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画卷颂祖国艺成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七十华诞。回顾那艰辛的历程,每一幕都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众多的艺术工作者也纷纷拿起画笔,描绘这波澜壮阔的红色画卷。这些红色经典作品融历史性、艺术性和文献性于一体,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画家沈尧伊的油画作品《革命理想高于天》,用写实的手法和浪漫的光影对比,描绘了一个真实的场景:长征途中,熊熊的篝火旁,毛主席被战士们团团围在中央,正进行热情洋溢的演讲。战士们侧耳倾听,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露出喜悦的神色。作品运用了鲜明的光线对比,以长征途中的湿寒荒凉烘托了战士们火热的革命豪情。据画家亲述,1975年,他用3个月的时间重走了长征路,归来后即创作了这幅油画,热情歌颂红军长征的革命豪情。
  《黄河颂》是画家陈逸飞早年的成名油画,描绘了一位红军战士站在黄河旁的山岭上,眺望天际。画作的构图、色彩运用深受推崇,战士脚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积色较厚,色彩明亮。整幅画面显得光芒万丈,饱含着作者真诚、执着的艺术追求,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李可染创作于1964年的《萬山红遍》,可谓其积墨山水艺术创作的巅峰。作品取材于毛主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词意而成,全画大面积以朱砂红涂染,山石、水流、村庄等掩映在晚秋树木的红色海洋中,完美地表达了词句的意境美。饱满的山村秋景,渲染出了山村宁静祥和的气氛,歌颂了欣欣向荣的美好时代。
  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画面中,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的中央,正庄严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广场上红旗如林,与整齐的队伍交相辉映。城楼上的红色柱子和大红灯笼、崭新的地毯、盛开的菊花以及天空中翱翔的白鸽,无不象征着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繁荣与和平。画面色彩明快,大面积的暖色与冷色的并置,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
  艺术家们用高超的技法,创作出了一幅幅杰出的艺术作品,在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吧!
其他文献
我常常梦想,夢想自己是一匹骏马,是一只小鸟,是一棵大树……可每当我梦想自己是一朵云的时候,我总是那么激动。当一朵云,是多么自由自在呀!每天都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中随风飘荡,并且不断变换自己的身姿。一会儿变成一条可爱的小鱼,一会儿变成一只温顺的绵羊,一会儿又变成一条威武的巨龙……云朵就像一位魔术师,把天空点缀得分外美丽。如果我是一朵云,我却不想这么简单地生活。  如果我是一朵云,我会飘到干旱的地方,和伙
期刊
林海雪原(二)
期刊
巍巍中华,幅员辽阔!从粉妆玉砌的北国风光到花团锦簇的江南水乡,从黄沙漫天的茫茫戈壁到浩瀚无边的湛蓝海洋,从日新月异的繁华都市到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村……仿佛一幅幅美不胜收、无与伦比的画卷,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巍巍中华,山河壮丽!那一泻千里的庐山瀑布,令中外游客赞叹不已;那巍然屹立的泰山,象征着中国人顶天立地的精神;那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着坚强不屈的龙的传人;那杭州西湖,无论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蒙,
期刊
“现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有中国字,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最近,我们班特别流行歌曲《生僻字》。一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次在马来西亚的奇妙旅行。  今年暑假,我们家和妈妈的同事一家相约去马来西亚自由行。因为没有导游,为了旅行顺利,我们可做了不少准备呢!爸爸在手机上拼命研究翻译软件,妈妈整天捧着一本《旅行英语》“叽里呱啦”。而我呢,则苦背英语,为的就是能在国外大显身手。  可是,在之后的旅程中,
期刊
韩国一位艺术家认为,亲手将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画面绘制下来,比摄影要更加细腻,而他的各种写实动物图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如果不是看著他画,简直不能相信它们不是活的!
期刊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周年华诞,值此普天同庆之时,不妨来看一部经典的抗战电影,回到那个戎马倥偬、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去看一看我们的祖辈是如何用血与火的牺牲,驱逐夷寇、再造山河,铸就了一个强大、自信的新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值此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放下争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下简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奉党中央的命令
期刊
儿时的我,听不见声音,那时候,我梦想着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拥有妙手回春般的医术,让全世界听不见声音的人,都能从寂静中走出来。  幼儿园时的我,有了“小耳朵”,鸟儿叽叽喳喳跟我打招呼,溪水哗啦哗啦对我歌唱,风儿沙沙沙地抚摸我的头发,妈妈温柔地呼唤我的名字,我的梦想变了——不只要当一名医生,还要当一名音乐家。我要把全世界所有美妙的声音都收集起来,谱出一曲最动听的乐章,给那些被我医治好的人听——他们也一定
期刊
我的家乡是南京市郊的一个小镇,滁河从小镇中蜿蜒而过,勤劳的家乡人民在滁河边修了一条牢固的长城圩来抵御洪水,小镇也因这条河埂而得名,就叫长城。  我的家就在滁河边上。小时候,爷爷经常在圩埂上放牛,我就跟在水牛后面捉虫子、抓蝴蝶,累了就躺在圩埂上休息。圩埂弯弯曲曲,不知道伸向哪里,两条很深的拖拉机车辙印也弯弯曲曲伸向远方。  后来,我上学了。虽然圩埂上铺了碎石子,可我还是吃尽了苦头。一到下雨天圩埂上就
期刊
什么是“家”?什么是“国”?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来说,“家”,藏着的是人们对安全、富足的生活的期待;而“国”呢?是用疆界把宝贵的东西保卫起来。一个“国”中,有千万的“家”,装载着无数百姓最为珍重的对于安宁、幸福和希望的守护。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千百年来,一颗爱国心,满腔报国志,早已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骨血之中。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智慧的古代
期刊
小华:听说你有一只非常机灵的看门狗,是吗?  小明:一点也不错,如果夜里聽到什么可疑的声响,你只要把它叫醒,它就会狂吠不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