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法指导之我见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并且具有检测性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运用圈点批注等方法做好课前预习,为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打好基础。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和涉猎课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日复一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潜滋暗长,不断提高。
  【关键词】制定学习计划 培养良好习惯 拓展学习空间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1
  
  古人语:“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决一生之求”。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不仅要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方法,便会受用终生。因此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教会他们课前怎样预习,上课怎样听讲,怎样拓展学习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指导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制定好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学习计划,方能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分配精力,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其基本要求有如下几点:
  1.1 正确的学习目的
  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实现实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内在动力。
  1.2 具体的学习安排
  具体的学习安排是学习计划的主体部分,它包括:自学缺漏知识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配合新教材的学习,系统自学有关读物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不受教师教学进度的限制,课前自学新教材的时间安排,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及阅读课外书籍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学习安排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1.3 求真的态度
  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在制定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是不同的,不能千篇一律。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就不必急于去自学课外读物,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弄懂内容上。基础好的学生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2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2.1 抓住预习重点
  语文教材的每篇讲读课文前面,均有“学习重点”和“预习提要”两项内容,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它们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关键,是学生预习课文的“指路明灯”。其次课后练习的“理解”和“分析”部分,往往指出了课文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也可做为预习的纲要。抓住重点预习,就可以使预习、听课、练习前后一致,构成整体,提高预习效果。
  2.2 反复阅读课文
  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脉络。
  2.3 运用圈点批注
  教师应指导学生圈点的范围和统一圈点的符号,一般说来,所圈点的内容是生字词(待查字典),与学习要求有关的重点词句(待分析),疑难问题(待质疑)等,为了查找方便,教师可在班上讲解圈点符号的用法,使其圈点规范化。
  2.4 查阅工具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是学生必备的语文工具书。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圈点后利用工具书,解释圈点的字词(包括注音、释义、辨析等),这样做便于在阅读中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加深印象,为讲读课文扫除障碍。
  
  3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坚持抛弃以“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学”为核心的课堂结构,使学法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3.1 激活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激励求异思维。要精心设计具有思辨意义,能引导学生深层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活动。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第二段就可设计这样的问题:①作者描写百草园的景色时按照什么季节的顺序写的?②写夏天的百草园选择了哪几种动物,通过哪几个动词描写动物逼真的形态?③我“拔何首乌藤”和在本段的前后都写到桑椹,表现了儿童的什么性格特点?④本段春夏秋都写到了为什么没有写冬季呢?⑤本段描写百草园的景色是同儿童的感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你能结合课文说明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
  3.2 传承习惯
  教师要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使他们终生受益。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师应从接受新生的第一节课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系统传授,比如:书写工整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诵读记忆的习惯,笔记摘抄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质疑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等。教师还可言传身教,向学生介绍自己坚持良好学习习惯取得成功的经历和体会,使其受到鼓舞或效仿。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给予指点和矫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4 指导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教师要有计划的给他们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并指导他们把阅读中产生的体会、感想、收获写成读书笔记,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揭示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表明了现代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学法的指导实践,还是对教法的选择运用,都应该做到寓学法于教学之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3月174例患者予以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的为对照组,以2016年4-6月174例患者予以知信
导语:帮助他人不仅能让他人更快、更好地“融入”,对自己也未尝不是一种帮助,一种快乐。  很多中国新移民,抵加后会在朋友、邻居介绍下,参加些教会活动,有人是出于信仰,但多数人仅是感到教会、教友能给初来乍到的他们一些及时帮助。在教会里,人们可以结交和自己生活圈有一些距离、反差的好朋友,我们和胡进两口子就是这样结识的。  因为先生要去渥太华大学读书,青溪曾举家搬至渥太华。因不巧正值圣诞假期,所租公寓要到
期刊
【摘要】由该课程的调查结果看,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愿望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任课教师的期望值相差较大,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调查 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2    1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受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得到
按照通说,所谓流质契约“是指对抵押权(质权)进行流质的约定,即在抵押权(质权)设定时,抵押权人(质权人)与抵押人(出质人)在抵押合同(质押合同)中约定,抵押人(出质人)在债务清
中国古代的诗歌在佛经翻译的影响下大放光彩,成为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瑰宝。佛经翻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本文试图在创作形式、创作内容、创
约翰·罗斯金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评论家为读者所熟知,殊不知其在《建筑的七盏明灯》等艺术批评著作中洋溢着对哥特式“建筑”的盛赞,实乃隐喻的公民建设蓝图.本文通过对
十九世纪初,施莱尔马赫建立圣经诠释学,这导致了对“本文的意义”这一问题高度自觉意识的产生.到了十九世纪末,狄尔泰则将这一神学诠释学进一步推向普遍化和理论化,诠释开始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其教学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及质量下降。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问题  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其数量正确的“三观”。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是实现其
导语:男人一生只做三件事:证明自己不是小孩,证明自己不是女人,证明自己不是同性恋。  在荷兰等许多欧洲国家,从上世纪初开始的女权运动发展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如火如荼,摧古拉朽,而 现在呢,当年撒的树种,早已成荫遍野,而且硕果累累。今年夏天,荷兰报纸报道,处于三十来岁年龄段的荷兰人中,女性在历史上首次就业率比男性高,成为了家中的经济来源,而“家庭妇男”的总数超过了家庭妇女。与此同时,男权运动虽然没有
在小说《米白》中,作者用成熟了的古典语言来写现代小巷子里剪不断,理还乱的家长里短,古典的精致典雅、婉转曲折将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打扮的更加亲切可人,不做作,不拿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