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近三年日语语言学研究热点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日语研究不断取得创新成果。本文以多本核心学术期刊中近三年的日语语言学相关文章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总结出日语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和动态方向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复合动词 同形词 认知语言学 二语习得
  伴随着我国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日语教育、日语语言文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在阅读多本学术期刊文献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这一新兴的科学计量方法,对国内近三年来日语语言学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找出日语语言学的研究热点,探索日语语言学的研究动态和方向。
  1.数据来源
  为保证论文结果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笔者采用了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citespace软件①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绘制了日语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图谱。
  笔者所用的全部数据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具体方法为:将检索条件设置为“高级检索”,主题栏内输入“日语”,关键词輸入“语言学”,时间限定为“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为保证论文质量,来源期刊选定《日语学习与研究》、《东北亚外语研究》、《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等多本外语学术期刊,随机抽取500篇文章。
  2.数据分析与讨论
  笔者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从宏观上梳理国内近三年的日语语言学研究热点,其次利用关键词词频,分年度考察具体研究热点的变化,最后对研究热点进行文献综述。
  2.1关键词分析
  在排除掉一些重复和无用关键词后,共得到50个关键词,生成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中各节点的大小寻找关键节点,以追踪研究热点,图1表明“日语”是图谱中的最大节点。另外,“复合动词”、“日语语言学”、“同形词”、“语料库”、“外来语”、“汉日对比”等节点也非常显眼,反映出我国学者近三年对日语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所在。
  2.2热点变化分析
  利用关键词词频,分年度考察具体研究热点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2从图2可以看出2015年国内对“复合动词”,“隐喻”,“汉日对比”,“格助词”等关键词的研究较多。而2016年则偏向对于词汇的研究,如“同形词”,“同形异义词”等,同时“认知语言学”等新兴学说也是研究的热点,2017年则出现了“外来语”、“二语习得”等关键词。
  3.热点文献综述
  笔者选取“复合动词”、“同形词”、“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四个相对较大的关键词节点即研究热点进行简单的文献综述。
  3.1复合动词
  复合动词是一直是国内近年较为火热的研究热点之一,最近又与新兴的认知语言学,语料库学相联系展开的研究也很新颖。参照陈曦[1]对复合动词研究的总结,按研究内容和方法可将复合动词的研究大致上分为四类:
  (1)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进行“~込む”“~だす”等多义复合动词的习得研究。
  (2)在分析构词规律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习得难点及顺序的研究。
  (3)从语言迁移视角进行的“~だす”等多义复合动词的习得研究。
  (4)利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法进行的学习者复合动词使用情况调查,偏误分析。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近年习得意识调查相关的研究也很热门。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陈曦的关于复合动词“~あう”和“~こむ”的研究,利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对学习者复合动词使用情况及习得过程进行质和量两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从语言角度出发的研究。如:李曼的《日汉复合动词构成要素间意义对应关系——以〈挪威的森林〉中的复合动词为例》和柳小花的《基于日语自他动词性质的日语复合动词分类》等。
  复合动词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的日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存在研究不平衡的现象,例如:研究大多集中停留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层面上,从研究的广度上看,缺乏对习得因素的研究等。
  3.2同形词
  日语中有很多“汉字”,但看似相同的汉字,在日语和汉语中表达的意思却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说日汉同形词是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施建军[2]认为目前国内对同形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叶磊、徐冬雨的《汉日两语二字同形词的词源考辨研究》为代表的从历时角度考察中日同形词的起源问题。二是以施建军、许雪华的《再论中日两国语言中的同形词问题》为代表的从共时角度对同形词在中日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此外,笔者认为结合语料库来研究同形词的相关研究也在日益增多。例如:施建军、谯燕的《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距离的计量研究——以对译比构建的F-measure为尺度》等。此外,关于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不在少数,但专门研究同形异义词的论文数量较少,关于习得的研究就更少。汉日同形词对中日两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信今后将会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3.3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的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近年来,成为日语语言研究的热点。
  国内日语研究者中最早掌握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是徐昌华。他发表了国内第一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进行汉日语言研究的论文《试析日汉语中“上/下”的隐喻义》。此外,翟东娜也是国内较早关注认知学的学者。而近年,马永田、张洁玲的《日语量名结构的识解维度研究》,杨柳的《日语收受动词的认知语义结构与句式特征》等论文都是很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同时,认知语言学结合汉日对比的研究也是日益增多,例如陈风的《汉日语中的“场所”和“空间”的认知差异——以‘空间词’的使用和不适用为例》。   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学科,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视角和观念丰富了对语言的研究,为传统的语言研究注入了新的力量。虽然目前国内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日语的研究还相对滞后,但作为近年学者们的研究热点,相信会不断有创新的成果出现。
  3.4二语习得
  二语习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参照毛文伟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动态的分类,可按照研究方法分为语言对比研究,学习者失误研究和中介语研究三个部分。
  目前国内关于日语的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语言对比研究和学习者表达失误的部分,比如近年较为有代表性的有王忻的《偏误——习得——认知:语言研究范式的新尝试——以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为例》,王冲的《影响日语近义陈述副词习得因素的研究》等。国内对于中介语方面的研究十分少,但中介语本身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和研究前景的。二语习得相关的论文可以应用于实践中,促进教学法的创新改进,甚至对整个日语教育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二语习得研究在今后也会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受到重视。
  4.结语
  近年国内关于日语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和动态方向主要集中在复合动词、同形词、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等方面。虽然目前很多新兴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国内日语研究中还相对滞后,但相信在学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会不断有创新成果出现。
  注释:
  ①citespace是一款在科学文献中识别与可视化新趋势与新动态的Java应用程序,已成为信息分析领域中影响力较大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该软件主要通过关键词分析,共词分析和机构合作分析等来把握研究热点及各研究热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曦.日语复合动词习得研究回顾与展望[J].留学生,2015(01).
