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高中生积极人格观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高中生为被试,调查农村高中生眼中的积极人格品质,并对影响高中生积极人格形成的因素进行探究。我们发现,农村高中生眼中的积极人格品质有:宽容(恕)、诚信(实)、幽默、热情、乐观、谦虚、友善(善良)等。一些学生的积极人格观则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如孝顺、勤奋、乐于助人等。对影响因素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出了六个影响因子,其中自身倾向及人际关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理想、个人爱好、朋友类型、同学关系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积极人格观;影响因素;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5-0011-03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其中,积极的人格特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积极心理学研究了包括乐观、自我决定性、爱、宽容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但是现有的研究对象大多为成年人,鲜有针对高中生积极人格的研究。那么,在高中生眼里,积极健康的人格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哪些因素会影响高中生积极人格的形成?本研究在上海郊区青浦区进行,研究的对象为农村高中生,希望通过广泛调查,探究农村高中生的积极人格观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培养农村学生的积极人格。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来源
  在预调查中,被试共172人,随机取自上海青浦一重点高中,其中男生79人,女生93人。正式调查以整群随机的方式,在区重点中学、普通中学中选取被试358人,其中男生169人,占被试总数的47.2%。女生189人,占被试总数的52.8%。除去废卷,有效问卷为302份。
  2.问卷
  预调查采用开放式问卷,分两部分。考虑到高中生对人格一词理解有些难度,在问卷中将“人格”改为“性格特征”。第一部分,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我们拟定调查的维度为学习、人际交往、其他方面。请被试就每一维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他们认为一个高中生应具备哪些积极的性格特征,并就所写的词汇排列出前十位。第二部分,请被试写出他们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积极性格的形成,并对所写的因素排序。
  正式调查问卷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预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选取了33个被列举的频次在10以上的词汇。借助《现代汉语大辞典》(第5版)为每个词汇标注解释,再请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语文老师对以上词汇进行整理和删除,最终保留20个意见相对一致的词汇,分别是:自信、宽容、诚信、尊重他人、孝顺、活泼、独立自主、耐心、幽默、勤奋、乐观、积极、大方、不耻下问、友善、坚持不懈、热情、乐于助人、谦虚和真诚。考虑到所选择的词汇意义都积极向上,如果用5点评分对每个词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可能会出现较多的中庸选择,其区分度有限,所以我们采用对偶比较法来比较它们的重要性。根据排列组合的原则,将20个词汇两两组合成190组,请学生二选一。
  第二部分,对预调查得到的29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根据频次的高低以及各因素涉及的范围,最后归纳、保留了20个词汇。用5点评分法,请学生根据每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选择相应分值。
  3. 研究步骤与资料处理
  正式施测是在各自学校的机房内完成的。事先请人将问卷做成网页形式,学生点击进入网页后完成调查。分两个部分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是比较、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学校学生对积极性格特征的认同情况;其次是比较积极性格特征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二、结果分析
  
  1.对积极性格特征的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整理后我们发现,农村高中生眼中的积极人格品质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尊重他人、孝顺、诚信、乐观、自信、活泼、独立自主、乐于助人、友善、宽容。与塞里格曼研究得出的24种积极人格比较,有一致的地方,如宽容(恕)、诚信(实)、乐观、友善(善良)等。还有一些则突出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如孝顺、勤奋、乐于助人等。总体而言,农村高中生非常看重的积极性格特征主要有:孝顺、尊重他人、诚信、宽容、乐观和自信。这些大多涉及到道德伦理层面的内容,其中又集中在孝顺、尊重他人和诚信三方面。我们就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所认可的积极人格品质作了比较分析,发现虽然选择有一些差异,但在统计学上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2.影响积极性格特征形成的因素调查结果
  依据所得数据作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有被试认为影响积极性格特征形成的因素中,平均数在前五位的是:与父母关系(3.53)、班级风气(3.44)、朋友类型(3.40)、个人理想(3.36)和父母教育方式(3.25)。
  所有被试认为影响积极性格特征形成的因素中,平均数在后五位的是:所阅读的书籍(2.88)、同学评价(2.76)、突发事件(2.66)、家庭经济状况(2.50)和传媒(2.44)。
  为了揭示高中生对影响积极性格特征形成因素的看法的潜在结构,我们对数据作因素分析,得出六个公因子,它们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052%。从因素负荷情况可以概括出各因子如下:
  Factor1自身倾向及人际关系——个人爱好、个人理想、朋友类型、同学关系。
  Factor2家庭因素——父母教育、家庭氛围、与父母关系。
  Factor3受教育因素——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阅读书籍和生活习惯。
  Factor4社会因素——传媒、突发事件、生活经历。
  Factor5班级因素——老师、班级风气。
  Factor6家境及他人评价——家庭经济状况、同学评价。
  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2.491%,说明被试认为它对积极性格特征的影响非常大。而学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班级因素、家境及他人评价这几个因子对积极性格特征的形成作用依次减弱。
  
  三、讨论与反思
  
  1.关于农村高中生积极性格特征的选择情况
  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农村高中生非常看重的积极性格特征主要有:孝顺、尊重他人、诚信、宽容、乐观和自信。这些大多涉及到道德伦理层面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又集中在孝顺、尊重他人和诚信三方面。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孝顺除了传统意义中的赡养与尊敬父母外,还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虽然从小我们就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但现实是,传统的孝道观念开始淡化,种种不孝的劣行渐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不奉养父母,老人无家可归,以及近几年出现的“啃老族”“宅男”“宅女”等现象,令人痛心疾首。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就学校教育这一层面来看,在孝道教育的方式上,我们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这是导致中小学生孝道知行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引导培养学生将“孝道”真正落实在日常的言行举止当中势在必行。
