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HIV感染者的HIV-1B型株tat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来源 :生物技术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隆河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HIV-1B型株tat基因完整编码框序列,并分析比较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特点.使用重叠PCR技术,从河南省1名HIV-1感染者外周血标本中扩增出tat基因第一和第二外显子并重组为完整的tat基因序列.获得的HIV-1B病毒株tat基因,第一外显子为263bp,第二外显子为214bp.将该基因编码产物与其他HIV-1株Tat蛋白经DNA软件编辑并翻译成蛋白质,使用ClustalX1.81进行多序列对比分析发现,第一外显子编码产物的3个保守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大致相同,只有少数氨基酸存在差异.由于Tat蛋白不同病毒株间有高度保守的Cys富集区、核心区和碱性氨基酸富集区,tat基因的克隆为研究其功能并以其为靶点设计和筛选抗艾滋病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用呼吸室法研究了不同饥饿时问及不同温度对欧洲丁(魚歲)(Tinca tinca L)幼鱼(体重3.65~4.92 g)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欧洲丁(魚歲)幼鱼的耗氧率呈下降趋
从高粱(Sorghum bicolor L. var.R1ll)幼苗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的3'末端的快速扩增方法(3'RACE),第一次克隆了高粱隐花色素2基因(CRY2)的cDNA序列.该序列包括了一个
目的:从正常人肝组织中克隆nm23-H1cDNA基因,构建腺病毒载体,为研究nm23-H1的生物学活性、突变特性及肿瘤基因治疗打下实验基础.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
目的 探讨活化Th细胞(CD4~+HLA-DR~+)及HBeAg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检测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8例既往感染患者(HBsAg阴性而HBcAb阳性者)CD4~+抗原和
从国际公共生物数据库检索获得绵羊皮肤组织EST中筛选SSR,搜索到含有SSR的196条EST,共209个SSR位点,占整个绵羊皮肤组织EST数据库的6.3%,其中双碱基重复最多,占总SSR的71.8%,
2004年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研究发展迅速,现将一些研究情况简述如下:
目的:了解禽肉空肠弯曲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从零售禽肉分离的120株空肠弯曲杆菌对环丙沙星(CIP)、强力霉素(DOX)、红霉素(ERY)和硫酸庆大霉
以马林果为原料,30%乙醇作溶剂提取砖红色素并研究该色素的理化性质.通过实验证明该色素耐热,耐光.在食品工业和医药方面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2004年7月17日~8月20日,由沈阳师范大学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参与进行了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本文简要报道藏东队从拉萨到察隅的考察结果,本线路考
目的 :观察维甲酸受体 β(RetinoicAcidReceptorbeta ,RARβ)基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对荷口腔鳞癌裸鼠体内抗肿瘤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pSG5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