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救赎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写了阿米尔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在结构上采用倒叙手法,并设置悬念,加深爱与救赎的主题内涵。在悬念设置上,有四种不同的类型,这些悬念共同指向小说的内涵,为主题服务。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 悬念 爱 救赎
  一、《追风筝的人》作品简介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后随父亲迁美国。《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因书中人物形象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2003年出版后受到好评,获得多项新人奖,并跃居当时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后改编成电影。
  作品叙事跨越近三十年的时间,以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了几代人的成长故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阿米尔从小便好学敏感,具有一定的写作天赋,但父亲却认为他胆小和柔弱。仆人哈桑从小便身手敏捷,并且是一名斗风筝的好手,为了让自己的主人阿米尔获得父亲的喜爱,他帮助阿米尔赢得了风筝比赛。然而,比赛后却因为阿米尔的懦弱和不甘,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这种自责和痛苦奇异地转化为对哈桑的仇恨,反而逼走了哈桑一家,导致错误加深。后来,自己随父亲迁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难以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犯下的错误。因为老朋友拉辛汗的一个电话,也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离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成为好人”,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他却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故事残忍而又美丽,令人荡气回肠,在结构上采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二、《追风筝的人》设置悬念的方式
  悬念,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是小说中能够引起读者强烈好奇心与牵念感的人物的命运,事件的发展趋势、前因后果、真相结局等的特定因素;从读者的角度说,是欣赏戏剧、电影或者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運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表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强化艺术感染力,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读者(观众)的悬念①。它既是小说的一种写作技法,又是作者邀请读者参与故事欣赏、激发读者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在西方较早涉及悬念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提到“突转”和“发现”:所谓的突转“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转向相反的方面,这种‘突转’,并且如我们所说,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率而发生的”。一些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是被必然性推动发生的,小说故事情节的神秘性,归功于作者叙事悬念的设置。
  《追风筝的人》中悬念的设置,不但从艺术上扣人心弦,而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从作品叙述者和读者的心理期待看,所设置的悬念可以分为四类:读者未知;叙述者知而读者未知;叙述者以为他人不知;叙述者和读者都不知。
  (一)读者未知。小说的标题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这部小说的题目在读者心目中率先形成悬念,激励读者分析小说人物,探索究竟谁是小说中的“追风筝的人”,是阿米尔?是哈桑?还是二人兼而有之?小说开头揭示答案:“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在读者心里,在小说的前半部,哈桑是追风筝的人,为了阿米尔取得风筝比赛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然而,在小说结尾,因脸部受伤看似兔唇的阿米尔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也成为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曾经哈桑送给他的话,他送给了哈桑的儿子,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轮回,亦造就了小说的圆形结构模式。
  (二)叙述者知而读者未知。《追风筝的人》开篇直接从关键处写起:“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然后采用倒叙手法,由老朋友拉辛汗的电话引起回忆,回到那个时代,回到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一个电话,勾起了过往的所有回忆,快乐的,痛苦的,悔恨的。此处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十二岁那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这个悬念,对阿米尔而言,他是知情者,而读者未知。
  (三)叙述者以为他人未知。在阿米尔目睹哈桑为了保护风筝而被阿塞夫强暴之后,他以为哈桑不知道自己就在一旁,因为自己的懦弱而不敢挺身而出。但并非如此。当阿米尔诬陷哈桑偷东西而哈桑承认是自己偷的时候,阿米尔明白了,原来哈桑一直都知道。“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道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救了我”。这个悬念,加深了阿米尔的自责与愧疚,为下文的救赎做了铺垫。
