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何以作为生活方式?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埃尔·阿多(Pierre Hsdot,1922-2010),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以其深厚的古典文献学造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国内关于阿多的译著却并不多,研究论文更是鲜见,其著作的中文译本最早在大陆发行已经是他逝世之后的事情了(《古代哲学的智慧》,[法]皮埃尔·阿多著,张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二0一二年版)。
  阿多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童年和青年时期在基督教修道院和神学院中度过。基督教经院哲学,尤其是托马斯主义神学是他哲学思考的开始,然而阿多对于哲学和生活的思考、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起于斯却未终于斯,转向了“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对于神秘主义的兴趣,对于古希腊罗马思想的热忱,使得他与基督教信仰渐行渐远,逐步脱离“神圣”而步入“凡俗”,从宗教的生活转向哲学的生活。阿多将哲学看作“对世界的知觉的一种改变”,毕生在追求一种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或者说一种哲学的生活方式。这种作为哲学的生活方式,在阿多看来,与基督教信仰的体验不同,也与凡俗的、无意识的生活方式迥异。这种具有“精神性”的修炼方式,或者生活方式,是阿多对于“自我”在世界中的实现的一种解释,也是其整个哲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纵观阿多的整个哲学生涯,对于“什么是哲思?”的追问贯穿始终。对他而言,哲学是一种亲身参与的“体验”,而非体系性的构建,古代哲学文本的书写方式与哲学话语中的不连贯之处使得它们难以形成严密的体系,但是在阿多看来,这些不连贯之处是可以解释的,这些古代文本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促成一种哲学“培育”的效果,即具有“引导性”,引导众人进行“思想的体验”与“如何思考”的实践,也就是“精神修炼”。

如何理解古代哲学?


  人们在研究古代哲学的文本时,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忽略时间性问题,将古代哲学文本与现代哲学文本等同对待,不去考虑词语含义的古今之变,也未曾领会思想与心态的历时演变。阿多对此提出批评,强调对于文本的诠释要谨慎地结合具体语境或语法,当然不仅仅是文本的问题,还涉及语词含义、语境等方面。同样对文本中的语境给予重点关照,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以英国政治思想史家昆廷,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斯金纳强调著者的“意图”,因为著者是在某個特定的历史语言环境中,面向特定的读者进行书写,对于其著作的真正理解,就不能限于单纯的文本,而是要对文本存在其中的“语境”加以考察。阿多与斯金纳的相似点在于对文本客观性的重视,他认为在诠释时要达到某种客观性,尽可能对文本做客观的定位,要考虑到文本所处的传统与具体的语境;尽可能地减少主观的影响,作品应当放置到它所出自的历史实践中去研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古代哲学文本对当下价值的缺失:古代文本书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当下此刻,其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特有的来自古代的源泉与启发。
  阿多格外重视文本的写作方式,尤其关注古代哲学文本以对话录体裁所呈现出的口语化特点。对话形式决定了书写情境的特定性,问题或回答总是有其目的,相互熟悉的问者与答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对话,并非为面向普遍性而言说,而是以一种自由对谈的方式呈现思想的跃动。阿多认为这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生动的关系,他在这里借鉴了维克多·戈尔德施密特的话形容这样的情景:“哲学与其说传达信息,不如说培育心灵。”
  以对话录、格言集这样的文学体裁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文本,在今人看来缺乏系统性,太过片段化,阿多称之为古代哲学的“对话性特征”。在他看来,在当前时代要恢复古代哲学的这种特征是极为困难的,因为现代哲学的系统性论述都带有提出“自足体系”的愿望,这与古代哲学不同,现代哲学日益走向纯粹,强调话语、体系,而远离人和人的生活。在阿多这里,现代哲学存在追求自我满足的体系的危险,它偏离了哲学的本质,而倾向于话语体系的建构,放弃了“广袤星空不可描述”的体验,而去追逐“言说的自成系统”,这是一种哲学的“异化”。“诚然,两千年里,哲学用了种种方法来禁止那些与自身不一致的思想,在此意义上,哲学本身确实是在体系化。但是,一旦对注释性质的思想运动进行具体研究,我们即可发现,思想是按一些非常多样化的方式在运作的。”(《古代哲学研究》,[法]阿多著,赵灿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二0一七年版,10-11页)哲学话语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借助于此,“哲学话语才能拒绝把自身作为自足的目的或者更糟糕地把自身作为哲学家的雄辩展示,而化为一种自我超越的渠道,抵达宇宙理性的层面并朝向他者敞开”(《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皮埃尔·阿多与雅妮·卡尔利埃、阿尔诺·戴维森对话录》,[法]皮埃尔·阿多著,姜丹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二0一四年版,73页)。

