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柏坡为我国五大革命圣地(江西省的井冈山、江西省南部的瑞金、贵州省的遵义、陕西省北部的延安、河北省的西柏坡)之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内,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
  西柏坡地处太行山东麓,这里是华北平原通向山西的重要通道,是太行山和华北大平原的交会处,其地形“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西柏坡建立党支部,属晋察冀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抗日模范村”,解放战争时期是“支前模范村”。開国元帅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曾写道,“登上东西黄泥(西柏坡附近)的大山,朝滹(hū)沱河两岸望去——嘿!河两岸的稻子一片金黄,在微风中摆动着,我对他们说,你们看,滹沱河两岸真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哟……”
  1948年5月中旬,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立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面临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背依松柏苍翠的柏坡岭,绿树之间那一道弯弯曲曲的围墙圈起了普通的白色民房——这里是原中共中央机关大院,建筑面积达1.644万平方米。这里的所有房舍,大多为四合院式小平房,均为土坯垒筑,其墙面以白灰粉刷,显得洁净而雅致。目前对外开放的主要有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刘少奇旧居、周恩来旧居、任弼时旧居、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九月会议旧址等。1982年3月,国务院公布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即军委作战室,为四间小平房,地处大院东部,是当时中央机关自己动手修建的。作战室的墙上挂有大型军事地图,指挥闻名中外的三大战役的作战命令,就是从这里下达的。
  毛泽东旧居,原为农民住宅,曾被日寇烧得残破不堪,后经多次修补。在这里的三百多个日夜里,毛泽东写下了许多著作,仅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二十多篇。《人民日报》的报头也是在这里题写的。旧居内现在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茶几等,都是当年毛泽东使用过的原物。
  周恩来旧居位于东面,是借用的老乡的土坯房,整个院落共12间房,是个四合院。院子中央栽有一棵梨树,办公室窗前种有一片翠竹。当年,周恩来工作十分繁忙,窗内的灯光总是彻夜通明。
  朱德旧居在大院北部,是唯一用青石砌成的房子。三面高大的拱形窗户与石墙相间,就像三眼并排的石窑洞。中间为会客室,两边是办公室和寝室。当年毛泽东被请到“窑洞”时,他却说:“这房子不错,还是陕北窑洞的样子,这儿环境也很好。为了工作方便,我住前边就行了!朱总司令上了年纪,他住在这儿不更合适吗?”两人让来让去,最后朱德入住了。
  作为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西柏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据统计,每年到这里参观的人次达50万之多。
  这里有西柏坡陈列馆,展览内容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活动为主线,运用绘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有西柏坡石刻园,该园在建筑设计上汲取了古典建筑和南方园林的特点,碑廊迂回,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有西柏坡纪念碑,它由基座、主体和顶部五角星三部分组成;有五位领导人铜铸像,铜铸像位于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中央,艺术地再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充满胜利的喜悦,以及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情景。
  这里还有西柏坡青少年文明园、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等,相信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都会受益良多,不虚此行。2011年,一部名为《西柏坡》的动画片问世。该片通过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惊天动地的故事,用虚构人物身上真实的西柏坡精神感动了每一个观众。
  亲爱的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来西柏坡参观,听听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感恩他们的奉献与付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其他文献
巍巍中华,幅员辽阔!从粉妆玉砌的北国风光到花团锦簇的江南水乡,从黄沙漫天的茫茫戈壁到浩瀚无边的湛蓝海洋,从日新月异的繁华都市到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村……仿佛一幅幅美不胜收、无与伦比的画卷,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巍巍中华,山河壮丽!那一泻千里的庐山瀑布,令中外游客赞叹不已;那巍然屹立的泰山,象征着中国人顶天立地的精神;那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着坚强不屈的龙的传人;那杭州西湖,无论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
期刊
“现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有中国字,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最近,我们班特别流行歌曲《生僻字》。一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次在马来西亚的奇妙旅行。  今年暑假,我们家和妈妈的同事一家相约去马来西亚自由行。因为没有导游,为了旅行顺利,我们可做了不少准备呢!爸爸在手机上拼命研究翻译软件,妈妈整天捧着一本《旅行英语》“叽里呱啦”。而我呢,则苦背英语,为的就是能在国外大显身手。  可是,在之后的旅程中,
期刊
韩国一位艺术家认为,亲手将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画面绘制下来,比摄影要更加细腻,而他的各种写实动物图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如果不是看著他画,简直不能相信它们不是活的!
期刊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周年华诞,值此普天同庆之时,不妨来看一部经典的抗战电影,回到那个戎马倥偬、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去看一看我们的祖辈是如何用血与火的牺牲,驱逐夷寇、再造山河,铸就了一个强大、自信的新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值此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放下争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下简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奉党中央的命令
期刊
儿时的我,听不见声音,那时候,我梦想着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拥有妙手回春般的医术,让全世界听不见声音的人,都能从寂静中走出来。  幼儿园时的我,有了“小耳朵”,鸟儿叽叽喳喳跟我打招呼,溪水哗啦哗啦对我歌唱,风儿沙沙沙地抚摸我的头发,妈妈温柔地呼唤我的名字,我的梦想变了——不只要当一名医生,还要当一名音乐家。我要把全世界所有美妙的声音都收集起来,谱出一曲最动听的乐章,给那些被我医治好的人听——他们也一定
期刊
我的家乡是南京市郊的一个小镇,滁河从小镇中蜿蜒而过,勤劳的家乡人民在滁河边修了一条牢固的长城圩来抵御洪水,小镇也因这条河埂而得名,就叫长城。  我的家就在滁河边上。小时候,爷爷经常在圩埂上放牛,我就跟在水牛后面捉虫子、抓蝴蝶,累了就躺在圩埂上休息。圩埂弯弯曲曲,不知道伸向哪里,两条很深的拖拉机车辙印也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后来,我上学了。虽然圩埂上铺了碎石子,可我还是吃尽了苦头。一到下雨天圩埂上就
期刊
什么是“家”?什么是“国”?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来说,“家”,藏着的是人们对安全、富足的生活的期待;而“国”呢?是用疆界把宝贵的东西保卫起来。一个“国”中,有千万的“家”,装载着无数百姓最为珍重的对于安宁、幸福和希望的守护。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千百年来,一颗爱国心,满腔报国志,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血之中。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智慧的古代
期刊
小华:听说你有一只非常机灵的看门狗,是吗?  小明:一点也不错,如果夜里聽到什么可疑的声响,你只要把它叫醒,它就会狂吠不止。
期刊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七十华诞。回顾那艰辛的历程,每一幕都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众多的艺术工作者也纷纷拿起画笔,描绘这波澜壮阔的红色画卷。这些红色经典作品融历史性、艺术性和文献性于一体,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画家沈尧伊的油画作品《革命理想高于天》,用写实的手法和浪漫的光影对比,描绘了一个真实的场景:长征途中,熊熊的篝火旁,毛主席被战士们团团围在中央,正进行热情洋溢的演
期刊
同学们好,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国学讲堂为大家带来了慷慨激昂的爱国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华夏儿女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与风骨气节。先来读一读原文吧。  秦王怫(fú)然怒,谓唐雎(jū)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唐雎曰:“此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