  马斯洛在研究人的发展需要时,提出了需要在心理学上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所谓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渴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使自己既受到社会和别人的尊重,自己也能尊重别人。”即尊重包括自尊、尊人两个基本方面。自尊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即外界对自己的肯定和满足。尊人是个体对他人、社会、自然等的尊重。人人都需要尊重,人人也应尊重他人,满足他人尊重的需要。
  但此次调查只体现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其实,学校中的尊重教育内容包括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等多个方面。当然,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准则,是达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在尊重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自尊是一切尊重的基础,是正确认识自我存在价值与能力发展的前提,也是赢得他人尊重和社会承认的前提。而尊重社会教育,可以培养个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能够承担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就在于个体对社会的尊重及尊重的程度。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全面的尊重教育。
  诚信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诚信”的内涵更丰富,指人们诚实守信,重约践诺,信守法律和契约的道德状况。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有三个方面,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反思我国传统的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其内容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在诚信教育中有意识地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虚假、欺诈等丑恶现象,多是一些美丽的、内容空洞的说教,脱离了现实的生活,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仅让中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去。青少年正处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强化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诚信教育,使他们养成诚信品质,确立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进而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学校要结合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碰到的矛盾,针对一些不诚信的现象,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对他们进行贴近实际生活的诚信教育。
  2.关于影响农村高中生积极性格特征形成的因素
  数据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农村高中生积极性格特征形成的主要有六大因素,涵盖家庭、社会、班级、个人等方面,其中自身倾向及人际关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理想、个人爱好、朋友类型、同学关系等具体内容。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会被问到“长大后你想干什么”,那时就开始出现理想的萌芽状态,这些理想也成了激发个人前进的动力。当然,随着知识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个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方向。而在高中阶段,理想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高中阶段有自我理想的学生,目标明确,学习动机更强,应对学习过程中的挫折能力也更强,更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引导他们及早树立远大理想,促使他们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在高中心理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同伴关系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领域,良好的同伴关系往往是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外部表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个体逐渐培养了沟通、合作的技巧。青少年正是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学会用他人的眼光而不仅仅是自己的眼光来认识世界,这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缺乏同辈交往的儿童与青少年将来可能有更多的社会心理问题,如犯罪、学业水平低、退学和其他心理不适应。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青少年交友的对象,要引导学生结交益友,发展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心理课上,可以通过设计竞争与合作的活动,以及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良莠,正确处理同伴间的关系。
  家庭因素是第二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父母教育、家庭氛围、与父母关系三方面的内容。鲍姆令德根据长期的研究,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类: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在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在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性格比较乐观和积极。
  排在第三位的影响因素是受教育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阅读书籍和生活习惯等内容。这些都和青少年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
  排在第四位的是社会因素,包括传媒、突发事件、生活经历。高中生毕竟还是生活在象牙塔内,尽管现在的传媒介质非常丰富,内容也包罗万象,但对在校读书的高中生来说,影响力还是稍逊一筹。
  排名第五的是班级因素,包括老师、班级风气。班级因素的影响力这么弱,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而且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按理说老师和班级风气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大的。但是这种影响更多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最后一个影响因子是家境及他人评价,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同学评价。调查表明,家庭的经济情况、同学的评价对农村高中生积极性格特征的形成影响力最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发掘和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结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树立切实可行的理想都将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升他们的教育程度对他们积极性格特征的形成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44(4).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2).
