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引领,素养为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y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人与文化价值之间的重要桥梁,人文教育不仅能提高知识,更可以通过知识教育用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对人们进行熏陶,从而使得人的品质、素养得到提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理应让学生了解人性,尊重人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造就学生完善的人格。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和素养的重要课程,应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人文引领,素养为先。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要树立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培养学生通晓事理的正确教育理念,构建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语文教师若想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特性,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去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殿堂里感受到人类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应该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教育资源,而不是简单地传递课本内容,应该将自己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实现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发、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教材也在不断更新,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平时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完成对文化的解构和建构。通过两个经验世界和精神生活的交融,加深学生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将人文教育看成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人格独立、道德高尚的有用人才。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而这些人文性都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所谓“文道结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真挖掘教材隐含的人文价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应试教育上。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美育资源库,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学现象,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美典雅、启人深思的作品,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科优势来进行文化价值教育,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感受文化价值,领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重视阅读的人文内涵
  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途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教学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文化价值教育和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阅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和伟大的灵魂对话,学生的兴趣自然会很高,学生也才会真正地爱上阅读,领悟和积累文化素养。高中生除了课堂上所学习的教材外,还需要加强课外学习,才能扩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素养。比如,高中《语文读本》就是对课堂阅读的延伸,许多著名的诗歌、演讲、散文、小说都被收录其中,大大增加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文化思想品位,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文化价值教育目的的实现。
  语文教学必须要鼓励、引导、教会学生阅读,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有充足的情感认知,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总之,作为滋养人文精神沃野的语文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文资源的充分挖掘,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能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本质。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多样性,表面上看学生热热闹闹,实际上课堂效果并不佳。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语文课堂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所有的知识。这种师生
期刊
购买书籍,建立阅读群 面对打工在外的家长,留守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这一重任就落在学校和教师上,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首先要解决无课外书的问题,于是我校用公用经费给孩子们定《群文课本》,其次,一周固定一节群文阅读课,来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再次,还建立班级阅读QQ群,以便教师在周末引导“留守学生”参加读书活动,以前留守学生离开学校,感到孤独;离开老师,变得孤立无援;离开同伴,面对的是唠叨不停
期刊
十年前的我二十二岁,是一位在大学校园里自由自在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大学生。如今的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老师,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时间在指缝中不知不觉流走,所有求学时代那些美丽的梦想已离我很遥远了,如今的我为人师、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身上的角色多了许多种,我正在努力地扮演好这些角色,做一个好老师、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在这些角色中,我将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做一个幸福的女人。
期刊
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食粮,它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产品提供给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使学生在短短几十年里走完他们祖先走了几千年的历程,并发展得更美。那些文学作品,饱含着作家真善美的情思,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充溢着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律动。要想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含英咀华,吃透对象,只授之以渔是不够的。教师应全身心地沉浸在文章中,声情并茂地讲解,循
期刊
“问题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确保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呈现正向比例关系,并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问题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期刊
为适应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大职责。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应重视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这种能力成为他们架通未来事业成功的桥梁,这应该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一、有效开发、利用家庭与社会的学习资源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不当所致,而是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人们工作生活的交际工具,也是传承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叶圣陶先生曾撰文疾呼语文教学少、漫、差、费现象严重,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收效低微,期望这种现象能迅速加以改变。遗憾的是,自叶老发出呼声至今已过多年,语文教学并未走出泥潭。  那么,当今的语文教学要怎样才能走出泥潭,才能迎来语文学科的春天呢?这是放在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今的语文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事班主任工作,可以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更加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结合实际工作
期刊
中国古代的民歌题材非常广泛,思想也很复杂。这是因为民歌直接体现了各阶级各阶层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心声,作者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经历不同,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就有所不同,因而艺术活动的主题也自然不同。《孔丛子》中说过:“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班固也说过:“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何休有言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