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劳动技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到今天。教育肩负着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使命。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要薄弱些,所以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课堂对学生进行培养尤为重要。如何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课堂,它的任务是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达尔文回忆录里说:“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重大,就是我有强烈多样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的驱动力,它能驱使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在项目操作开始时,教师就要做好兴趣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状态,对后期的制作、探索十分重要。例如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做《多味饼的制作》一课时这样导入:师取出刚出炉的烤饼,让学生闻一闻,看一看,说感受,学生们随口说出“满屋飘香”,“色泽诱人”等词。这种通过感官激趣的导入,大大唤醒了学生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为后续的操作做好了铺垫,然后引出课题《多味饼的制作》。
  二、探究設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寻找关键点。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上《纸藤——收纳筐的制作》时,教师允许学生把成品拆开,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看似混乱的课堂,实际是信任学生,把课堂学习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师:请你把放在面前的纸藤成品拆开,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作品所用的纸藤和我们看到的成卷的宽纸藤不一样。
  生2:(欣喜)老师,我发现成品所用纸藤通过剪裁,使用纸藤宽度、长度、股数都不一样。
  师:啊,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每一件作品所需的纸藤材料都是不一样的。
  生3:老师,是不是纸藤不同长度、不同股数、不同颜色,作品的大小、样式也不一样?
  师:对,你们真的很会观察。编制时根据什么来准备纸藤材料呢?
  生4:我觉得应该是筐体的大小、样式。
  师提出要求: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怎样备料。经过师生交流整理出所需材料。
  三、探究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最高形式。“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只要老师给学生信任,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他们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在《纸藤——收纳筐的制作》一课,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一步步、一层层地掌握技法,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在收纳筐的装饰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根据个人的喜好装饰作品。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个性的空间,而且提高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师:你认为收纳筐的编制我们应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编起呢?
  生:筐底部……
  师:我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①收纳筐先从什么位置开始进行编制?②这一部分如何制作?师生总结筐底编制方法:
  1.取1号纸藤2根做成“十字形”,再依次平分叠加粘贴在一起。
  2.取2号纸藤对折,夹住最底下的一根1号纸藤,进行一上一下交错编制。
  3.编制4圈后,用白胶粘在1号纸藤内侧。教师要因势利导,给学生以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实践、再创造。
  四、拓展延伸,激励学生的创新生活
  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从项目的确立、方案的形成,到作品的制作与展示,学生收获了知识、获取技能、挖掘创新后,需要情感升华,同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与创造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是学生的热情还在高涨,所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如《纸藤——收纳筐的制作》一课,在课即将结束时,老师设计了两个小环节:
  1.设想创新师。用纸藤编制的方法,除了编制各种小筐,还可以编什么呢?生:(教师与学生交流小动物、花卉……)
  2.拓展延伸。师:今天我们学习编制了纸藤收纳筐,其实你也可以把它做为花篮或者笔筒,创新出更多更美的纸藤作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这样的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升华,还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
  总之,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活动的课堂,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学生有实践,才有收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得到培养和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应把“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劳技理念贯穿于课堂,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还可以通过劳动受劳动的价值美与创造美。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当中,信息与技术对于教育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多媒体的应用与开发越来越多的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青睐。本篇文章将会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现状出发,通过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指南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教学方案  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
◆摘 要:如今幼儿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做好幼儿教学活动是社会各界都在思考的问题。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经验、阅历对幼儿园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可以拓展教育内容,加强家园合作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亲子关系,对幼儿成长大有帮助。  ◆关键词:家长资源;幼儿教学;教学策略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而幼儿园老师则是幼儿启蒙的领路人,他们都是幼儿模仿学习的
◆摘 要:制药工艺学是以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设备、质量控制为核心内容,并结合典型产品生产应用实例的一门学科。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工艺的创新,改革生产工艺及开展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  ◆关键词:制药工艺学;生产工艺;实验技能  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和药物制剂工艺学领域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掌
高效课堂就是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教学效益的活动。它的精髓在于“导”而不在于“教”,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快节奏,大容量,全员化。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
期刊
◆摘 要:基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并且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上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显著。因此针对现阶段中职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现状,本研究将集中分析生活化教学策略在中职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职数学;生活化教学;路径研究  生活化教学就是指将数学教学置于生活大背景下,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整合。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信息技术可以更生动形象的将课程呈现出来,既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的同时还提高课堂效率。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学好或教好数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质性地成为数学课程教与学的必要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学习
京农79—41一、特征特性:京农79—41由北京市农科院引入。属弱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左右。茎粗4.3厘米,白壳红粒,长芒,穗纺锤形,穗长11.5厘米,每穗小穗数20
◆摘 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一代代人传承下来。教师通过对古诗词的教学,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激起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促进人格的完善。如何引导学生爱上古诗词,乐于学习古诗词,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在目前的教学中必须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分析  古诗词鉴赏教学要寻找有效路径,
鬼箭羽系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alatus(Thunb.)Sieb.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一直作为“破血、通经、杀虫”药而载于历代本草,未见记述其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作用。自60年代中期以来,笔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