  [4]刘先华,程俊卫.高中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9).
  [5]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张金福,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3).
  [8]程科.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影响[J].河北教育,2008,(1).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上海,201700)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其他文献
2016年,素有“古装第一美男”之称的严宽实在有些忙,《五鼠闹东京》《新萧十一郎》《姐妹姐妹》《海上丝路》,让他成为新的“横屏霸主”。他和妻子杜若溪与他的名气不相上下,是影视圈里公认的“倾城佳人”。人们可能知道他们众多精彩的影视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现实生活中这小两口“用爱相互照亮”的故事,也是那样精彩!  患难中“抱团取暖”,最终结为伉俪  2009年初,颜值男神严宽赴上海参加一次活动返京时,在
日本东京一男子通过VR眼镜将虚拟世界的漫画少女变到现实生活中来,实现了和女神结婚的“梦想”:在他和漫画少女举行婚礼的现场,“新郎”戴上虛拟眼镜,站在仪式台上,台下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他的虚拟“新娘”,“新郎”通过VR技术将虚拟世界的“新娘”立体投射到仪式台上,并通过VR头显与“新娘”立下“山盟海誓”,最后“新郎”竟然还和“站”在他对面的VR头显上演了“虚拟接吻”。  英国警察开网店专卖“赃物”  英国
〔关键词〕心理实验;冲突;认知失调  一、引言  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自1951年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首创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令人感兴趣的理论之一。认知失调就是一个人在作出决定、采取行动或者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念后所体验到的冲突状态。费斯廷格提出了有关认知失调理论的两大基本假设
列奥·施特劳斯传入汉语学术界已近十年,他的思想对汉语学术界很有教益,但并不是绝对真理,还有反省的空间。  施特劳斯是西方文明在二十世纪遭受重大怀疑(如斯宾格勒“西方的衰落”)和重大挫折(两次世界大战等系列灾难)后进行统整性的自我理解和反思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异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施特劳斯异常强调柏拉图式的“洞穴”,尤其是第一洞穴,而不是经过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加工过的“第二洞穴”
【设计理念】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私心较重,团结合作意识较差;依赖心理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因此想通过本次活动融洽班级气氛,增强集体观念;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成长的旅程,增强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决心。    【活动目的】     1.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2.融洽班级气氛,增强集体观念。  3.通过活动,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成长的旅程,增强克服困难和
〔关键词〕毕业考;挖掘潜力;积极心理  【活动理念】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和预防,教师应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应对考试的信心,是考前辅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旨在帮助小学生积极认识考试,发掘自己的学习能力,树立对毕业考的信心。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考是一次自我展示、自
对中国进行的研究,特别是在区域视角下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视角不断切换的过程。其中总体的趋势是从中心转向边缘,旨在形成一种从边缘看中心的视野。中原中心论、朝贡体系(费正清)受到“汉化”的质疑,常被指责为仅仅依靠中心出发的视角难以认识中国历史的全部图景。而对边缘的发现以及从边缘视角出发,则可能发现中国历史新的发展动力与机制,这深受国外族群与区域研究的启发,其中新清史所强调的族群特性与“满洲中心观”,更是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视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界定,分析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社会地位和权利,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的困境与问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需要扎实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最后提出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心理科研能力等。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冲突;教师行为;应对策略  对于一线教师来讲,课堂上的师生冲突是时有发生的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当我们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去应对和处理?而我们的态度方法又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师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有冲突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师生交往主要是在教室中和课堂上。相信很多教师都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的行为不能让教师满意:这个在讲话,
一、引言   人人都有过应激的体验,坐过山车时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考试失败时难过沮丧、内疚悔恨,约会迟到时心急火燎、焦躁不安,与朋友吵架时怒火冲天、情绪激越,工作压力太大时失眠多梦。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应激的时代,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杜波伊斯(Dubios)曾经感言:“现代人已经不太需要去对抗饥寒交迫的窘境和其他有伤身体的危险,但是他们必须对付排得满满的日程表、繁忙的交通、噪声、拥挤、竞争和其他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