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埃他卡林(IPT)对内皮素1(ET-1)诱导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ET-1诱导培养的兔PASMC增殖,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DNA合成;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ET-1(10-7 mol/L)使PASMC [3H]-TdR掺入量增加14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相同条件下,加入ET
【机 构】
: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北京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药理毒理所,南京医科大学药理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埃他卡林(IPT)对内皮素1(ET-1)诱导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ET-1诱导培养的兔PASMC增殖,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DNA合成;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ET-1(10-7 mol/L)使PASMC [3H]-TdR掺入量增加14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相同条件下,加入ET-1的同时,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IPT 10-7、10-6、10-5 mol/L,细胞[3H]-TdR掺入量分别下降(19.8±4.6)%、(41.2±9.5)%、(54.7±10.1)%,与ET-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培养基中加入ET-1(10-7 mol/L)、IPT(10-5 mol/L)前30 min,预先加入格列本脲10-7 、10-6 、10-5 mol/L,其[3H]-TdR掺入量分别增加(49.1±8.7)%、(68.6±15.1)%、(110.1±26.8)%.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检测显示ET-1(10-7 mol/L)刺激PASMC由静止期(G0/G1期)进入DNA合成期(S期)和有丝分裂期(G2/M期),其G0/G1期比例降低(22.04±1.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S期与G2/M期之和增加(210.1±3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同条件下,加入ET-1(10-7 mol/L)的同时,分别加入IPT 10-7、10-6、10-5 mol/L作用24 h后,PASMC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之和分别降低(36.6±5.7)%、(42.6±4.9)%、(66.3±4.7)%,与ET-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G0/G1期细胞比例则分别增高(14.4±3.0)%、(17.9±2.6)%、(27.9±3.2)%,与ET-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IPT通过激活ATP敏感性钾(KATP)通道,浓度依赖性地抑制ET-1诱导培养PASMC增殖.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分析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治疗的住院死亡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3252例冠心病患者, ≥65岁1344例, <65岁1808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住院死亡情况. 结果≥65岁组住院病死率1.79%(24/1344)高于<65岁组的0.50%(9/1808)(P<0.01),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 结论≥65岁组冠
两性霉素B硫酸胆甾醇脂(Amphotac,ABCD)自1998年我科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较多,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对2002年4月~2003年11月在我科22例患者治疗用药的观察,总结了不良反应,并进而探讨防治这些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研究拟用大黄酸和川芎嗪两种单体联用(简称芎黄联用),观察二者联用的抗纤维化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鸟氨酸脱羧酶(ODC)mRNA、内皮抑素mRNA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探讨ODC在食管鳞癌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41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T)和相应癌旁组织(N)中的ODC mRNA和内皮抑素mRNA表达,求得各自T/N值;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MVD的T/N值.结果在41例患者中
大便失禁是临床各种危重病人的常见症状[1].由于其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不能自控,成水样或糊状不间断地流出,肛周被浸渍,容易出现红肿、糜烂,甚至溃疡;床单易脏,室内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2].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们为23例病人留置气管导管接胸腔引流瓶持续低负压引流稀便,并与23例病人按传统的方法护理进行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快速老化小鼠SAMP10( 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 / prone 10) 海马神经细胞存活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及淀粉样前体蛋白(APP)17肽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4月龄的SAMP10 小鼠18只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APP17肽治疗组,正常对照组采用9只同月龄的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APP17肽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APP17肽,每只每次0.34
目的 研究小同功型人硒蛋白P(HSelP)的作用。方法 克隆HSelP小同功型基因,将位于N端40位的硒半胱氨酸(SeCys)突变为半胱氨酸,测序确定后,在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中大量表达,表达产物HSelP280m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提取小鼠肝细胞线粒体,通过荧光光谱仪检测线粒体悬液90°光散射强度和罗丹明123荧光光度变化,确定不同浓度HSelP280m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