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与新媒体的互动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i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司法与新媒体在工作方法、程序和途径等方面都不同,但司法与新媒体在对待案件上的目的是一致的、价值取向是统一的,那就是公平公正。本文通过研究司法与新媒体互动方式从而推动建立良好舆论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5-0179-01
  作者简介:杨森,女,汉族,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一、每一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等,随时随地发布新闻,使身边的新闻得到几何倍数的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使用新媒体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是习总书记的“新媒体情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媒体的高度认同和有力支持。
  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一)新媒体与司法的互动维护了公平、公正、公开
  1.新媒体看司法:新媒体的运用,既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检举、控诉、曝光腐败提供了平台,也为政府部门之间提高沟通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条微博可以让“受伤”的民众得到更加公正的对待,也可以让一个隐藏颇深的大老虎显出原形。一条微信可以让整个群聊的成员及时接收到上级的指示精神,也可以让不同部门成员之间建立更加和谐、友爱的互帮互助关系。
  2.司法看新媒体:所谓“没有公开,就没有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是每一位司法工作者的追求,而公开是抵御不公正的终极武器。在人民群众都迫切希望了解法治的情况下,司法工作者过去简单粗放式的公开或者限制已经不再适应于当前社会,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接受媒体监督,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宣传司法公正。
  (二)新媒体给法治国家的建设“拖后腿”
  1.司法对新媒体说:“打官司不是拼舆论”。如果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审判遭受偏见性报道的消极影响,这就相当于剥夺了被告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冤假错案也就随之而来,如彭某案,就是舆论断案的一个典型。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不受控,易于传播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误导人民群众对于案件的看法,同时,司法工作者容易收到舆论的影响而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了司法公正。
  2.司法对新媒体说:隐私权易被侵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新媒体事业和我国法治化进程。但是,人民群众在通过新媒体表达意愿的时候,也存在很多隐患。很多手机或电脑的软件运营商通过“后门程序”收集群众隐私进而贩卖,最近几年的315晚会上,不止一次的提过这个问题。
  3.司法对新媒体说:发表言论不要“任性”。新媒体的“大V”的言论往往是舆论的风向标,这些“大V”们往往具有影响或者说操纵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新媒体,扩大舆论影响范围,甚至传播网络谣言,例如说“秦某某事件”,使整个网络环境乌烟瘴气,因此作为网络“大V”应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三、司法怎样调动新媒体
  诉讼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甚至不相关的人利用自媒体与公共媒体发布诉讼信息的现象,目前已然非常普遍,经常是法庭还未宣判,网络上就已经“判决”。如何确保司法不受媒体的干扰,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是必须面对的时代难题。一方面,要着力推进《新闻法》等相关立法的出台,以法律的形式防止媒体对司法的不当干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主动推进司法公开、司法便民,不断提升司法权威。司法调动新媒体,功夫要落在日常。
  (一)公众教育
  徒法不足以自行。对新媒体内容的管理除了要依赖法律法规之外,还应重视发挥社会的力量。公众教育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法律法规所没有的优势。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深入发掘街道、社区力量,为社区民众提供法治、信息安全服务;也可以让各大司法新媒体开辟专栏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或者利用H5技术或者其他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新媒体安全知识。
  (二)建立舆情引导机制
  建立舆情引导机制,最重要的就是制定舆情引导预案,所谓的舆情引导预案,就是针对最可能引发舆情的事情而制定。预案中需要较为详细地规定出什么事情、由谁做、怎么做等,确保各个相关部门恪尽职守、相互配合、协同努力。
  以司法机关为例,如果突发舆情事件,并且有关当事人将视频或资料公布在媒体上,宣传部门负责舆情收集,接待部门负责对外服务,舆情应急管理小组负责分析舆情与相关案情,新闻发言人负责发布相关案情消息,司法机关必须积极研判、回应网络舆情,积极应用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方面网络平台,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信息沟通,正确引导舆情,防止舆情产生“涟漪效应”。高检院利用微博主持“走进一线检察官”的话题,回应公众需求,零距离感受各地基层检察官的工作和生活,树立检察官优秀形象,揭开检察工作神秘的面纱。在此期间,话题阅读量超过一亿,讨论超过十七万余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君子和而不同”。法律人和新闻人都以捍卫正义为己任,这是构建司法与新媒体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础。法律人要增强“舆论抗压能力”,凭借心中公平正义秉公司法;新闻人要加强职业道德自律,对司法的报道起积极效应。通过司法与新媒体的良性互动,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
  [ 参 考 文 献 ]
  [1]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射击残留物属于一种射击痕迹,勘验检查人员通过对这种残留物的寻找,进一步提取,可以有效的展开案件的侦破。目前,设计残留物的提取办法比较多,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和客观情况来进行寻找提取。本文对此展开论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射击;痕迹;寻找;提取  中图分类号:D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5-0173-01  作者简介:邵俊博(19
摘 要 现行民事诉讼活动中,被告缺席率一直很高,尤其是在财产类纠纷为主的合同纠纷领域。由于被告缺席,整个庭审过程中只有原告一方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对于证据的举证质证也只有原告一方进行单方面的陈述,法官对于证据的真实性、证明力大小也只是作形式上的审查,从而案件判决结果往往在书面审的基础上形成。本文试图通过在对深圳地区法院的调查统计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缺陷审判的原因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开展已近3年,这一重大专项是由国家财政部出资,国土资源部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等大公司为主体承担者,并吸收高校、
由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系列·激情岁月——革命圣地·毛泽东诗意作品专题展”于2003年9月28日开幕,展出了已故画家关山月、傅抱石、李可染、贺天健
摘 要:在土地类案件的行政诉讼中,因为土地行政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案件多年来都在上升,土地行政可以分为三类:土地行政的确权、土地行政的处罚和土地行政的案件处理,这三种案件的差别较大,有着各自的特征。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只有将其特点恰到好处把握,才能准确地对行政的行为作出认定,对所依据的信息、遵守的法令和适用的情形作出判断,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准确、有效、合法地处理。  关键词:土地诉讼;行政处罚;确权案
摘 要:交通事故遗留痕迹主要有:车辆轮胎痕迹、碰撞痕迹、分离附着痕迹、脱落物和散落物痕迹等痕迹。运用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对交通事故中的遗留痕迹进行正确的提取和运用,对推断留痕车辆种类、分析车辆行驶方向、对车轮或车体的同一认定,查明有关事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痕迹检验;交通事故现场  中图分类号:D9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5-0176-01 
[摘要]大学教育的本质被涵、最终目的应是帮助和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成功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本文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的新要求,对“成功”以及“成功素质”的涵义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探讨了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教育 成功素质 优势素质 培养模式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对大学教
信息化的今天,因为网络犯罪的证据具有隐蔽性、不稳定性,加之证据提取保存困难,成为治理打击的难题。特别在共同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大都通过网络联系,如何判定犯意联络、主次
[摘要]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都纷纷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积极调整国家的对外关系,重塑国家的国际形象,进而影响整个国际关系体系。在国际形象的战略指导下,我们从历史的视角来挖掘二战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形象,从而来深刻认知国际形象的不同定位。二战以后国际形象因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特色,贯穿于世界变化发展的始终,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渴望和平独立的呼声日益高
摘 要 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常理作为依据能够对相关事件进行处理。但是常理在民事案件审理中的应用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从常理概述出发,在对现有常理在民事案件审理中应用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常理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常理在民事案件审理中的应用建议。该研究对推动常理在我国民事案件审理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常理 民事案件 审理  作者简介:应昕洁,永康市人民法院象珠法庭助理审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