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检测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16和P53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16,P53的表达,初步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16,P53的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机制以及预后评估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检测61例肝癌和50例癌旁组织的VEGF及P16,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P16和P53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在癌旁组织中,P16蛋白全表达,而P53蛋白全不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提高,P16表达降低而P53表达水平增高,VEGF亦随着癌变进程表达逐渐增高,差异非常显著 (P<0.001).在不同侵袭转移倾向组中三者的表达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05).三者的相关性分析提示VEGF和P16之间存在负相关(r=-0.723,P<0.05);VEGF和P53之间存在正相关(r=0.364, P>0.05),P16和P53之间存在负相关(r=-0.278, P>0.05),但相关不显著.结论应用组织芯片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优点.VEGF及P16,P5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17例额叶内侧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1999年7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额叶内侧面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例,恢复良好,保守治疗16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2例,死亡2例,全组死亡率11.77%.结论额叶内侧面损伤一般意识障碍较轻,但易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严密观察病情及动态CT检查,颅内压监测,不拘泥传统手术指征,及时抓住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
白细胞介素(IL)-12能诱导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增殖和功能的活化[1].本实验以瘤内注射表达mIL-12质粒DNA的方式,初步探讨IL-12基因治疗肝癌的作用。
目的 总结膀胱癌肉瘤的组织发生、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2例膀胱癌肉瘤,男女各1例,均以间断性无痛肉眼血尿收入院,对其组织病理及临床经过进行分析. 结果2例膀胱镜均示息肉或菜花样肿物,呈浸润性生长,表面可见钙化,CT示膀胱壁实质性占位.2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所见与膀胱癌基本相同.病理可见上皮和间质两种恶性成分,上皮部分由高分级移行细胞组成,上皮之间混杂有恶性间质成分,呈异常增殖状,可见有丝分
目的 制备高效、低毒的抗肝癌单链免疫毒素.方法将人突变型肿瘤坏死因子α(mTNF α)与人源化抗肝癌单链抗体hscFv25基因连接,构建pGEX4T-1/hscFv25-mTNFα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之后,进行荷肝癌(SMMC-7721)裸鼠体内初步抑瘤实验,并对治疗后裸鼠肿瘤组织进行抗TNF α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原核表达载体p
目的 检测胃腺癌组织中survivin、ki-67基因的表达及凋亡指数,探讨它们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120例进展期胃腺癌组织survivin及ki-67,应用TUNEL法检测癌细胞的凋亡指数. 结果 survivin 在癌细胞及部分正常腺体基底生发层细胞的胞浆有表达.原发灶、淋巴结中转移癌细胞及正常腺体基底生发层细胞的survivin的表达率分别为49.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