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思考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e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彩运用能力是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重要内容,对相关课程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然而,受传统美术绘画专业教学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虽然部分院校已采取某些教学改革措施,但对基础色彩课程的教学定位仍混淆不清,直接影响教改方向和质量。因此,应厘清课程定位,尤其要处理好与绘画色彩的关系。可以把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色彩课程整合为写生色彩、设计色彩和应用色彩等三部分,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关键词:色彩;教学;艺术设计专业;定位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姿、缤纷多彩的。各种色彩无时无处不冲击着我们敏感的视觉,给我们带来波动起伏的心理暗示,并引发我们无限的联想和多样的情感。为了充分表达不同情感,我们可以把不同色彩和其他材料进行组合处理,从而起到传情达意的交流效果。这一过程在本质上就是艺术设计。在当今设计时代,色彩在艺术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态以外的另一个重要设计要素,几乎体现在艺术设计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对于艺术设计师来说,必须研究色彩的各种属性,掌握色彩的表达规律,发挥色彩的“符号”作用,从而向使用者传递情感,表达诉求。因此,有关色彩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关系后续课程学习,乃至未来职业发展。
  1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要求
  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现特定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其特征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1],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由此决定,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兼具科学与美学素养,兼通技术与艺术才能的专业人才。[2]因此,实际教学活动必须时刻为这一目标服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也应支持和支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落实到色彩课程教学,更是如此。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色彩训练后,要掌握基本色彩理论,培养敏锐的色彩感觉,获得正确的色彩观察和表现方法,养成色彩审美、造型、抽象等能力,并以设计思维,辅以各种手段,超越对自然物象色彩的再现模仿,从第一自然色彩进入到第二自然的色彩状态,实现主动性认识和再创造,从而能自由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3]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色彩是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各种造型研究活动中具有共性。不仅艺术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离不开色彩,而且与其他专业课程关系密切,互相关联和衔接着,共同支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其中,基础色彩课程还要对承袭了写实基础美术教育的学生进行绘画观念的转变与设计思维的渗透[4],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乃至将来的专业发展与设计水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历史不长,在色彩基础教育、色彩训练实践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目前还不能完全达到专业设计的现实要求,也不能完全切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造成了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基础能力培养上的脱节。[5]面对广阔的设计市场需求与艺术设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如何明确课程教学性质和地位,拓宽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模式,是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设计人才的关键。[6]
  2绘画色彩影响下的设计色彩教学问题分析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最早多依托以绘画为主的美术院校开设的,多数是按照培养绘画人才的思路开展教学活动的。其基础课程体系与绘画专业共用,色彩教学也基本照搬绘画专业的教学规程,并没有形成一套符合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7]而我国绘画专业的色彩教学是沿袭前苏联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并没有涉及设计内容。按照专业培养的能力和素养要求,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绘画色彩强调的是感性处理,追求的是对自然真实表现;而设计色彩强调的是理性表达,追求的是对自然色彩的超越,实现主动认识和创造的境界。由此,艺术设计与美术绘画专业在色彩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沿用绘画色彩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被动反映自然真实而缺乏创新性,训练题材也过于狭窄,缺乏与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色彩构成课程被引进艺术设计专业中,才逐渐打破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但在低年级基础色彩的教学阶段,依然还存在如何平衡和处理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问题。此外,承担基础色彩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绘画专业毕业,由于教学思维和专业取向还没完全调整,与设计专业联系不够,缺少对设计本质的根本理解,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疑惑,无法充分理解眼下所学的色彩知识与往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有什么直接联系。[8]
  此外,受绘画色彩教学思维的影响,有些院校认为经过高考选拔上来的学生一般都有较为扎实的色彩基本功,没必要在一二年级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再开设类似课程进行重复性的基础训练,于是把色彩课程的课时一减再减,甚至出现了由色彩构成课程取代其他色彩教学的趋势[9]。殊不知,为应对高考选拔的美术训练,多只是程式化的集中训练的教学结果,临摹、默写或写生,都以写实为标准,谈不上艺术设计的再创造。而且,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的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一般是由教师课堂讲授理论后,学生使用传统颜料,以手绘完成作品训练,缺少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教学。[10]从而不能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3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教学定位
  从教学规律来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否则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就无法得到充分保证。[11]从目前主要设计院校的色彩教学改革看,大多数都开展了对课时分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还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缘由,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对色彩课程,尤其基础色彩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混淆不清。因此,在开展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之前,首要解决的是对基础色彩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
  首先,充分认识基础色彩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作用和教学目的。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色彩教学介于写生教学和色彩设计教学之间,既具备绘画色彩的特征,又蕴涵色彩设计的基本思维和方法[12],主要帮助学生从色彩基础理论、实践训练进步到色彩设计运用。具体要求是掌握色彩审美标准和基本方法,提高色彩审美理解能力、色彩设计运用能力以及色彩再创造能力等,并与其他设计专业课程互相衔接,从而在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   其次,处理好与绘画色彩的关系,可以把基础色彩课程内容整合为三部分,即写生色彩、设计色彩和应用色彩。其中写生色彩的实质就是绘画色彩,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自然物象的能力,再现客观色彩。这部分内容既能加强学生的绘画基础和艺术感受能力,又能让新生入学有所适应。而设计色彩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与色彩归纳能力,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色彩与形象、色彩与心理的内在关系,从而为专业学习做好基础。[13]而应用色彩则着重训练学生在不同领域的色彩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主观能动地应用相应色彩进行表现,其实质可看作是绘画色彩与色彩构成的过渡,逐渐从传统的再现型色彩向现代表现型色彩转换。
  再次,进一步完善基础色彩课程的教改措施。第一,持续更新和扩展教学内容,既要关注绘画艺术领域的动态,更要关注艺术设计市场的变化,引导学生如何探索将各种知识巧妙组合的技巧,及时回应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对设计的要求;第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尤其对于一些充满想象,看似怪诞无稽的习作或创意,都要给予保护、鼓励和指导;第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尤其要将传统的颜料作画与新型综合材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训练积极性以及运用不同介质进行色彩训练的能力,从而创造出传统颜料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客观地讲,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无论是此前的工艺美术,还是现在的设计艺术,都非常重视色彩教学。教育工作者、设计部门对有关色彩教学改革所进行的思考也从未停止过。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定位不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美术绘画专业传统教学的影响所致。因此,在对该课程的定位思考上,要基于与美术绘画专业的比较才能更为明确有效。通过厘清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差异,才能较为准确地确定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11] 张小纲.设计色彩教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4,(12):39.