精神修炼


  对于哲学文本中表面上的不连贯和不一致问题的思考促成了皮埃尔,阿多“精神修炼”观念的诞生,他将这种“精神修炼”视为一种自我的实践,目标在于实现个体的一种转变,或者一种自身的转化。古代的哲学文本不会追求一种体系性的“自我满足”,而是希望产生一种“培育”的效果。“精神修炼”,更偏向一种生活的选择、一种生活模式的感受或者改变,引导或者转变受众的心态,以及他们认识周围事物的方式。阿多将所有的哲学都视为一种修炼,这种修炼包括教诲性的话语和引导我们行动的内心话语,在他看来,关键在于思量如何去实践我们的知识,而不是执著于苦思冥想。当然,哲学话语并不能理解成修炼本身。“修炼”是哲学“话语”向自身“行动”转化的必经之路,这意味着对于“话语”的接受、转化以及付诸“行动”:思想的“转向”或者是行动的实践。“外部话语”转化为“内心话语”,“内心话语”引导着“自我”的转变,阿多认为“精神修炼”更倾向于通过内心话语的形式进行,这意味着“精神修炼”不只是一种心理过程,更可以表述为一种自我的“内在超越”。哲学,作为生活方式,面向的是对于人本身的思考。
  在柏拉图那里,“哲学思考”意味着修炼面向死亡;在伊壁鸠鲁派那里,“精神修炼”意味着对意识的审查;在斯多葛学派那里,“精神修炼”意味着迎向生活困苦的准备……种种这些,都是“人”本身的问题,都是面向作为存在的“人”的修炼或思考,这关涉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有一种“神秘主义”或者说超越理性的思维与存在,它是对于人的生活或生存方式的思考,是对于至善的探究,是对“人”与“世界”的整体性、统一性状态的体悟。所以阿多指出“精神修炼旨在确立灵魂中的安宁”。   精神修炼的哲学与纯粹思辨的哲学存在某种形式的对立,阿多将此描述为两种传统的分化:“从中世纪以来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种传统的延续性——一种偏重哲学话语,另一种则在哲学中容纳生活方式与实际亲历的习练的视野。”(《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139页)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现代的”(尤其是十八世纪及其以后)哲学与“古代的”(尤其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一种对立,前者沉溺于建立自说白话的话语体系,后者则与生活相关,介入人的实践领域。一切还需要去实践,阿多指出“完善话语的自满自足”对所有的哲学家都意味着一种危险。“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哲学的“未完成”才是哲学永恒的美。

