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生物材料-海藻酸盐修复长距离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uy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神经再生引导材料--可生物降解并吸收的海藻酸盐对兔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切除兔一侧坐骨神经的一部分,形成一35mm缺损,用两片海藻酸盐制成的海棉状材料,不经缝合地植入缺损并桥接两侧断端,术后行电生理、解剖学、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6周起右下肢体出现电生理上的恢复,术后16周解剖学检查见原缺损处再生组织连接两断端,组织学检查证实再生组织内有大量有髓及无髓的轴突组织,未发现有海藻酸盐的残留.(而在未使用海藻酸盐修复的对照组动物,各项检查均为阴性.)结论海藻酸盐能促进长距离周围神经缺损的再生,同时也表明不缝合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方法.

其他文献
患儿 ,男 ,4岁 ,因乏力、长叹气 2 0d伴心律失常入院。 1个月前有“感冒”病史 ,2 0d前出现乏力、长叹气 ,听诊发现期前收缩后做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呈三联律 ,口服普罗帕酮
目的探索皮肤外毛根鞘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细胞角蛋白(CK)和原癌基因蛋白(c-erbB-2)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HE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法对22例外毛根鞘癌和9例鳞状细胞癌(鳞癌)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BPH、40例PCa患者及2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正常对照组)AR的表达. 结果BPH组、PCa组、正常对照组A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8%、53%、75%,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的A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56%、30%,高、中分化癌的A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 992年10月至2001年10月经手术治疗183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3例经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中,嵌顿性疝占首位(43.2%).本组同期收治老年人结肠癌中,40.6%(43/106)以急性肠梗阻为人院始发原因.本组19例左半结肠癌中,手术切除17例,其中12例行I期吻合,2例并发吻合口瘘(16.7%).围手术期病死
目的:探讨内耳自身免疫性病理因素在迟发性膜迷路积水(DE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同侧性19例,对侧性7例)DEH患者行临床观察、听觉功能测试、免疫学试验;并施以药物治疗、
目的 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CPAP)仪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 9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分为 2组 ,新型CPAP组 (nCPAP) 6 2例 ,采用新型鼻塞
目的探讨激光显微细胞分割术结合PCR-SSCP(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技术对微转移癌灶进行分子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激光显微细胞分割技术分离裸鼠移植瘤模型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随访16年间因肝胆管结石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418例,其中胆镜联合肝切除36例并与同期其他术式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450例中获随访418例(92.9%),手术至随访时间6个月至16年5个月(平均6年8个月),术中未用胆镜取石与使用胆镜取石组的残石率、胆管炎复发率、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分别为37.6%和8.6%(X2=41.4,P<0.01)、16.9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挫伤性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UBM检查18例经前房角镜检查为睫状体脱离的患者及7例眼挫伤后可疑睫状体脱离的患者,对睫状体脱离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经UBM检查25例中,20例明确探查出睫状体巩膜的离断口,且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直接沟通,5例探查出睫状体完全与巩膜突脱离,未见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直接
目的 采用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 ,评价其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直径≤ 4cm的肺孤立性结节 4 3例 ,先确定结节中心层面行薄层平扫 ,再经静脉注入碘剂 10 0ml,行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