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体系解析

来源 :经济视角·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始终指导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将从教育优先发展论、“三个面向”、“四有”新人、“两个尊重”、教育改革理等5个方面来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展开研究。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4.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46-02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了毛泽东教育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在探索、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邓小平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邓小平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一、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他曾多次强调,要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发展教育。1977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并且指出,实现现代化不能靠讲空话,必要要有知识和人才。“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82年,邓小平同志陪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去四川访问的途中谈到:“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这些都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思想。并且这一思想也得到了全党同志的认可,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党的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由此可见,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教育优先论”已经深入到全党的思想体系中,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了全党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的“三个面向”
  邓小平同志1983年10月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明确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强调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的重要地位,他曾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价值取向。首先,需要纠正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反映在教育事业上的种种弊端,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有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化教育内容,应革新教材内容,尤其应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成果。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教育要面向世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面向世界。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发展教育。首先,应了解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应该在充分了解世界政治形势、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文化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确定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主张,应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具备面向世界所需要的素质。其次,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教育经验。应该承认,无论哪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教育发展上都有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邓小平同志主张要结合国外优秀教材和我国实际来编写新教材。应该积极学习世界各地的先进经验,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独立自主并不等于闭关自守,自力更生并不是盲目排外。因此,要想更好地发展教育,就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将国外著名学者“请进来”,请国外专家来中国讲学,扩展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将我国留学生“送出去”,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并且就派遣留学生的具体政策做出了指示。
  第三,教育要面向未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求,而且还要放眼未来,这要求教育要立足长远,“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要求办教育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要着眼于未来,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后备力量。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需要树立长期发展的观念,不能急于求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注定是要面向未来,为未来培养人才。既然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因此教育的投入、改革等均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见成效,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必然会阻碍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其次,应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教育要面向未来,就需要把目光放在青少年身上,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防止他们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从娃娃抓起”,就是把握住了未来的希望。
  三、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培养“四有”新人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982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的社论,将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延伸为“培养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新一代。这不仅是学校和共青团的责任,而且要靠所有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1985年,全国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在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从此,“四有”新人的口号和相关活动开始在全国流行。邓小平的“四有”新人论显示了他对青年一代所寄予的厚望。有理想,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文化,就是要有科学文化知识。有纪律,就是要遵守纪律和法律。邓小平同志强调,各行各业都要加强纪律性,我国的现代化要有秩序地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四有”新人?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要遵循以下4个方面:一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他希望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思想进步;二是要坚持正面的教育,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要用科学深入的说服式教育方法,不可以采用命令强制的教育方式;四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四、“两个尊重”论——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
  “两个尊重”论有着丰富的内涵。第一,它强调了知识和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能不能调动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第二,强调脑力劳动者是劳动者。在过去“左”的思想干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存在轻视科学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认为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把知识分子排除在劳动者的队伍之外。邓小平的“两个尊重”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劳动者地位,这改变了以往人们把劳动者只看成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的片面认识。第三,营造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两个尊重”论提出之后,邓小平同志还提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接着推出了正确的人才评价标准,改善了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改革了人事管理制度。在这种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下,广大劳动者和全体人民的素质得以提高。
  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确立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以科学的思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不断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创造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要全面、深入的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尊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 裴正轩.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J].巢湖学院学报,2008,(01).
  [2]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赵存生、喻岳青.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
  [6] 王献志.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想[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02).
  [7]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 沈锋.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10]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文集[C].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11]岳继勇.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 .教育探索,2007,10.
  [12]周立平.邓小平教育思想概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13]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编著.邓小平教育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4]杨德广等.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5]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6]张健.邓小平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17]王世荣.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特点浅探[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18]孙莉、黄子芳.简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特点[J].中国成人教育,2005,(08).
其他文献
本刊讯 2002年度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统一考试于不久前结束,全国各地有6.48万人在所在省市同一时间,统一参加了考试。考试合格的考生将于3个月内拿到证书。 质量专
水文工作是环境保护及经济建设的一项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而水文信息技术(hydro-IT)又是水文工作的一项基础、必备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
从今天或将来的视点看,“五四”文学经典构成是中国新文学发展的最关键性的内容。“五四”文学经典构成包括原创和经典化两个阶段。其原创是由新文学派、复古派和学衡派共同参
冰物理微结构特征控制着冰层基本物理性质.基于多年冬季对东北平原区水库和湖泊冰层生消过程、气象条件,以及冰层晶体、冰内气泡和密度特征的现场观测,分析了淡水湖冰微结构
用典是唐宋诗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段.唐宋诗用典有明用、暗用之分。但无论明 用或暗用,只要有利于抒情就是用得好的,因为有的诗则非用典不能表情达意.当然也有用得 糟的。要区别对待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适应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和完善"民生"的内涵,目标,动力和战略等内容,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日臻完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始终关心民生,注重民生,而且在开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思想,观点和主张,形成了科学的民生观。
2007年5月31日,江西省乐平市洪马中学综合大楼竣工典礼暨校庆六周年活动在该校举行。 On May 31, 2007, the completion ceremony of the Hongma Middle School Complex and
乐平市洪马中学是秉承乐平传统文化精髓“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而命名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 Leping Hongma Middle School is adhering to the essence of Leping traditiona
:张承志的文学创作经历了草原文学阶段、回族文学阶段和“抗战文学”阶段。草原文学阶段 ,他的民族意识是作为“人民”出现的 ;宗教文学阶段 ,他的民族意识表现为本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