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城镇化的加大,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在城市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进行分析。本研究从海绵城市和低影响模式出发,提出了从校园建设解决校园水环境问题。探索校园在雨水生态管理方面潜力。阐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意义及应用。基于校园道路、建筑、公共场所等环境空间,运用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了收集雨水、生态循环、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完成了雨水可持续循环。
  关键词 海绵城市;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5.025
  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景观校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保护环境为目标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本,建设节约型水资源绿色校园为目标。校园环境也是城市环境中的一部分,打造更优质的校园环境自然为城市环境增色不少。打造良好环境的海绵式校园是优化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
  1 海绵城市理念概念
  海绵城市是城镇化与环境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在环境变化时,具有像“海绵”能够有弹性地应对雨水灾害问题。雨季来临时,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并将“蓄水”部分能够释放加以利用。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结合,最大量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净化的功能[1]。改变传统建设模式,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原有生态平衡,恢复和修复破坏的水体与自然环境。
  海绵城市的概念,也是低影响开发。由于传统的建设开发模式截断了雨水的自然循环通道,那么低影响开发就是使用一系列园林景观与工程技术的方法,使城市的排水系统遵循雨水循环规律。运用雨洪资源,有效增加了水资源的循环与利用,解决了城市“内涝”与“干旱”问题。通过水体,水系合理疏通与管理,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系统,减少城市污染与热岛效应。节约建设成本与治理资源,更好地创造经济与生态、社会效应。
  2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校园是学生每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建设景观校园,打造优质环境就显得更加有必要,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通过对校园场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校园气候,对场地进行因地适宜的规划。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对校园实施以下五个措施:“渗”源头减少径流、涵养地下水;“蓄”蓄住水源,减少内涝;“滞”延缓径流高峰;“净”减少污染,改善校园水环境;“用”污水、雨水最终作为资源利用。
  海绵城市理念如何应用于校园景观海绵城市理念已被实践在大部分城市建设,海绵校园的想法也就自然产生。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现在学生多数都在城市校园读书。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模式,首先考虑的是“渗透”,通过各种材质技术,把雨水“渗”下来[2]。其次,构建蓄水模块,把地表雨水蓄起来。再次,通过“滞”延缓短时间形成径流高峰。最后,应用人工设计的方法,通过地表渗透,植被覆盖、绿地系统、水体等措施,达到了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再把净化的水“用”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美化校园。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学习之余还能观赏校园美景,调节学习疲劳的状态。
  3 运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3.1 低影响开发收集雨水系统
  基于对海绵城市理念的了解,分析了校园的生态环境。通过“渗透”措施,首先,收集屋顶上的雨水,屋顶雨水较干净且受活动影响低。屋顶上放上土壤并种植低矮的植被形成“屋顶花园”,利于污水减排和净化,起到屋面隔热的效果。其次,屋顶上放置“集水箱”收集雨水,不至于大面积蒸发。校园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通过透水景观、道路铺装的方法。例如:将校园道路路面和操场可以采用新型材料改为透水混泥土;还可以打造“雨水花园”,一般适用于建筑广场空间、道路空间及公园空间;“下凹式绿地”在道路、绿地空间中采用,一般低于周边路面5~20 cm;“透水铺装”的措施用于人行道、停车场和小面积广场路面;不适合打造“绿色屋顶”的屋面,可以利用水渠和沟槽将雨水导入校园滞留设备中。加大雨水渗透量,雨水渗透后流入储蓄池,经净化排入河道或补给地下水[3]。
  3.2 建立雨水生态循环系统
  建立雨水生态循环系统,基于以上“渗透”措施改造后,将渗透的雨水“蓄”住,即把雨水留下来。由于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貌,导致内水短时间汇集,形成内涝。所以要把雨水蓄积起来,达到调节蓄水和错开峰值的作用。总体常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其次通过“滞”,通过微地形调节,延缓短时间形成的径流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3种: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和人工湿地。在边坡上选择净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湿生植物,如芦竹、旱伞竹、野茭草、薏米和纸莎草等;在浅水区选择净化力强,且湿并具有一定抗旱生的半湿生护坡植物,如香蒲、菖蒲、水葱、藨草、水莎草和野山姜等;在深水区选择耐湿耐旱植物及水陆两栖乔木、灌木和适当草本,如花叶芦竹、花菖蒲和美人蕉等。
  通过土壤渗透,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而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程分为3个环节: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通过校园雨水区域收集的雨水,净化后用于浇灌、景观用水、抽水马桶等。最后,从节约用水与海绵城市的角度出发,经过一系列流程净化处理回到校园水景中,形成良性的生物循环系统。当夏季来临,蒸发水景中的水又能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
  3.3 超标雨水径流排水系统
  校园低影响开发就是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校园河道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渠道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雨水的合理排放,这就要求采取人工方式,把雨水排掉。当雨水峰值过大时,通过地面排水和地下雨水渠道结合达到一般排放和超标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经过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区、渗透池净化之后蓄起来的雨水。一部分用于植被灌溉、日常生活,另一部分经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多余的部分就经城市管网排入江河,大大降低了校园地面出现大面积积水,也减少了对水源的直接污染。雨水降落到原木木材上,雨水顺着原木木材流下,进入蓄水池中进行过滤,又流向植物透水设备上,让学生在户外课堂上观赏天然景色,感受校园别样风景。
  4 结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改造自然环境城市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雨水浪费严重,洪水灾害继续不断等问题一直存在,建设海绵城市显得更有必要,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和低影响开发模式。保持生态平衡与人为环境自然协调。但海绵城市的建设仍处在刚起步的阶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我国新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同时,基于海绵理念的校园观景也应当大范围计划,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舒适、景美的节约用水的校园,校园的美好环境也可以缓解城市环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36):5-7.
  [2]赵宇.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实践[J].规划师,2013(29):42-46.
  [3]丛志红,陈连波.功能景观雨水花园在城市中的应用前景[J].现代园艺,201416):136-137.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游"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力量以及审美情操之间的一个中介,艺术的魅力也全在一个"游"字上.游则动,动则灵,则有生命力,中国艺术的最本质的因素就在于表现人的生命精
分析客运专线整孔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控制裂缝的措施和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处理方法,为今后客专900t整孔箱梁施工提供参考。
摘 要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是现代气象建设过程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并对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对气象业现代化的发展有所促进,更有利于气象业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其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的巨大作用。优化气象观测业务,提高气象观测业务质量与配置,提升气象产业的作用,从而立足于切实点,更好使气象工作方便人民生活,为民众发挥作用,从而
南京长江隧道右汉桥梁主桥C60混凝土,采用聚羧酸作为添加剂,以粉煤灰为辅助胶凝材料,实现了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收缩裂缝等指标,满足了设计要求。
宗教与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都体现了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一种渴望,都始终关注人的存在与生活的意义问题,但二者又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人类的渴望及
为了改善卫生疾控行业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文章提出了改善生物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若干对策。
为满足更严格的减排环保要求,加大与热电站同期建设脱硝装置的力度,使脱硝系统更高效、更快捷的投入,明确SCR脱硝系统的控制策略,了解脱硝装置的运行手段有很大的必要。
摘 要 气候因素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我国古代就有着“靠天吃饭”的说法,这个“天”就是指气候条件,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气候状况对于农业的发展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气候条件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对农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气候变化;农业
系统介绍了可剥离绝缘屏蔽料的研制过程、试验配方以及实施过程,并阐述了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