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模型思想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 数学模型不仅为数学表达和交流提供有效途径,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清晰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数学建模真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在“削足适履”前能“对号入座”――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有关的素材适时引入进来;或将数学教材上的知识点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知识的来源背景。 这样才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小学生的头脑中激活已有的生活、学习等经验;也容易使小学生用积累的经验去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形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如构建“平均数”模型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男同学8人,女同学10人,男女两组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每人投10个,哪个组的投篮水平高一些?一般学生都会比较每组的总分、比较每组中的最好成績等,但通过实践这种“削足适履”的方式都不可取,初步建模失败. 这样的“削足适履”之痛,有利于学生少犯错,在这之前学会用一种新的想法:到底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进行比较呢?于是构建“平均数”的模型成为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揭示了模型存在的背景与适用的条件,这样“对号入座”才能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号”即条件,“坐”就是背景)。
  二、在“鸡兔同笼”后而“举一反三”——在实践探究中主动建构数学模型
  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的、活泼的、生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习的过程、材料、发现主动去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例如教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鸡兔同笼”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就题讲题、就课本讲课本,最终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会解答一道“鸡兔同笼”。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中所编排的内容的同时,注意把握题目的结构、类型及类比运用等,要引导学生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它的价值,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教师要引导学生由鸡兔同笼问题进一步思考,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鸡兔同笼的模型来解决. 其实学生不难发现:“鸡兔同笼”不只是代表着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看成是“鸡兔同笼”问题,如汽车和自行车的轮子问题、乒乓球单打和双打问题、5元和2元的钞票放在一起的问题等,都可以看成是“鸡兔同笼”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比较和猜想,并让学生的认识再次提升,哪种量相当于“鸡”,哪种量相当于“兔”。最后,教师要顺势给以强化:从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出发,研究解法,并上升到一种模型,最后进行广泛的运用,数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同样,如果我们在学习各种数学问题时能有“模型”的意识,举一反三,能触类旁通,那么必将会走向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
  三、在“山重水复”中求“柳暗花明”――在解决问题中拓展应用数学模型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利用数学解决各种问题,基本上都是根据对现实情境的分析,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构建模型,进而解决各种问题. 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来解答,可以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模型思想的实际应用价值,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实际应用带来的快乐。要让学生学会把复杂问题纳入已有模式之中,使原有模型成为构建和解决新问题的工具。
  案例:林小芳的家距离学校800米,她每天上学从家步行10分钟到学校. 今天早上出门2分钟后发现忘记带学具了,立即回家去取。他如果想按原来的时间赶到学校,他从回家再到学校,步行的速度应是多少?(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
  这道题是生活中常见的行程问题,要求林小芳步行的速度,也就是要解决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问题,只要掌握了“速度 × 时间 = 路程”这一思想后,都可以运用行程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解答. 问题的情境是容易理解的,模型系统也是容易确定的,是“行程问题”模型. 但这道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很难正确解答,比起教材中的题目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没有直接给出,拐了个弯. 其实这里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行程问题”模型思想,需要明确所求的速度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是什么,路程是从家出来2分钟后开始算,再回家的路程加上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的和,也就是800+(800÷10)× 2 = 960(米);因为取东西等时间忽略不计,因此时间就是剩余的时间,10分钟减去2分钟,10-2= 8(分钟)。 根据基本的“行程问题”模型思想,可以列式为960÷8=120(米)。看来掌握了数学模型,学生解答起数学问题来也就得心应手,学生在“山重水复”中熟练掌握数学模型,学习前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数学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只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用数学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的理念。日前,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界探究的热点,乡镇初中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笔者结合这一年来的教学教研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思考。  关键词:名著 整本书阅读 核心素养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时下,整本书阅读已引起了语
期刊
众所周知,“读”、“写”的能力,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高低。我校学生经过课外阅读指导,部分孩子已经初步有了课外阅读的习惯。但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思考:能不能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读与孩子的写结合,来对她们进行指导呢?经过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挖掘课内阅读资源,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均是题材新,文章布局精妙,用词用句精准,体裁合理,对促进学生的阅
期刊
近几年来,我们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留戈庄小学全体师生立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改变教学方式,整合教育资源,改进课程体系,做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实现了“让课堂宽出去,学生动起来,学习活起来”的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变课本教材的呈现方式,使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首先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机取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更新改革,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显得至关重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
期刊
摘要:学校、家庭共育良才,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沟通。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家校沟通的方式日益多样。但是,我们却日渐忽视“面对面”沟通产生的电子信息沟通设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以及这种方式背后培养起来的家校关系所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家校沟通 面对面 作用 家校关系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是一定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尤其是班主任,作为学校一方的代表,家长作为家庭一方的代表,避免不了直接的和间接的接触和
期刊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学校又担负着教书育人重要责任,所以,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现代社会的“健康”不仅仅躯体、生理上的健康,更应包含精神、心理健康。当今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这也给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生活在这样社会大环境的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有些学生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不强再加上心理的压抑无处宣泄,致使出现一
期刊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图形变换成为了初中几何教学的一大亮点。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材安排了许多关于图形变换的内容如轴对称、旋转、平移、位似等,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旋转变换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几何;旋转变换;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的旋转变换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对图形的进一步探究,也是在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后的又一基本图形变换,也对今后研究其他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及几何
期刊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小学生吃、穿、用样样皆好,根本不用发愁什么没有课本啦,没有练习本哪,没有铅笔写字呀,这类问题。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了更高的需求,比如:电脑、网络;有了更感兴趣的话题:QQ聊天、网络游戏、“火隐忍者”等等这样那样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
期刊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班主任工作的话,我想有很多的班主任会用“累”这个字。国内知名的班主任郑学志老师说:“累,一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如果我们在教育中感到累,感觉到体力和心力交瘁,那一定是我们在什么地方做错了。”  俗话说:“拙娘养巧女,巧母养个笨丫头”。在班主任队伍中,也有很多的“巧母”,对待班级管理可以说是“事无巨细,每必躬亲”,刚开始学生都会觉得班主任很认真很负责,可是时间一长就让学生产生了很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