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伴腹泻70例的临床特征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561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伴腹泻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1日至2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63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腹泻分为腹泻组和非腹泻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础疾病史、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情况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663例COVID-19患者中,有70例(10.6%)患者伴有腹泻症状。腹泻组乏力和LDH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腹泻组[分别为58.6%(41/70)比28.2%(167/593)、64.2%(43/67)比50.4%(277/5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891、4.566,P均<0.05)。腹泻组与非腹泻组有胸部CT肺炎表现者比例比较[100.0%(62/62)比99.4%(529/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组轻型和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患者比例与非腹泻组比较[分别为35.7%(25/70)比38.6%(229/593)、50.0%(35/70)比47.2%(280/593)、14.3%(10/70)比14.2%(84/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泻组轻型和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死亡比例与相应临床分型的非腹泻组比较[分别为0比0.5%(3/593)、0比0、1.4%(1/70)比3.5%(21/5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COVID-19伴腹泻患者更易出现乏力和LDH水平升高,腹泻与COVID-19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无明显关联。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肠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肠结核的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确诊的205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影像学、内镜和病理检查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205例肠结核患者中,男145例,女60例。年龄为14~85岁;合并肺结核189例(92.2%),其中痰抗酸染色阳性肺结核151例(79.9%)。126例患者行粪便抗酸染色,阳性83例(65.9
IBD是免疫相关的肠道慢性炎症,患者常需要接受长期的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以诱导和维持疾病缓解。IBD患者疾病过程中多个系统肿瘤的发病风险可能增高,临床上应关注IBD及其治疗过程中合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诊治。现就IBD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关系、IBD合并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可能机制、易感基因、临床特征和处理进行综述。
1例胃底黏膜下肿物、1例胃体小弯侧黏膜下肿物和2例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病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内镜黏膜下固有肌层肿物挖除术,术中均出现穿孔。其中1例患者术中出现腹内压升高,术中进行腹腔穿刺排气减压。4例患者均使用单钳道内镜联合尼龙绳、和谐夹对穿孔创面进行荷包缝合术,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和腹痛,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此种内镜下荷包缝合术对内镜设备要求低,是一种安全、简便、快速的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36例IBD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ELISA联合检测两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情况,统计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在IBD患者中的感染率,分析其易感因素。结果显示IBD患者较健康对照易发生艰难状芽孢杆菌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6/36)比0,χ2=4.545, P=0.033]。IBD患者合并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前
目前全球H.pylori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IBD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不少学者认为H.pylori可能是IBD的潜在保护因素。但也有学者有不同的声音,即IBD是H.pylori感染的保护因素,他们认为可能与IBD相关遗传易感基因、氨基水杨酸和(或)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用药史、IBD相关胃黏膜微环境的改变可能不利于H.pylori在胃黏膜的定植有关。因此,H.pylori与IBD之间的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作为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呈全球大流行趋势。COVID-19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肺是主要受损靶器官外,肝脏亦是重要的受累器官之一。COVID-19合并肝功能异常可见于病程的各个阶段,需要重视肝脏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等因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仔细甄别病因并进行精准管理,是降低COVID-19肝损伤发生率、病死率与缩短住院时间的关键。有必要进一步加强C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与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收治的251例COVID-19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包括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的比例。将患者分为普通型(76例)、重型(65例)和危重型(110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和有无消化道症状的COVID-19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J雌性小鼠分成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茵栀黄口服液组,每组6只。肝脏组织切片行H-E染色、油红O染色和Masson染色后进行病理学评分。检测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TBil、ALT和AST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鼠回肠内容物胆汁酸组成,包括牛磺酸结合β鼠胆酸(TβMCA
IBD尤其是缓解期IBD有时出现IBS的症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症状的重叠外,IBD与IBS在发病机制方面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如肠道细菌感染、肠道微生态改变、脑-肠轴调节紊乱、精神心理因素、饮食因素等都参与了IBD和IBS的发病。此外,IBD与IBS在治疗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如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精神心理干预等。尽管IBD与IBS相同点很多,但两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关系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淤胆性肝脏疾病,IBD是一类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两者多合并存在。PSC合并IBD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严重限制了同时治疗两种疾病的靶向药物研发。现概述PSC合并IBD基于肠-肝轴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简述新型熊去氧胆酸、抗生素、粪菌移植和免疫抑制剂等新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