兴趣已经逐渐渗透到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本文以此为主体,简述我对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应用题;低年级数学;互动教学    现代教育中提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让学生主体参与学习
期刊
【摘要】作文是生活的真实。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运用"读一读,玩一玩,写一写"的写作三步曲,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三步曲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是众多教师所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作文,语文教师就要下足功夫。    一、熟读成诵,厚积而薄发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