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例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15796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B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如师资数量、质量发展不均衡。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配置应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改进教师培训政策、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实施合理的“编制+职称”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师资均衡配置;问题;对策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性任务。近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师资均衡配置是关键。本文旨在针对贵州省B市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贵州省B市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B市为调研对象,通过访谈等形式,对B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主要从师资数量、师资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本部分的所有数据均来自B市教育局。
  (一)师资数量问题
  生師比比例失调,教师资源利用不合理。生师比是义务教育师资资源配置状况的数量指标之一,通过对生师比的分析,能对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数量状况有所了解。教育布发布了《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B市关于生师比的数据和国家指标仍有一定差距(见表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B市初中城区和镇区、小学城区的师生比均高于教育部的指标,说明这两个学段教师所负责的学生较多,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而初中农村、小学镇区和农村刚好相反,老师所负责的学生较少,但这样也容易造成师资资源的浪费。
  (二)师资质量问题
  1.学科结构失调
  如今,只有专业化才有标准化、现代化。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对B市的样本分析中我们发现,城区学校教师所教学科基本都是与所学专业对口,但镇级学校教师教非所学现象十分严重,并且在农村学校中,音、美、科学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如表2)
  表二:B市义务教育小学最缺的课程老师所分担的学生(单位:人)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科学、音乐、美术科目的老师均负责超过1000个学生,其中最严重的为美术科目,一个老师需负责1303位学生。在走访调查中本人发现,B市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或者美术老师,许多音乐或美术老师都是别科目老师代上,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两门课,这样的情况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历结构失调
  教师学历水平是衡量教师专业理论和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B市义务教育师资学历的样本分析本人发现,B市教师学历结构失调(如表3),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学历教师在镇区和农村屈指可数,初中镇区、农村以及小学镇区完全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初中和小学的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均过半,但是农村以及镇区的小学,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比例占约半数,这说明农村地区教师的学历水平亟待提高。
  3.职称结构失调
  教师的职称能够反映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一般来说,高级别职称的教师要比低级别职称教师的工作经验更丰富、业务能力更强。下图可以看出B市的教师职称结构:
  中教一级的老师数量均是高于农村的。且从整体上反映了B市中教二级的教师数量众多,职称低以及未评职称的老师大量存在。在B市小学职称表中,中教高级教师特别缺乏,所占比例也相当少,低职称以及未评职称老师在农村地区占了相当大比例,高达31%,这也表明农村地区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进步空间巨大。
  二、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职责,增加财政投入
  义务教育作为国家的公共服务,就决定了其供给必须要由国家来承担。因此,在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过程中主要责任必须由政府承担。首先,B市政府对义务教育进行投资时,应强调“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管理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促进义务教育发展,也能调动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其次,B市在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统一工资标准的前提下,财政拨款应向农村教师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教师适当倾斜,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或额外补助。最后,B市应调整义务阶段的教师工资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保障机制。
  (二)改进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是提高在岗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在“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培训指标,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师资质量明显低于城市教师的现状,指标分配时应向农村地区倾斜。并且,B市政府还应科学制定培训内容。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应有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结合,使B市中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受益。
  (三)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
  城乡之间应建立健全教师流动制度、校长交流制度,同时建立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任教、交流。首先,B市应建立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给予流动教师流动期间的经济补偿,充分调动流动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建立规范的城乡教师学校交流程序,科学合理的确定所需流动教师人数、比例及学科。第三,B市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教师流动模式,明确流动对象、年限及流动教师的权责。最后,B市应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教育相关部门应对教师流动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给予优秀者相应奖励并严肃惩处不合格者。
  (四)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编制+职称”配给制度
  我国职称评聘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综合素质等,对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由于职称评聘的管理体制、运作和数量等方面的原因,这一体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职称指标严重不足、论资排辈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有学者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学职称制度——“单中心的教育体系”,且按学校分配职称。同时,还应同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编制优惠政策。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时应优先统筹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编制制度,要向农村倾斜,在制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给偏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增加编制。
  【参考文献】
  [1]孔凡琴.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国际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3]关松林.区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J].教育研究,2013(12):13
  [4]薛二勇.义务教育师资城乡均衡配置政策评估[J].教育研究,2015(8):7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
其他文献
摘要:符号意识主要是指人们能够理解并且熟练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相应的变化规律;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及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及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符号意识 教学策略  《标准》中把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及推理得到的结论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我们对数学的研究和探索也从未停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小学数学;措施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重视“说”在小学数学课中的重要性,而不仅是传
期刊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微观层面来讲,是在课堂上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习是一种“内生性”的智力活动,知识只有内化,才能真正获得,因此,我们倡导“真学”。从根本上说,“真学”的发生机制就是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让每个学生同他自己的关系有一个根本转变。这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真学,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意味着学
期刊
“确定位置”是小学阶段图形与位置领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苏教版教材着眼于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的发展,采用螺旋上升、逐层递进的方式,分段安排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学习。一年级上册教学“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下册教学“用东、南、西、北和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四年级下册教学“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本单元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能准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意义深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强化与学生群体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走向本真和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成资源;互动;感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没有绝对意义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于一体的学科,复习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的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所谓温故而知新,有效的复习模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吸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们掌握所学知识,锻炼思维能力,更要培养他们自主复习已学知识的能力,并用合适的方法带领学生在快节奏的学习中高效复习。思维导图是一种以问题中心为内核,采取发散性的图形表达方式,整理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从属、上下级或平级关系
期刊
【摘 要】生活化教学突出强调了将生活和教学有机融合,将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本文来源于真实的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学习时需要生活情境的支持,英语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这正是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小学英语在改革中,需要
期刊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要求。本文从一次教研活动入手,研究学生参与率,发现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更多的是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学习、参与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观察;课堂参与;实践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知识的殿堂,是交流的磁场,是智慧的源泉,是开启师生生命成长的幸福旅程。但是
期刊
【摘 要】写作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能全面、有序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写作是教师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写作情况能够有效反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加以完善,以切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概述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现状,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分析小学生个性写作教学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个性写作;对策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目的是夯实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文儿歌因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但在一些农村小学(以玉林市某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为例),英文儿歌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英文儿歌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就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出几个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文儿歌;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如果说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先导,那么英语儿歌则是兴趣的灵魂附着物。把枯燥的词、句学习变成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