  [2] 许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J].艺术教育,2007,(1):5859.
  [3][7] 李玉.设计色彩教学脉络的分析与研究[J].美术大观,2007,(3):136137.
  [4] 胡天君.当代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色彩教学的新探索[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9):63.
  [5] 黄志刚.高职色彩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4)下:131132.
  [6][10] 连晓君.探讨设计专业基础色彩的教学重心[J].科技信息,2008,(24):9.
  [8] 刘强.浅析设计院校的色彩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04,(1):36.
  [9] 许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J].艺术教育,2007,(1):5859.
  [12] 彭西东.凸显探究意味,挥洒创意色彩——设计色彩教学现状与创新[J].文教资料,2012,(5)上:109110.
  [13] 李宏伟.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42.
其他文献
摘要:模拟教学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模仿实际的教学方式。目前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教学方式仍显传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模 拟 教 学 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教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大型励志亲情剧《天涯赤子心》的所传递出德赤子般的真善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欣赏。  关键词:天涯赤子心;真;善;美由《妈妈再爱我一次》导演执导的大型励志亲情剧《天涯赤子心》,播出后被媒体誉为“重磅催泪弹”。在剧中,以两个孩子历经磨难寻找亲生父亲的情节为主线,该剧讲述了两位孩子——九岁的小君和七岁的小杰在母亲和外婆相继辞世后,跨越台湾海峡到厦门寻找父亲郑世贤,经历重重困难,感受人间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初,中国经济开始蓬勃发展,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进程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西方的艺术思想对中国艺术界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我国建筑艺术领域影响巨大。贝聿铭先生是当今国际界享有盛誉的美籍华人建筑师,从他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但中国艺术始终坚守着自身特有的现代性特征,即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关键词:建筑艺术;贝聿铭;传统元素;现代性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品牌制胜的时代。由于差异化变得越来越难,品牌成为本土企业最后一道差异化的壁垒。本文以海尔为例,从传播载体、传播基础和传播途径三方面论述品牌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品牌;传播;海尔海尔是中国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帜。它从二十多年前一个资不抵债、管理混乱的手工作坊式集体小厂发展为如今的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
期刊
摘要:民间信仰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靖姑信仰是浙、闽地区颇具特色的民间女神信仰,具有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本文基于《温州鼓词南游传》的描述,认为陈靖姑传说始终体现一种人神一体的思想,在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社会秩序的构想上,都折射出神圣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共同性或互为一体性。  关键词:陈靖姑;陈靖姑传说;民间信仰;社会秩序1引言  陈靖姑,或名陈静姑、陈进姑,是闽、台、浙、赣等地区民间信仰中重要的地方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教育部“艺术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分析了在实训形式、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及措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依据。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实训课程;教学现状;改革建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课程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它具
期刊
摘要:本文以DISCOVER频道的发展策略为例探讨了电视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并从中提出对于我国科教频道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电视媒介;科学传播;DISCOVERY频道在媒体传播的力量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电视依靠其传播和表现的双重优势,成为社会进行信息传播与知识传承的“利器”。以传输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为宗旨的各类科教电视节目,为大众与科学之间搭建理解的桥梁
期刊
摘要:在课改的推进中,我们深感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严重的不足,为此我们关注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相匹配的操作性较强新的评价标准。希望能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认真剖析问题,从而提出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管理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新的教学评价理论如春潮涌动,我们越来越觉得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
期刊
摘要: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校园手机报为例,通过对它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着重探讨了如何针对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发挥手机报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对策。  关键词:手机报;发展现状;需求;调查分析1研究背景及目的  当前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交往的重要工具,手机信息已成为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快速发
期刊
摘要:宋人对自然、社会的崭新认识,在山水画作和山水画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宋人强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常理”,这些与山水画的精神,一脉相承。  关键词:山水精神;淡彩;文人;画论  山水在两宋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是因为有宋人对自然、社会的崭新认识在起作用。宋人强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常理”。宋代的文人画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中——“写意”,它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了主要的作用,成为了艺术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