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8340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吲达帕胺2.5mg,1次/日,依那普利10.0mg,/次,1次/日,口服;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10.0mg, 1次/日,口服。服药时间6周.比较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后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的有效率达96%,明显高于单用依那普利组的69%。结论: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有良好疗效,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单用依那普利,且能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 吲达帕胺 依那普利 老年中重度高血压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75-01
  吲达帕胺具有钙拮抗和利尿双重作用的独特机制的一种特殊的利尿剂,同时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属于长效降压药。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尤其能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长效的特点。笔者自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对内科门诊26例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病人采用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52例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男33例,女19例,年龄最大73岁,年龄最小63岁,平均68岁,
  1.2 诊断标准
  入选病例按照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标准,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无严重并发症的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舒张压 1 0 0~ 1 0 9mmHg或 (和 )收缩压 1 60~ 1 79mmHg为中度高血压 ;舒张压1 1 0mmHg以上或 (和 )收缩压 1 80mmHg以上为重度高血压。停用所有降压药 ,随机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停用其它降压药两周,以最后两次测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然后分为两组,治疗组:依那普利10.0mg,/次,1次/日,吲达帕胺2.5mg,1次/日,口服;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10.0mg, 1次/日,口服。血压测量统一用台式袖带水银柱血压仪,袖带置右上臂,袖带的宽度及长度应符合标准,用药前的基础血压为用药前1周内非同日3次血压的均值,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一切降压药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每两周检查1次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连续治疗6周。治疗开始后第6周3次随访时血压的平均值为治疗后血压。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收缩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治疗后收缩压下降虽未达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无效:治疗后收缩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见表1. 治疗组26例,显效22例,有效 3例, 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69%;与治疗前比P<0.01,两组高血压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血、尿常规、血生化两组检查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老年性高血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逐年递增且可引起严重的心、 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的严重基础性疾病,有效的降低血压可全面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始终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中重度高血压常需联合用药才能达到满意疗效。利尿剂和ACEI由于疗效可靠、耐受性好等特点,是临床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一方面能舒张血管动脉和静脉,降低全身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另一方面通过减少Ang的生成,减少醛固酮的释放,从而减少水、钠潴留与血容量,加强其降压作用。ACEI可扩张肾动脉,故能有效降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从而降低肾脏搞灌注,减少白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对肾有保护作用。吲达帕胺是一种带有吲哚环的磺胺衍生物其药理作用是: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②有利尿作用;③降低血管对升压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的反应性,抑制缩血管的血栓素的合成,是非噻嗪类吲哚啉衍生物,降压平稳,不降低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对血糖、血脂无不良影响,不影响肾功能,特别适合老年人服用。通过临床观察,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用有协同作用,与吲达帕胺联用不仅增强降压效果,同时还能消除吲达帕胺利尿引起的低血钾、高血糖、高胆固醇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钠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低钠可抑制其调节,使作用增强,特别是对于伴有心脏功能减退者可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对血糖血脂均无不良影响。本组资料显示治疗前后血钾无明显变化,无低血钾发生。这两种药物合用的优点是患者顺从性好血压波动小,能平稳降压还可保护靶器官及减少主要的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老年人高血压的特征是血压波动大,而且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此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变化逐渐增加剂量,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小剂量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降压效应明显,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等症状明显改善。我们应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用,总有效率为96%既提高了疗效又可避免依那普利引起的高血钾及吲达帕胺所致的低血钾,降低费用又降低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提高在靶器官方面的保护作用,降低依那普利用量过大引起的副作用,如咳嗽。不良反应少,且均能耐受,无停药者。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实验室检查表明,对血脂、血糖、血清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本人认为吲达帕胺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安全可行,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组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永勤,卡托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7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11年03
  [2]王瑛, 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30例观察[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3]叶慧玲、刘嘉眉、曾;曾昭华;唐朝文;;吲哒帕胺合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评价[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调查研究惠民县发生先天畸形的环境因素,以其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惠民县200例先天畸形患儿和100例健康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先天畸形患儿组(患病组)与健康儿组(对照组)在产妇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孕期接触射线、孕期接触噪音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在孕期接触农药、接触化学制剂、服用抗生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1年7月以来对市售的虾仁及水发食品进行了检验.目前国家没有检验水发食品中甲醛的标准方法,卫生部推荐的蒸馏法前处理水发食品,操作繁琐、费时,不适合大批样品和现场测定.
【摘 要】 肿瘤又叫癌症,其发病原理是组织异常增生,晚期多有转移,引发癌症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明了,在治疗上常用化疗和放疗,清除肿瘤,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亦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伤害,中医药对癌症的治疗是消除痞块和调气补血的治疗,只能延长病人的寿命,而不能达到根本性治疗,目前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对于病症的研究与治疗的成效进展较为缓慢,很多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都在努力的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 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就诊盆腔炎住院患者共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盆腔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盆腔炎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
【摘 要】 产钳术、胎吸术是阴道助产中的重要方式。本次研究以92例头位阴道助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分娩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产钳术组和胎吸术组,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和母婴损伤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产钳术的成功率高于胎吸术,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对母婴的伤害较胎吸术大。可见,阴道助产的分娩成功率与风险是成正比的。  【关键词】 头位阴道助产 产钳术 胎吸术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4.2 【
【摘 要】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应用在合并血气胸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46例合并血气胸的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确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