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中学德育课程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87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该如何帮助广大中学生理清脉络,充分利用学校德育课程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正确树立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呢?
  一、强化功能,注重课程育人实效
  (一)用好班会课主阵地
  以广州外国语学校为例,该校以“博学、雅正、融和”为校训,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国际化复合型精英人才为使命,其校训中的“博 雅 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有极高的契合度。学校围绕着提出的育人目标,坚守班会课这一德育的主阵地,统筹规划六年的主题班会课。在“规范和规则”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直的品格、高尚的思想和文雅的气质。课程分为“雅之始”、“雅之成”、“雅之固”三个系列,根据学生的心理的特点及不同阶段教育目标,设定不同的班会课主题,对学生分别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层面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广州外国语学校以“博学”“雅正”为标准,以“和美”为目标,打造了规范的班会课系列,针对培养对象的长远发展,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根植学生“中国灵魂”地同时,拓展了学生的“世界眼光”,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二)做好学科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学科都以知识为载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源于实践更是源于不同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结合。通过注重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高效互动,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的共鸣。广州外国语学校自2011年以来,在校教研室的带领下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螺旋式特征和波浪式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需要过程,只有通过各学科不断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实践,不断反复认识、比较、甄别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才能最终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教研室分别以文、理学科为单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渗透。如文科中,将祖国传统汉语言文字与政治课中的传统文化等内容相结合; 历史学科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将国情教育、发展战略、基本国策有效融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疆域变迁、资源储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相结合。再如理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与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创造史相印证,用事实说话,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学科知识为载体面向学生进行渗透,产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深入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推动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的融结合。通过长期坚持,开展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课程融合活动,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布置,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在充分彰显各学科德育渗透合力的同时,提升了各学科知识教育的实效。
  二、走出校园,打造综合实践课程
  2011年以来,广州外国语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系社会机构,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将家庭教育延伸到社会当中去,构建起了具有广州外国语学校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赴云台花园开展“环保小天使”的活动。通过清理垃圾、发放宣传单、宣传环保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友善”的含义,通过观察亲身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与付出,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公共意识也加深了对倡导“敬业”的理解;2014年暑期 ,家委会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30多位学生前往廉江高桥镇坡督村进行为期5天的暑假支教活动,他们身体力行,参与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走访慰问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去做有意义的事情,收获巨大;2015年的春节期间,由家委会牵头,组织学生赴云南大理巍山县青云小学的支教活动。为青云小学捐献了乒乓球台、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具,并且进行了为期七天的义务支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重视家庭,构建家校育人课程
  家庭教育的成功,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在家校育人课程中,要充分认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家校育人课程是家长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同样也是配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广州外国语学校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天然优势,在学校德育处的策划下,开设了国际公民意识课程和培养学生中国灵魂的课程。2011年以来,广州外国语学校聘请专家或者学有专长的家长担任教师,定期开设讲座,通过提升家长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通过家长讲师团,为学生、老师和家长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凝聚合力、科学设计、努力尝试的课题,多年来广州外国语学校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尝试德育课程创新,通过创设平台,构建体系稳步推进、取得实效,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格局。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发展,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让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热闹”之后,不难发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冷静下来,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节课下来,虽然热闹非凡,但过后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却问题重重,课堂知识掌握不到位,没
对于作文教学,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老的这些话,在于强调“改”
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等专业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依靠理论教学,还要依靠实践教学,更重要是依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中职学校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懂得相关知识并掌握一定技能的操作人员,其主要目标指向核算操作员工岗位。为此,对中等职业学校
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是一项具有较强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校园文化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建设意义重大且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校园环境需要一定的管理和维护。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生物实验教学情况总结  1. 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 学生实验:练
阅读伴随人的一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呢?  一、精心营造“乐读”的课堂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就要善于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营造富有吸引力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去体会阅读的重要性。学生置身其中,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其关注的主题由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了人自身,转向了人的生命及与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生活。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野来审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