  [2]施建军,许雪华.再论中日两国语言中的同形词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2014(06).
  [3]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03).
  [4]李曼.日汉复合动詞构成要素间意义对应关系——以《挪威的森林》中的复合动词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1).
  [5]柳小花.基于日语自他动词性质的日语复合动词分类[J].黑河学院院报,2015(01).
  [6]施建军,谯燕.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距离的计量研究——以对译比构建的F-measure为尺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院报,2014(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运用问卷量表抽取284名大一学生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创新党员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模式,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常模,且差异显著;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文理科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在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理科大学生较文科大学生获得的客观支持更多,而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无显著性的差异;
摘 要: 校企合作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思政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构建大平台、大思政的教育模式。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合格人才的输出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 边塞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派别。盛唐的边塞诗派,诗风奔放、特色鲜明,涌现出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一批边塞诗人。生活经历、个性、时代背景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人边塞诗意象选取有趋同,也有个性。  关键词: 意象 边塞诗 高适 王昌龄 岑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会读到像“日”“云”“落花”等具有特定意义的
摘 要: 王维乃是佛眼中的凡人,凡人眼中的诗佛。王维别樊笼、游山林、居辋川、淡尘世的诗歌,多带有佛性思想,此类诗歌既有或深或浅的佛味,又区别于一般的参禅之人所著的禅宗诗歌。这些涉及佛学、佛理诗既带有明显的“空”的美学意蕴,又停留在王维对佛法的一般认识,是将“空”无声无息地注入到根植于他的儒学世界,并未完全以“佛”的视角来感悟“空”的灵性。  关键词: 王维 空 禅宗 审美  一、王维的“空
摘 要: 调查和掌握新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情况和学习特点,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本文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非英语专业新生做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帮助学生重塑学习信心、创新教学方法和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等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非英语专业新生 英语基础 调查研究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受教育
摘 要: 本文从文化学的仪式研究角度分析库尔特·马提的《望见那不勒斯》中人与工作的关系和工作对人的异化。尽管工作与人的本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但是由于工作的社会功用和仪式化工作的建构功能,工作自然而然地被人内化,将人与生活的其他因素剥离,成为人唯一的精神支柱,让人因工作而生、因工作而死。  关键词: 《望见那不勒斯》 异化 仪式  《望见那不勒斯》通过一位工作了四十年的计件工人生病前后的经历展现
摘 要: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写了阿米尔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并设置悬念,加深爱与救赎的主题内涵。在悬念设置上,有四种不同的类型,这些悬念共同指向小说的内涵,为主题服务。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悬念 爱 救赎  一、《追风筝的人》作品简介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后随父亲迁美国。《追风
摘 要: 大学生社团活动如“百花齐放”般相继涌现,但是对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实践引导作用,随着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本文以小林同学的故事为例,分析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发掘兴趣的同时,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专业梦想秀 就业  一、 案例简介  小林(化名),女,2016级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入学以来,該生无论
摘 要: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严格以《考试标准》为依据,以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考查目标,总体上与2017年保持一致,延续了其结构与题型,以浓郁的文化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彰显了富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出发,对江苏卷语文高考试题加以評析,以期促进语文教学。  关键词: 高考 试卷评析 语文核心素养  高考是具有科学选拔人
摘 要: 当前一些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方式和教育管理的办法存在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使得基层团组织活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团组织在团组织活力方面还有较大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如何按照党中央群团改革的要求以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是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的重点改进方向之一。围绕团组织运行活力、工作开展活力和团员参与活力三方面,从理顺班团关系、完善工作制度、打造活动品牌三个维度入手通盘考虑提升高校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