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老龙堤人工组合三角矶群治河防汛功能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s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襄阳老龙堤是古城襄阳最重要最古老的堤防工程,历史上襄阳城水患严重,护城堤屡毁屡修。老龙堤自万山东麓至襄阳城长门,全长10华里,平均高度8米,堤顶宽度6米。大堤迎水面砌条石驳岸,人工筑有三角形石矶,凸出堤外,因势而建,大小不一,矶数众多,形如锯齿,是国内少见古老的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
  徒步勘察,老龙堤现存明清石矶大小28处,多集中在大堤龙王庙段上1000米、下2000米内。其矶都是等边三角形,其中矶底边长7米至10米22处,底边长15米至30米6处。在所测石矶中有2处为重叠石矶,下大上小,在同一位置上复叠石垒。除在头工嘴段有一处1964年修补外,其它为明万历、清雍正、乾隆年间修建,有石刻文献为据。概言之,老龙堤有3湾28矶,10里石堤,纵观水势地形和历史考证,老龙堤三角矶群功能显著,即有万山始有襄阳,有老龙堤可保襄阳城,有石矶群可固老龙堤。石矶群为老龙堤护岸工程之本。
  经考证,老龙堤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在治河防洪中的功能有四:
  一、防滑固堤功能。汉江古河道非今河道,始由万山东麓沿檀溪湖、琵琶山、真武山、虎头山、岘山、铁帽山麓顺势而下,现在所存檀溪南琵琶山下有系船桩石孔为证,襄阳城南南渠即为古河道。大约晋朝时期始修土堤。改河道流向,与今河道流向无大差别。因汉水上、中游多雨,夏汛、秋汛多发,以致连年洪水、年年修。观老龙堤地势,万山至夫人城,大堤弯曲处为洪峰大浪撞击而诱发崩岸、滑坡所致。察其建筑,大堤以长形条石梯形垒砌,坡度近垂直达80度。大型石矶相接,大型石矶间筑有小型石矶多座,犹如龙王父子之首,伸入江中。清点28座石矶,皆因势而筑,实为大堤支柱,有三角支撑之功。清乾隆时期,襄阳知府尹会一在《重修老龙堤记》中道出了修堤要决:“修筑宜豫,立根宜深,植脚宜宽、砌石宜密”。由此结论:三角石矶群皆为大堤之“根”、大堤之“脚”,起固堤防止崩岸、滑坡之作用。
  二、减煞水势功能。俯瞰襄阳城西北汉江流径态势和城西地形地貌,汉江流至万山因地势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移为东西走向。汛期洪水直冲老龙堤,浪涛汹涌,旋流湍急,至大堤屡次崩岸、垮方。由土堤改为石垒。勘其垒石技巧,大为惊叹。大堤龙王庙(普陀庵址)上游300米第一大湾处多为长0.5米至1米,宽0.5米,高0.4米的毛青石(未细凿)以糯米浆参合生石灰砌成。且石泛白,风化严重,垒砌最早。龙王庙下游100米处第二大湾,由于万山段江面积沙成滩,汉江主航道下移冲击大堤所致。其垒石白、青相间,条石长0.8米至1.2米,用糯米浆合生石灰砌成。时间应为清乾隆时期修复。龙王庙下游800米处第三大湾,因大堤作用和江中积沙向下游伸展,主航道下移洪峰冲击所至,大堤用石长1.2米至2米,以青石为主,间有数块墓石和刻有双龙的龙头碑,应为清中、后期抢修而成。三湾弧长在350米至500米不等,三湾连接处均为大型三角石矶,三湾内均筑有3至5座小型石矶,梯形石堤中、下层均有石条凸出堤面0.2至0.3米,成几何状,似如石桩横于水面。形成大石矶迎峰削浪,水流顺湾沿梯形石堤逐层减涌,配以小型单石矶,双叠矶、石堤凸出石端消力的防洪减煞水势组合体,实为江河治理防洪工程一绝。
  三、沉泥积沙功能。汉江枯水季节清澈见底,游鱼可瞰。洪水时期浊浪滔天,若身在水中,黄泥满身。急流带走泥,水缓可沉沙。长江入海口有江心崇明岛,皆属此类淤积。江汉汛期,洪峰抵老龙堤因矶群而减缓水势,其速其力相对削弱,江水所带泥沙因水缓沉积。久而久之,老龙堤迎水江面,积泥沙成洲、成渚、成滩。自然形成了襄阳城、老龙堤天然削力屏障。此地理变化,老龙堤人工组合三角形矶群功不可没。
  四、顺势转流功能。观汉江主航道直指老龙堤至襄阳城夫人城墙,汛期主峰威胁老龙堤、夫人城、小北门、大北门一线。江水已临城下,防洪过峰甚为重要。老龙堤为襄阳城上游防洪过峰屏障。为保襄阳城万无一失。有效之法为引汉江主航道向北转移,削弱江水洪流对下游城池威胁。为此,前人在修建老龙堤时即考虑削峰减力,又注重以人工组合三角石矶群伸入江中,形成矶头,抑制水势。引主峰入主航道,恰到好处。站在最大矶首向下游观夫人城、小北门、长门在一直線。若矶小或内移对城保护作用不大,对转移江水洪峰因势入江心主航道力度不够。若矶首再向水中伸长10米,洪峰必将移至樊城一侧,对樊城造成威胁。粗看矶首与夫人城墙,矶首与城毫无关联,细析则不然。汉水洪峰至老龙堤削峰减力,洪水在石堤三湾处形成水势回旋向江心外移,该段5大石矶配以十多处小石矶顺势将洪峰推向江心,上可缓水势,下可引水转向。此矶群上制5里江水,下抑10里洪峰,则城池无虞也。
  襄阳老龙堤自晋起已有千年有余,仅从清雍正五年算起(1727年),也有287年,至今仍发挥着防洪功能。究其工程设计甚为科学。虽为前人所建,但仍对现今治理江河有启迪作用,特别是江、河转向处、险工险段处,在设计施工时,均可参考此古老工程设计。“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是襄阳人俗语,也为世人认可,铁打的襄阳因老龙堤而坚,老龙堤存世千年因石矶群而固。
  参考文献:
  1、南朝《襄阳东歌》;
  2、唐刘禹锡所作《大堤曲》;
  3、明《天顺襄阳郡志》;
  4、明清顾炎武所撰《天下郡国利病书》;
  5、清乾隆《重修老龙堤记》碑刻;
  6、清《襄阳县志》;
  7、清《襄阳府志》;
其他文献
作为广大县乡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关键应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保民安,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忧乐、安危挂在心上。加强联系知民情。这是做好群
