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b_c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素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角色扮演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8-0036-02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它仍是在由教师主持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教学模式既要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还要强化学生的“中心”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以尊重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和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影响学生和改造学生的目的。如在中医学专业课堂上,会以中国医学史、中国近代医学史及现代中医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为案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相关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习近平指出:“掌握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特质
   就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逄锦聚认为,那种认为只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把握,而不必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的结论是错误的,而事实上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来把握。同样由于“原理”课的教材体系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顺序编排,因此在转化为我们的教学体系时不应把这三部分简单地机械拼加,而是应该把这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结的有机整体。绪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产生、发展及特征等方面做了概括说明,也阐明了它的主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彻底解放。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化,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角色扮演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角色体验,领悟知识、共同学习。既转变教学方式,也变革教学模式。对于设计角色体验教学,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形式:第一,采用课堂表演形式,具体做法是结合原理课的内容进行情景创设,教师向学生提供出哪些角色需要扮演,学生可以自愿进行表演。如在讲到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时,可以请学生自由分组,创办企业。任务提出后,学生便会开动脑筋,模拟创业。在模拟创业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一些相关角色,如银行家、工人、工会、资本家、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采购方等,小组成员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扮演其中的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学习视角从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规律转换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规律上来,就会发现,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第二,采用实践教学形式,组织学生策划与马克思基本原理相关的短剧活动,学生可自由收集材料,结合相关人文素质主题和医学相关主题,设计对应的情景,在设计短剧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学习的同时,也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
   四、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考试方式
   高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考试是检验目标是否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要想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变革传统单一的考试方式,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变革。
   (一)明确考试目的
   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间接测试学生是否学习到一定的知识,是否具有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所以教师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试题时,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只是知识的记忆。
   (二)革新试卷内容,所出的问题要与学生水平相结合,鼓励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学生也不会只是应付考试,而是用考试来检验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正确对待考试。
   (三)革新考试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考试时通常都采用闭卷形式,答案也是标准化的。可以说这种考试形式过于单一,标准化的答案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答对问题,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是相违背的。所以,应该革新考试方式,设置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四)改革计分方式
   我校现在采用的计分方式是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课堂讨论、实验实践、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占总评成绩的40%。这种相对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的综合评分方式可以依据学生平时表现情况和具体实践情况,灵活计分。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主动参与到课堂讲授中,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实现从传统教学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化,提高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完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转变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变革考试方式方面不断尝试、努力探索,以真正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逢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19-21.
   [2]陈文庆.“合作探究分享”式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12.
   [3]王湘云.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7):67-70.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11日中午12时30分,正是学生们吃完午饭,回宿舍休息的时刻,但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教室门口,叽叽喳喳地聚集了三五结群的女生,偶有几个男生匆匆而来,虽未言语,却是眼神热切地研究着教室门口易拉宝上的内容——龚琳娜古诗词音乐讲座。  400观众被拽起来练嗓  下午13时,教室外排起的长队突然躁动起来,身着民族风银线刺绣大衣、画着淡妆面带微笑的龚琳娜,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匆匆走进了教室旁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