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地勘单位应采取创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法律意识等方法,达到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地勘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057-01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勘单位产生结构调整的要求,地勘单位由过去单一的地质勘探,发展成为以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施工、对外机械加工、餐饮、宾馆服务等多元化,多种行业的生产管理体系。地勘单位的管理方式也由过去单纯依靠行政管理向着自主型的以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企业化方向转变。由于生产项目的增多,生产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点多线长,导致管理工作出现滑坡,地质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造成地勘单位经济效益不显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客观表层的问题,有深层次的矛盾,欲解决这一问题,使地勘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从上到下协调一致,进行综合治理,改变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达到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勘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意识淡化,管理素质不高。偏重于放开搞活,却忽视了管住管好。由于一些改革措施还不完善、不配套,导致管理中出现“以包代管、以包拒管”的现象以及短期行为。甚至有个别单位超前分配,分光吃净,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2)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才缺乏。由于受旧体制的影响,很长一个时期,地勘经济游离于商品经济之外。所以一些在企业单位已经普遍应用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于部分地勘单位来说还很陌生。也正因为如此,地勘单位管理干部队伍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显得很缓慢,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方面有待学习和积累,在管理水平方面也有待提高。
  
  (3)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各项专业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有不少地勘单位的计量、标准化等工作程序不规范、不标准;各种数据资料不准确、不齐全、不定期修订,失去了标准化的先进合理性;基础统计资料不完整,数字不准确,报送不及时,口径不一致,甚至有些工程只有进展总数,没有严格的班报记录,严重影响提交地质报告的准确性;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没有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各项专业管理水平较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在地勘单位全面,有效地展开,地质工作简单化时有抬头;尤其是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齐全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财务监督不力,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设备管理失控,配置不合理;物资管理不善,仓储损耗,积压严重,跑、冒、漏、滴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规章、规范的情况屡见不鲜。
  
  (4)法制观念不强,合同管理混乱。改革开放以来,地勘单位与外界的经济关系日益增多,这就必将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法律关系,但是目前部分地勘单位经济实体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手段在地勘单位管理中的作用重视不够。近年来在开辟地质市场和发展多种经营过程中,各类经济合同大量增加,合同金额电与日俱增,但是在有些单位对经济合同作为一种法律制度还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已签订的合同管理不善,履行监督不力,以及对违约处理不够及时,不够严肃认真。致使许多应签订合同的经济行为而未签订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有的内容含混,责任不清,难以履行;有的则拒不履行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所以经济合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真正的经济效用和法律保障。
  
  三、建议和看法
  
  由上述几种情况不难看出,目前地勘单位的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不重视管理和放松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不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效益和地勘单位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下定决心,花大力气,进行综合性的治理,方能见效。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管理与改革同步推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地勘单位效益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每一项改革方案的出台,都必须靠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如果管理滞后于改革或与改革不配套,势必阻碍改革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在大力推进地勘工作体制改革的同时,集中精力加强地勘单位的内部管理,完善那些已经不适应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的旧的管理制度,重新创建出一套科学的,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管理制度,彻底摒弃传统的旧观念,全面推广和运用经济责任制、股份制等适合地勘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2)建立健全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现已成熟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承包制的推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种种短期行为和管理职能的削弱,但是目前情况下,在地勘单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仍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些问题和困难,就全盘否定,更不能把地勘单位因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归罪于承包经营这种管理模式。每一项改革都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有关方针政策,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已有的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的同时,建立和强化地勘单位约束机制。结合目前情况,约束机制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适当集中地勘单位的财权,认真清理地质市场和多种经营中的债权、债务及早解开债务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完善管理指标体系,规范股份制和承包经营行为。明确制度,严格考核,使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成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搞活地勘单位的一种主要经营形式。
  
  (3)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契机,全面提高地勘单位的管理水平。改进和加强地勘单位管理,提高管理素质,是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通过质量认证踏踏实实地把管理工作搞上去,针对地勘单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这些工作:①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和业务人员要进一步增强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强化管理,开展地勘单位质量管理活动,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②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各项工作要“严”字当头,一丝不苟,不要走过场,搞形式。要自始至终地按照地质工作规律,以质量管理作为提高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网络;③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基础工作同基层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重点,从标准化,档案、计量、定额、信息、基础教育和班组建设抓起,逐步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数据微机处理系统,确保各种基础统计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标准体系,加强基层建设和现场管理,建立良好和谐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实现以人为本均衡、文明、安全生产,逐步实现地勘单位管理人性化、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4)重视法律手段在地勘单位管理中的运用。地勘单位提高效益,摆脱困境,增强活力,要靠技术进步,也要靠完善的经营管理,而完善的管理,法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认真搞好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地勘单位领导和业务人员的法律素质,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合同管理混乱的现象。学会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进行管理;增强法律观念和意识:要全面检查、清理各种合同,规范经济合同管理。进一步完善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监督检查,减少合同签订、履行和管理中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总之,地勘单位经济效益是地勘企业管理的最终体现,改革现有地勘单位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加强内部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经途径。
  
  作者简介:韩晓文(1956-),男,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人,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会计师,从事经理管理方向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国外,课堂话语分析一直备受语言研究者关注。国内研究者从1998年开始也掀起了对课堂话语研究的热潮。由于课堂话语的特殊性,其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与二语习得理论紧密相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外贸商务人才毕业生,已经成为市场激烈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因此高校和高职院
约翰·麦克斯韦·库切(1940-)是南非当代最负盛名和才华横溢的作家之一。他于1977年发表了第二部小说《内陆深处》,该小说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库切最让人费解的一部小说,以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