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变化对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结局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来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肠道菌群变化对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34例初产妇,按照是否为妊娠期糖尿病分为正常妊娠组(NC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分析两组对象肠道菌群的变化.观察不同妊娠结局GDM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以及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GDM组对象BMI、FPG、HbA1c、TG、HDL-C、HOMA-IR、Fins、BUN、hs-CRP、PLGF和肠道总细菌、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数量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妊娠产妇肠道总细菌数量、肠球菌数量均低于不良妊娠产妇,而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不良妊娠产妇(均P<0.05).无心血管事件产妇肠道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心血管事件产妇,而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心血管事件产妇(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GF、肠道拟杆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为GDM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肠道拟杆菌属与FPG存在显著负相关(r=-0.403,P=0.007),肠道肠球菌属与FPG和hs-CRP存在显著正相关(r=0.397、0.414,P=0.009、0.007).结论 妊娠早期肠道益生菌下降与GDM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GDM患者肠道部分益生菌及肠球菌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和心血管事件存在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红花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探讨红花多糖改善微生态失调与肠黏膜免疫、血浆内毒素及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然后用红花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5)、自然恢复组(n=5)和丽珠肠乐组(n=5).于给药7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黏膜sIgA、血浆内毒素的检测,以及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结果 给药治疗后,小鼠肠黏膜sIgA水平升高(F=3.9900,P=0.0090),血浆内毒素水平降低(F=3.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和模型组(n=11),分别对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进行结扎和再灌注.再灌注60 min后,通过TTC染色检测总梗死面积,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心肌缺血前和再灌注后粪便中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中炎症细胞浸润以及CD68阳性巨噬细胞明显增多,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目的 分析暗色真菌威尼克何德霉菌浅部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的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科就诊的威尼克何德霉感染病例7例.总结威尼克何德霉菌的特点,分析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结果 其中4例为掌黑癣病例,临床表现均为手部单个扁平、暗棕色斑片,无明显鳞屑,界限清楚.另外3例与掌黑癣的临床表现不同,分别表现为手部湿疹样改变、指甲损害及足癣样变.结论 威尼克何德霉除了可引起掌黑癣外,还可能引起手部湿疹样改变、甲真菌病及足癣样变等非掌黑癣表现,掌黑癣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真菌学检查诊断.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胰腺癌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癌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探讨胰腺癌患者是否更易发生SIBO及SIBO伴随的炎症介质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HBT)检测40例胰腺癌患者和40例健康查体人群的SIBO的发生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测定胰腺癌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情况,分析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SIBO阳性率为60.0%,健康对照组SIBO阳性率为15.0%,胰腺癌组SIBO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辅助普米克令舒是否能提高过敏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过敏性哮喘患儿15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及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免疫功能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 (P<0.05).两组患儿治疗
目的 探究化疗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别按照不同疗效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结果 (1)化疗后,95例患者CD3+、CD4+、CD8+细胞平均值增加,CD19+、γδT细胞平均值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化疗后,部分缓解组患者CD3+、
目的 探讨乳果糖序贯微生态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武汉同济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5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2例)及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果糖序贯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生活质量以及肠道菌群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5%vs 72.1%,x2=4.6990,P=0.0302).研究组患者炎性相关血清指标(TNF
目的 探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到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1例重症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联合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肠道菌群(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芽胞杆菌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拟杆菌属)、CM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辅助治疗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收治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7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氨、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和肠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肺部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62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肺癌未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水平.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