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之我见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我国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课改大背景下,赏识教育被提出。赏识教育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教育需求,更人性化,教育方式更灵活。因为孩子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夸奖。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本文针对赏识教育的客观趋势,从赏识教育在日常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赏识教育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与策略。
  引言
  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另一方面,赏识教育观念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保障了教学质量和有效性,赏识教育是符合新时代教育的科学教育手段,为教育带来了新的转机。
  一、小学低年级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或鼓励,而是去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强化孩子行为的过程,赏识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赏识教育有着“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情”等特点。可以说赏识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赏识教育在小学低年级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厌学、学习困难、自卑,就是因为得不到教师、家长的赏识和鼓励,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因为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高兴起来。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能够使学生的精神得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赏识可以让学生每天都进步,让学生充满信心,有效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抑制学生不良心理的产生。
  (二)有利于师生友好关系的建立
  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赏识过程中,学生容易对教师产生好感,这更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俗话说“话是开心锁”,赏识的话语能够打开学生的心灵,能够起到缩短师生距离的作用,这样学生会亲近教师、佩服教师,上课更爱听讲。赏识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帮助了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在日常小学教学中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只表扬,不批评
  通过对几所小学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从三十位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得知,其中25位教师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不断的表扬和鼓励学生,只有五位教师认为在赏识教育中需要适度的批评和警告,并没有任何一个位选择严厉的批评教育。这对赏识教育意义的误解,认为赏识教育只能鼓励表扬,不能批评。
  (二)教师把自身位置摆得过高
  一些教师一直持有传统的师道权威的观念,因此把自己的位置摆得过高,并不真正愿意亲近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对学生态度十分冷漠,对学生的赏识认为是赏赐。这种赏赐似的赏识教育容易让学生受宠若惊,怀疑教师的赏识目的和动机,起不到作用,反而会激化师生关系。
  (三)操作过程存在困难
  赏识教育对教育有着重大意义,赏识教育的提出为教育带来了新转机,但是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暂时只适用于小班教学中。在大班教学中,可行性和操作上存在较大困难,目前的小学多为大班教学,一般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要三十到四十人左右。教师很难把时间和精力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平衡心理,这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赏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正确认识赏识教育
  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中,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不能一味地表扬和鼓励,这并不科学。赏识教育虽然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但是并不代表溺爱,不能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及错误视而不见,这将导致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教师对学生错误的纵容会害了学生,适时的批评有着一定的必要性。但是批评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态度,要以平等朋友的身份进行劝诫正确引导,而不是权威压制,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因材施教,客观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所以生搬硬套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形成因材施教的教育意识。在赏识教育中应因人而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依据学生的特征对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的赏识教育。对性格内向、不自信的学生教师应当众对其进行鼓励和赏识,用集体的力量和教师的关爱增加学生的信心。对骄傲的学生应适度地批评,诱导。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育开展的关键,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赏识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就是教师,教师就是赏识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把赏识学生视为一种职责,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价值的肯定,学生会因教师的肯定获得信心。因此,为了保障赏识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结束语
  通过对数所小学的赏识教育开展情况调查发现,在赏识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着只赏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忽视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甚至置之不理,而实际上这些学生才最渴望得到关注和赏识。开展赏识教育依然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赏识教育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
  【作者单位: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中学 内蒙古】
其他文献
<香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选粹>(1950-2000),邝健行、吴淑钿编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全书分三册:<诗词曲篇>、<小说、戏曲、散文及赋篇>及<文学评论篇>.
水墨漫画作为一个专门的绘画品种,历史非常短暂,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前景不可限量,原因是它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适应了我国人们的审美习惯。水墨漫画教学是让少年儿童感受中国文化的一个最有效、最有趣的形式,可以让孩子在笔墨的实践中积淀一个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另外夸张、抽象、简约、写意、水墨淋漓的绘画风格与少儿的天趣、质朴也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在少儿水墨漫画教学中,我本着“以人为
一、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获奖图书 书名:李大钊全集 出版者:河北教育出版社 著作责任者:<李大钊全集>编委会编 <李大钊全集>是在几十年来李大钊研究工作者不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辑的.在编辑过程中,发掘了原来编辑<李大钊文集>时没有找到的李大钊的文章、书信;纠正了许多原来编辑<李大钊全集>时不准确的内容;增加了许多篇文章的题解.应该说,<李大钊全集>是到目前为止最全的一部李大钊同志的文集,它的出版对李大钊研究,对中国现代史(包括文学史、教育史、哲学史、社会史、革命史)、中共党史的研究有很大意义.
The method for collecting eggs of the striped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using plastic bags was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using caged rice plants. There wa
我很喜欢读诗,更喜欢读朋友的诗。 读诗会得到智慧的感悟,艺术的享受。读友人的诗,更会有心灵和感情的交流。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在秋光正浓的时刻与友人晤面谈心,也是最感到愉快的。几天前与陈克会同志见面时,知道他已经将自己的诗稿整理成集,我有幸先睹为快。感到高兴的是,克会写诗的真诚和勤奋。读他的诗,确实很大地增进了对这位值得尊……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一次优质课竞赛的磨课经历,使我茅塞顿开。我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来,引导学生评价学生,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
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同时他们也特别爱玩,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强行对学生灌输知识,限制了学生的天性发展,从而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游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小学教学中,能平衡学生天性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下面就小学阶段教育游戏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   1.小学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作用   1.1集中学生的学
完全是套用了林达的那本《带一本书去巴黎》的书名。当初,一口气读完林达的书时才知道,其实林达带的那本雨果的《九三年》,已经远远比巴称更有兴趣.虽然我也读过《九三年》,却只有在看了林达的书后,才知道其中的好.读杜丽的书,竟然也有同感。 杜丽是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我是十年前读她的《有一种颜色叫铭黄》的文章时记住了她的名字。后来,断断续续读她写的文字,不多,但每一篇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