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so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主要从学生心理上进行规范和影响,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道德品质、文明行为、遵纪守法等各项内容不谋而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德育教育  道德与法治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将生活实践活动和学生心理活动进行有效链接。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多媒体设备,绘本歌谣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强化规则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增强知识间横向联系与纵向拓展,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增加情感体验,以文化德,浸润心灵。
  一、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道德法制教育教学中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与德育教育结合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升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文体活动,让学生们在小品表演和歌唱表演中接受道德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征文和辩论赛,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场景对社会不良的功德行为进行正反方的辩论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公德调查活动中规范自身行为礼仪,形成文明健康的思想道德意识。例如,教师开展以诚实、守信、明理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先让学生们观看诚信教育的微视频,当学生产生共情的心理体验后,让学生们的情感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鼓励学生们讲述发生在身边守信的小故事,教师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表扬,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适当的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促进学会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们走出校园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渗透道德教育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们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亲身经历有效结合,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教师带学生们走到小区进行清扫小广告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清扫的过程中以汗水和付出体验到随意张贴小广告给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并主动帮助环卫工人清理小区周围的垃圾,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服务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渗透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中,在生活中形成社会公德意识,关注身边的人和社会,从平常的小事入手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思考,以服务体验和服务精神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辅助家长处理家庭繁琐家务,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问题,主动承担班级劳动,为学校环境卫生出一份力等让学生增加各种服务体验,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的道德和品行。在安全护卫成长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探讨校园中的安全隐患,让学生们动手制作相关的安全提醒标识张贴到校园中相应的位置,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自觉遵守校园规则,给低年级的学生们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们将校园安全所学的知识内容渗透到家庭安全思考中,组织学生给家人讲述家庭生活中防火、防坠楼、防走失等安全隐患,对家庭成员进行宣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
  四、创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学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场景,让学生积极投身到自主学习中,能让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正确引导,适当的让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让学生们形成学习共同体,能发挥教学的主导性作用,能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文化修养。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故事情境再现,模拟职业活动,进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让一部分学生们扮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司机,一个学生扮演交警同志,让学生们以角色导入的方式引入教学问题,当学生们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辩解时能调出学生潜在思想中的缺陷,学生们在思想的碰撞和语言行为的启发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在小學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依托教学内容设置丰富有趣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生活实践中以真实的体验形成规则意识,规范学生的言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丰富自身的思维品质,在互相评价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守法、懂法、用法,多角度认识和了解社会生活。学生们在各种情境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同秀.新时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学周刊,2020(02).
  [2] 章乐.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提升策略——兼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教材的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
  [3] 万希燕.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深入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小学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就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自己的策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题能
期刊
【摘 要】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积极的内心情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保持健康健全的心理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小学生正处于认知世界的初始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教学和工作管理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教学 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一、以学生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不断落地,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也是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需要加大对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这里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学生今后良好发展的关键性指标。作者将在本文中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展开研究,希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来实现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学生 自学能力 培养  在当前的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语感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时期学生们的文章朗读能力,本文就对目前在本国小学时期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具体策略进行探讨,期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小学时期的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让朗读能够在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出其本该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
期刊
【摘 要】 教育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进入身心发展的“危险期”,这个时期基本上持续到初中二年级才结束。本文就小学毕业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问题学生 应对策略   2017-2018年学年度上学期的下半学期,我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勇于接手六年级数学科教学。在我接任的过程中,我发现六年级这个班是一个极为让我头疼的班级。他们纪律散漫,目中无人,尤其对我
期刊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性课程。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准资源开发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开发本土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课程。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开发 本土资源 生活化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主要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真正的教育必须根植于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巧设情境,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借助媒體,解决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策略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情境 合
期刊
【摘 要】 家校互动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教师与家长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学生情况,为学生生活和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小学阶段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清晰,班主任和家长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引导人和监督人,应该加强互动联系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何提高家校互动的有效性成为了家长和班主任广泛关注且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的共识。为此,本文立足于强化家长互动意识、增强班主任互动能力、注重换位思考、拓宽互
期刊
【摘 要】 阅读素养作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素。本文从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几个方面加强,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  阅读素养作为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核心要素。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本文从当前我校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中存在的
期刊
【摘 要】 初中化学微粒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认识到微粒观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现阶段微粒观教学的现状,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微观的形成,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微粒观 教学研究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初期,而微粒观的建立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