  (四)叙述者和读者都不知。阿米尔回到了故乡喀布尔,拉辛汗告诉他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隐藏多年的秘密,那时父亲和哈桑已不在人世。当他知道父亲的秘密之后,他有些能理解父亲了,理解了“盗窃是一切罪恶之源”,他们是一样的人,也能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善举。这个悬念是第一人称叙述者阿米尔和读者共有的,可以使读者因没有及时得到答案而产生的好奇与期待的情绪持续下去,并使他们在最终因得到答案而产生极大的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悬念设置的方式在胡赛尼后来的作品《灿烂千阳》中也出现过。女主人公莱拉全家在打算离开喀布尔前夕,被火箭击中,莱拉父母双亡。拉希德救了她,在得知法里克去世的消息后,她不得不怀着法里克的骨肉嫁给了拉希德。直到多年以后的一天,法里克突然出现在她家中,她才明白自己多年前陷入了一个大骗局。法里克的未亡即是一个悬念,莱拉和读者都毫不知情,正是如此,才有了后来拉希德的被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追风筝的人》主题解读
  (一)关于爱
  1.哈桑对阿米尔无私的爱   小说中多处描述体现了哈桑对阿米尔的爱。“哈桑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哈桑说出的第一个字是阿米尔的名字,可见阿米尔在哈桑心中的重要地位。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我取笑他。“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他终于说,眼睛直看着我。“不过我怀疑,”他补充说,“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这些描述体现了哈桑的正直、善良和忠贞的品质,也说明哈桑对阿米尔无条件的爱和信任。在斗风筝比赛中,哈桑的爱与无私再次显现。“哈桑!”我大喊:“把它(风筝)带回来!”他转身,举臂挥舞:“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为了保护自己认为重要的人,不计后果抵抗阿塞夫;为了成全一个儿子迎合父亲的那份心愿而忍辱,在被伤害继而被冤枉之后默默离开。开头的悬念与下文的描述形成对比,更突出哈桑对阿米尔的无私的宽容的爱。
  2.父亲隐忍的爱
  阿米爾的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像美国教父一样,有超强的办事能力,能用自己的正义感和能力保护弱小,他身上充满不畏强权的热血和霸气。在逃亡美国的途中,尽管已经沦为刀俎,但他仍然跟俄国人对抗,哪怕被枪指着脑袋也不放弃自己的立场,为的是保护本民族的女同胞不被当众凌辱。他同时也是一个悲情的英雄人物,前半生乐善好施,修建孤儿院,宴请好友,掌控着一个理想的“帝国”,然而在战乱面前,他只能颠沛流离,舍家抛业,在油罐车里半死不活地逃到大洋彼岸,从事加油的工作,养家糊口,最后疾病缠身,客死他乡。
  这样的英雄人物,小说最后揭示他竟然是哈桑的父亲。他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却一直隐瞒,不能公开表露对哈桑的爱,尽人父之责。然而,他默默地爱着哈桑,哈桑身上存在但阿米尔身上缺少的勇敢、有担当,每年不忘的生日礼物,找大夫医治好兔唇,当哈桑因为阿米尔而被迫离开时的伤心欲绝,这些爱都是隐忍的,难以诉说的……直到拉辛汗以旁观者的身份揭晓秘密,阿米尔才明白了父亲隐忍的爱,这对阿米尔,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正是由于悬念的设置造成的,而且释悬越迟,越能感受到父亲隐忍的爱。
  (二)关于救赎
  1.阿米尔与哈桑
  阿米尔对哈桑的救赎,十二岁是第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阿米尔对哈桑既有友情又有嫉妒,在这之后则处于深深的自责中;返乡是第二个分水岭,返乡后得知另一个真相后,终于化自责为力量,战胜懦弱,挺身而出,营救哈桑的儿子。在人物刻画方面,先是采用心理描绘刻画阿米尔所思所想,体现其心理救赎;后采用行动解救索拉博,完成其救赎之路。可以说两次悬念的设置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促使阿米尔完成了救赎。
  小说开始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文弱敏感的诗性少年因父亲对仆人哈桑的温情而满生妒恨的扭曲心态:“他(哈桑)不就是生了那个愚蠢的兔唇吗?”“我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换来爸爸的关爱。”十二岁那年,当目睹哈桑遭受强暴而逃之夭夭后,阿米尔的内心意识再次把人性的自私和懦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我逃跑,因为我是懦夫,我害怕受到伤害;而真正的原因是,为了赢回爸爸,哈桑是我必须付出的代价。”之后的26年里,对友情的背叛让阿米尔陷入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成为他成长的梦魇:“每当听到哈桑的名字,我的脖子就好像被一双铁手掐住。”“我明白这是下在我身上的咒语,终此一生。”这些对阿米尔心理体验的逼真展现,让读者对阿米尔遭受良知的折磨感同身受,同时也为阿米尔踏上救赎之路,做出了可信的心理铺垫。阿米尔最终难逃内心的折磨,穿越战火,去救哈桑的儿子,与凶残的塔利班头目阿塞夫搏斗,九死一生,鲜血满身,筋骨断裂,但多年来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虽体无完肤,但心病已愈。
  2.父亲与哈桑
  父亲说过的一句话:“盗窃是一切罪恶之源。”他盗走了哈桑和阿米尔得知真相的权利,盗走了哈桑作为他的儿子本该得到的财富、荣耀和肯定,盗走了阿里作为男人的尊严。但是个体的强大在民族意识面前亦如此不堪一击,父亲终究不敢承认哈桑是他的私生子,不能给予一个父亲应该给予的名分。父亲有父亲的自私、怯懦,他只能用一辈子持续不断的善行,弥补这一生最大的恶行。因为那种愧疚,他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救赎,他修建孤儿院,给贫穷的人提供资金,让他们自食其力,因此得到无数人的爱戴。这个伟岸的父亲实现了救赎之路。与阿米尔因为把他的背叛告诉他人而获得心灵的解放相比,父亲只能把自己的背叛隐瞒一生,他的救赎更显悲壮、大气。
  四、结语
  《追风筝的人》通过悬念设置,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突出了小说友情、亲情、爱与救赎的主旨,使阿米尔、父亲、哈桑等人物形象丰满,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43.
