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一直是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作文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写作教学也成为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新一轮教学改革过程后,每周两节的写作课,大部分教师能够将时间专项专用,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难以如意的地方,经过对该市15所小学150名小学语文教师和3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为当前的作文教学质量不高,作文课无从下手或上不好的教师高达84%,而有85%的学生则认为,作文不好写,宁愿多背几首古诗和其他训练也不愿意写作文。由此可见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形式不容乐观,教师怕或不会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当前写作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次,在进行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的作文素材相似度极高,一提到感人故事,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自己摔倒,同学来帮助,某某帮助老人过马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自我,要么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故事,要么模仿所谓的优秀作文,改改人物改改时间应付了事。
  第三,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学生无法将生活中感动的细节描写得感人,有时候学生选择的故事很好,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变得干巴巴的,既缺乏情感又缺乏内容。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造成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学生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特别是在考试中,作文所占分值较大,一旦走题就会前功尽弃,不仅需要多练习还要多训练。另一方面,学生缺乏系统叙事的训练,写的作文要么是流水账要么没有主题,再通过练习后收效甚微。
  其次,在每周两节的作文训练课上,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以优秀作文来要求学生,盲目的追求新颖、奇特、巧妙,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在写法上的精细指导,对于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具体写作方法、格局分布、叙事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题性和目的性。
  第三,学生缺乏积累素材、应用素材的能力,现在学生的生活较往常相比丰富了许多,但是学生对于外界环境的敏感度低,即便去接触了大自然但是依然感受不到自然的美好,去科技馆、博物馆又无法与现代科技产生共鸣,因为对外界环境体会欣赏能力的缺失,导致学生对于素材的积累能力较低。学生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就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后遗症,无论是周围人、事、物的变化还是情感沟通上都表现的冷漠,即便在多彩的环境中生活仍然无法激起其涟漪。这就在无形中导致学生自身素材的积累量不够。即便在有好的故事素材之下,学生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这又恰恰说明学生对于素材的应用能力的缺失。
  三、小学语文写作的策略
  1.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生活是最为天然的素材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其生活给予的素材,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故事,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将作文课不再拘泥于课堂上,而是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写作课变成综合实践课,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家长抚育自己的艰辛,互帮互助会让学生感受什么才是乐于助人,跳蚤市场,让学生了解交流与沟通的意义,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而不再局限于摔倒、过马路等标准内容。让学生多去感受生活中他们曾经忽视过的地方,以孩子独特的视角去發现生活的美好。
  2.以趣激趣,增加积累。通过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后,他们就会发现许多自己曾经忽视过的地方,以乐趣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写作的乐趣,例如可以在课堂上举行一次别样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并用相机记录下形态多样的“小鸡”“母鸡”“老鹰”,让学生自己选择词汇来表述他们的状态,并布置作文题目,“作文课上的游戏”这篇作文就是将本节课的游戏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把刚才口述的内容转变为文字。通过剖析和分解,让写作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素材的积累,让写作变得“平易近人”。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让兴趣成为学生写作的开端,逐步愿意去观察生活中的故事、人物,并将观察的内容转变为自己的素材,能够在写作中以合适方式表现出来,使他们不再惧怕写作,而是从被动的应付变为主动的探索,让写作的激情被点燃,小学的作文教学才能够真正的获得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投入多却不见成效的问题。
  孙珍,山东济宁高新区第四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要想让学生获得较好的作文素养,语文作文教学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和抓手。经过教学实践尝试,笔者以为,让学生写作课文读后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以雨果的《炮兽》为例,谈谈课文读后感写作课的实践与思考。  雨果的《炮兽》是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场景”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读后感写作课笔者用了三课时,按照“导读—导感—导写—导评”四环节的模式进行。  第一课时,侧重于导读、导感两个环节。所
期刊
In this paper,we study the join of graphs,and give the values of crossingnumbers for the join products G1vpn(1≤i≤3)for 3 graphs of order five.
期刊
写作时,对于名言警句既可以直接引用,也可化用、仿用。此外,引用的范围还可大一些,如电影名、歌曲名、流行歌词甚至经典的广告语均可引用。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用。  一、用于文章的标题  用名言警句做标题,可以使题目更醒目,更容易吸引读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  1.直接引用。例如:以“月”为话题的可拟题目为《儿女共婵娟》;以“楼”为话题时可拟题目为《小楼昨夜又春
期刊
我们总认为中华民族可以没有石油,没有物质遗产,但是我们一定是有文化的,实际上我们没有,要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文化实际上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我们绝对不能自以为是的认为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一词有一个通俗的解读,叫做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就是所谓语文,一个是口头表达,一个是书面表达,都是表达。那么,语文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叶老的观点,教学的重点也就不需要过多放在理解内容上,而是要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包括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关注作者的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当然不是说一定要将这些总
期刊
作文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一靠在课内作文指导、批改、讲评等一系列作文环节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靠在课外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观察、积累、选择素材,从而增强兴趣。为了在课内、课外作文训练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四環八步”式教学方法:  第一环为准备阶段,由教师指导和学生观察两步组成。  第一步: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读书
期刊
现在高中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只是在技术层面探讨怎么写作文,忽略了作文的核心,使得学生写出的作文只停留在表面,水平只低不高。而作文课程化作为一项系统的作文教学改革工程,需要在研究目前学生现状的前提下,然后构建一个全新的作文教学研究框架,即作文课程化。语文教师要在作文课程化的视域下,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情感等发展,帮助学生写出更真实、更生活化、更具生命力的作文。  首先,高中作文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
期刊
叙事,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艺术作品之中。叙事问题得到了学人们的重视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学问——叙事学。叙事学“所运用的新颖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它的理论框架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尤其是它所立足的叙事文所提供的广阔而坚实的基础,等等,这些优势都赋予了叙事艺术发展的潜力”[1],并使叙事艺术受到了文学、艺术和文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叙事艺术也
情境教学在我国各级教育机构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均应用广泛。有效的情境教学对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和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师对情境作文教学理解不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课堂氛围呆板,教学效果不佳。那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究竟如何有效地采取情境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创设生活化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