Corwin(ICI 118,587)是一种具有心脏选择性、部份内在拟交感神经活力的口服长效β-肾上腺能激动剂。所谓部份激动剂(Partial agonist)是指同时具有激动和阻断效应的制剂。Co
【摘要】水库灌浆工程系在防渗墙下进行的帷幕灌浆,设计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的方法。在实际施工时,由于防渗墙嵌入弱风化花岗岩较深,岩石较完整,灌浆吃浆量不大,尤其是Ⅲ序孔。后经试验研究,灌浆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灌浆工效,且降低了施工孔故的概率,最终检查孔效果良好。  【关键词】水库帷幕灌浆 方法 优化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要求下, 许多过去在生产中各单一功能的厂房已被多功能的综合厂房所代替, 工业建筑的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 建筑布置与竖向体型也越来越复杂, 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本文分析了结构设计在施工方面常见的问题,探讨了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错误。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错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工业建筑也因其
期刊
我院自1982年5月以来应用乙胺碘呋酮转复12例持续性房颤,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住院病人,男7例,女5例年龄30~66岁,房颤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4年均经心电图证
摘要:随着我国概预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我国的煤炭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煤炭工程的建设工作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并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煤炭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超过了概预算的金额,那么就会对整个煤炭工程建设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就需要相关的人员对概预算进行比较严格的制定和控制,最大限度地优化煤炭工程造价,将投资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加以降低,提升建设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对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别提出“阶段目标”,每个“阶段目标”中都在“阅读”这一方面,对朗读提出了要求。那么,教师在朗读教学中
摘要:装备环境工程领域涉及的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也包括确保装备环境工程专业自身发展和环境工程工作在装备研制生产中得到全面应用的计划、管理工作,即: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日常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工作构筑较高的环境工程技术平台来支撑环境工程工作开展;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装备自身的特点和其在寿命期各阶段任务、遇到环境和确定的环境要求目标,开展环境工技术应用研究和加强环境工程工作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环境工程
期刊
摘要:电梯的安全运行事关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就应当从每个细小的环节,每个关键的节点入手,了解可能对运行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诱发安全事故因素的产生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减少电梯冲顶蹲底现象的发生,实现电梯安全运行的目标。本文对城市住宅电梯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住宅电梯;安全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一、
期刊
摘要: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设计诸多方面,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复杂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核心问题,逐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生态风景园林作用的发挥。本文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园林施工;园林建设;生态园林;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