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来源 :中国民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辞旧迎新日,万家灯火时.rn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为了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以及生活困难就地过年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春节前夕,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民政部门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彰显了我们党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是增强“四个自信”的思想武器,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重要遵循,是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的最新教材.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
期刊
看点一 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服务的全面领导rn《规划》提出,到2025年末,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并提出压实乡镇(街道)党(工)委责任,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制度机制,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村(社区)开展服务;推动有物业服务的社区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健全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机制等举措.
期刊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n主要做法rn一是统筹服务资源,做到生活小事不出社区.下沉行政资源,推动分散在26个区级职能部门的147个服务项目下沉,打造“一站式”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以行政资源撬动社会资源导入;挖掘内生资源,引导社区“能人”参与社区服务.
期刊
2021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持续推进以民生综合体打造社区服务体系工作,增强了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的融合,打造了“民生之治”新样本.rn主要做法rn一是在服务需求上听民意.11个镇街先后召开民生圆桌会、议事会56次,收集村社干部、居民群众、辖区单位、企事业单位意见建议860余条,完善拓展民生综合体的助老空间、健康空间、活力空间、教育空间、治理空间、生活空间和至善空间等“7+X”服务空间,努力提高民生综合体建设精准度和居民感受度.
期刊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多样性生活需求建立起来的多层次服务供给体系,是我国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层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章中提出了健全社区服务机制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可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十四五”期间满足民生需求、落实国家政策、推进基层治理的
期刊
推进县域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是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打通党和政府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当前,民政事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县域民政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县域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县域民政服务水平.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就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县域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期刊
近年来,贵州省凯里市整合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职能,创新试行建设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交易”六位一体的村社便民服务站(简称“村社宜站”)平台,加强村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推行“政务服务不出村”,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期刊
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介绍《规划》基本情况rn社区服务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社区考察,要求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十三五”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创新、锐意奋进,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党领导社区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持续加强,村(社区)党组织
期刊
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全面贯彻市委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决策部署,聚焦全龄市民多元化需求,强化成都市民政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切实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期刊
2022年1月20日晚,雪花飞舞,清华大学医学科学楼实验室里,张林琦教授和科研人员正专注地工作着.正是在这里,我国的抗疫科研取得了重大突破——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特效药正式获批上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