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服务构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r——《“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析

来源 :中国民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多样性生活需求建立起来的多层次服务供给体系,是我国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层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章中提出了健全社区服务机制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可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十四五”期间满足民生需求、落实国家政策、推进基层治理的根本依据.
其他文献
围绕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履行兜底保障政治责任rn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这一历史壮举当中,民政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优化社会救助政策供给,健全与扶贫政策衔接机制,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有关政策,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努力克服新冠肺
期刊
信用监管以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为基础,根据信用画像分配监管资源和开展监管活动,并对市场主体的守信或失信行为给予激励或制裁.相较于传统监管方式,信用监管能够提高执法精准度、降低执法成本、强化执法威慑,从而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但其同时也面临着与依法行政原则、平等原则、禁止不当连结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公法基本原则的潜在冲突.未来应当进一步明确信用监管的性质与定位,推进信用监管与传统治理机制的对接,重视差异化监管措施的实质正当性,实现失信惩戒措施设定与使用的精细化,建立相应的程序保障和救济机制.
2月10日至13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深入江西赣州调研民政工作,了解江西民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民政重点工作情况,并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就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等有关问题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胡强分别参加有关调研和座谈.
期刊
2022年2月7日,民政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以及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春节后有关工作.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主持会议并讲话.rn会议认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期刊
1月27日,民政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主持会议并讲话.
期刊
期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彰显了我们党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是增强“四个自信”的思想武器,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重要遵循,是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的最新教材.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
期刊
看点一 加强党对城乡社区服务的全面领导rn《规划》提出,到2025年末,党建引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并提出压实乡镇(街道)党(工)委责任,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制度机制,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村(社区)开展服务;推动有物业服务的社区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健全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机制等举措.
期刊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n主要做法rn一是统筹服务资源,做到生活小事不出社区.下沉行政资源,推动分散在26个区级职能部门的147个服务项目下沉,打造“一站式”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以行政资源撬动社会资源导入;挖掘内生资源,引导社区“能人”参与社区服务.
期刊
2021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持续推进以民生综合体打造社区服务体系工作,增强了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的融合,打造了“民生之治”新样本.rn主要做法rn一是在服务需求上听民意.11个镇街先后召开民生圆桌会、议事会56次,收集村社干部、居民群众、辖区单位、企事业单位意见建议860余条,完善拓展民生综合体的助老空间、健康空间、活力空间、教育空间、治理空间、生活空间和至善空间等“7+X”服务空间,努力提高民生综合体建设精准度和居民感受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