  参考文献:
  [1][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陈晨.《追风筝的人》:爱与救赎[J].电影文学,2014(20):124-125.
  [3]李鹏飞.中国古代小说悬念的类型及其设置技巧[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9-87.
  [4]王慧敏,荆蓁.身份流散下的精神守望与追寻——论《追风筝的人》的流散主题与身份构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30-135.
  [5]许琪.试论《追风筝的人》的圆形叙事结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193-195.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 ”时代,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外语学习者重要的交流场所之一,然而现有文献对于学习者如何在这一虚拟空间中进行交际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语用身份研究为理论框架,采集网络空间上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话语,通过定性分析,揭示交际者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构建特定的身份,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旨在通过学习者身份构建的研究,更好地指导新媒体背景下的外语教学实践。  关键词: 语用身份 网络学习空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深受学生喜爱,但实施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民办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紧密结合,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 要: 新时代视野下,开展校内和校外的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汉语师范生来说尤为重要,应该把第二课堂纳入课程结构并加大检查考核力度,体现丰富性、突出针对性、注重有效性。  关键词: 第二课堂活动 应用型 师范生  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指组织者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和实施的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
摘 要: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衔接技能与素质,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坚持走高素质生态建设人才培养之路,在推进校企文化融合时,以企业文化的核心融入为主导,在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上逐步形成“坚韧、务实、创新”的集团文化内涵,以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关键词: 集团化办学 校企文化 校企融合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由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办的职业
摘 要: 本文运用问卷量表抽取284名大一学生调查研究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创新党员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模式,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常模,且差异显著;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文理科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在支持利用度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理科大学生较文科大学生获得的客观支持更多,而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无显著性的差异;
摘 要: 校企合作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思政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构建大平台、大思政的教育模式。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合格人才的输出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思政教育 人才培养 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 边塞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派别。盛唐的边塞诗派,诗风奔放、特色鲜明,涌现出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一批边塞诗人。生活经历、个性、时代背景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人边塞诗意象选取有趋同,也有个性。  关键词: 意象 边塞诗 高适 王昌龄 岑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会读到像“日”“云”“落花”等具有特定意义的
摘 要: 王维乃是佛眼中的凡人,凡人眼中的诗佛。王维别樊笼、游山林、居辋川、淡尘世的诗歌,多带有佛性思想,此类诗歌既有或深或浅的佛味,又区别于一般的参禅之人所著的禅宗诗歌。这些涉及佛学、佛理诗既带有明显的“空”的美学意蕴,又停留在王维对佛法的一般认识,是将“空”无声无息地注入到根植于他的儒学世界,并未完全以“佛”的视角来感悟“空”的灵性。  关键词: 王维 空 禅宗 审美  一、王维的“空
摘 要: 调查和掌握新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情况和学习特点,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本文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非英语专业新生做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帮助学生重塑学习信心、创新教学方法和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等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非英语专业新生 英语基础 调查研究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受教育
摘 要: 本文从文化学的仪式研究角度分析库尔特·马提的《望见那不勒斯》中人与工作的关系和工作对人的异化。尽管工作与人的本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但是由于工作的社会功用和仪式化工作的建构功能,工作自然而然地被人内化,将人与生活的其他因素剥离,成为人唯一的精神支柱,让人因工作而生、因工作而死。  关键词: 《望见那不勒斯》 异化 仪式  《望见那不勒斯》通过一位工作了四十年的计件工人生病前后的经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