唯有当下是我们的幸福


  皮埃尔·阿多“精神修炼”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思索死亡”,并不是思考死亡本身,而是思考如何去面对“死亡”。死亡,是人类诞生至今挥之不去的永恒恐惧;人,向死而生,死亡彰显出了人存在的意义,思索死亡与思索人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呈现出入的空间性;死亡,呈现出入的时间性。人存在于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体系当中,人的无数瞬间之“时刻”共同组成了人从生到死在空间中的轨迹。唯有在当下瞬间,我们是存在的,过去与未来都是我们所无法把控的,当下“就是我们可以行动的唯一时刻”。
  阿多说,我们要意识到当下时刻的无限性。由于经历过几次需要麻醉的大手术,阿多对于死亡有深入的体悟和思索。关涉死亡的精神修炼最主要的内容在于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即:在死亡来临之前,我们如何生活?阿多赞同两种对待生活之“瞬间”的态度:一种是强调生命在死亡面前的严肃性,将每天作为最后一天来度过,将每个时刻当作最后一个时刻来度过,以一种尊重的态度对待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另一种是将生命中的每个时刻以一种平常心对待,赋予每个瞬间以绝对的价值,无论这个“瞬间”处于怎样的“过去”与“未来”之间,即使平庸,即使谦卑,但自有其与众不同的绝对意义,尊重并完成此刻之事,享受此刻有限却无穷的美好。
  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来源于对“永恒性”的迷恋和“不朽”的誘惑。当下瞬间的体悟是存在的最为真切的感受,是“自我”与“时间”关系的现世呈现。在时间的领域里,时间是唯一永恒。“永恒”与“不朽”对于“自我”而言,体现出的是一种关于“时间”的目的性;“当下”对于“自我”而言,则体现出一种关于“时间”的片段性,作为人生过程的某个片段瞬间。“幸福就在当下的此刻”,因为“我们仅仅生活在现在”,又因为往事不可追,来事不可待,而“现在的每个时刻都给我们提供幸福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当下的无限可能意味着一种“永恒”,一种“精神性”的永恒,这种“永恒性”是需要通过“精神修炼”而为自身所认识的。在阿多看来。对于当下时刻的专注的修炼不仅在于享受它作为一个“时刻”所呈现出的美好,而更在于体悟这种有限时刻所蕴含的无限价值。他援引了《浮士德》里的一句诗来形容这种修炼:“因而,精神既不前瞻,也不后顾。唯有现在,是我们的幸福。”
  如果我们以皮埃尔·阿多对待古代哲学的方式去研究皮埃尔,阿多,亲历其整体的思想运动,探寻其作品的全部意图,我们会发现阿多将哲学话语与哲学式的生活选择进行了区分。他对哲学话语的自足性时刻保持警惕,以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对待哲学,以一种“精神修炼”的方式进行哲学的思考。
  哲学,何以作为生活方式?哲学真能走出抽象理论的象牙塔,面向世俗的生活实践完全敞开?转向生活方式的哲学,并不是将哲学与生活混为一谈,而是在生活中以一种“精神修炼”的方式对待生活,这迥异于那种习惯性的、凡俗的生活,是引导和“培育”众人去体悟个人在世界中的存在,去体悟时间、智慧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一种哲思的生活实践。将哲学作为生活方式,意味着对生活和哲学的观念的双重改变。
其他文献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然而,老舍与邮票的诸多故事则鲜为人知。  1959年1月号的《集邮》杂志首頁上,发表了老舍先生特为杂志题词的集邮诗:“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这首诗的意思是:集邮是能使人增长知识的,这种“嗜好”非常高尚。但是,千万不要怀着囤积居奇和炒邮赚钱的心态,应该代之以欣赏的目的而陶冶心灵。这首集邮题词非常接地气
上周,一群人在城里一家饭馆吃饭,一位女子仰头对我说:“李哥,我觉得人吃的这些食物,要配得上它们受的苦。”要是平时,我觉得她这话挺矫情,但望着她认真的眼神,我忽然懂得了她的话。  人到中年,吃了几十年的饭,就让我在这篇文字里,对从大地山川汇聚而来的食物们,郑重道一声谢吧。  我们最常见的食物就是大米了。我对大米的记忆,来自于童年乡村。稻谷抽穗,是谷物即将成熟的最美时节,天幕如帆布,月光下的稻田里,有
〔关键词〕中学;优等生;心理问题  在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习惯把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称为“优等生”,而与其相对的则是“中等生”和“后进生”。一般说来,教师大都认为“中等生”潜力无穷,“后进生”令人头疼,往往习惯于关注这两个群体,把他们作为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点。而优等生由于学习成绩突出,“一白遮百丑”,教师常常对其另眼相待,忽视他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久而久之,
记得小时候,长辈们总是叮嘱子女,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小心别被他们带坏了。这些年,有不少人直接栽倒在朋友圈,或受到朋友圈中“负能量”多的人的不良影响。远离“负能量”的人,不断净化朋友圈,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远离“能量大”的人。有一种人总是神秘兮兮给人感觉来头很大、“水很深”,似乎什么事情都不在话下,都敢于拍胸脯包办。这种人往往不是吹牛撒谎,就是在拉大旗作虎皮,甚至胆大妄为、胡
这100双手与日常所见没有什么不同。有的手剛刚包完饺子,沾着面粉;有的手攥着一块抹布,擦拭着一个花瓶。有的大手轻轻托着一只粉嫩的婴儿的手;有的皮肤细腻的手被苍老的手紧紧握着。有的手骨节粗大,那是一双饱经冷水和清洁液浸泡的手。  这些手属于中国3000多万家政从业者的一部分。这些手也隐没在城市的千家万户里,承担着人类社会最古朴的工作——照料家庭。“百手撑家”画展背后的家政工  不久前,它们被定格成影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环境中的性信息随处可见,青少年的性成熟逐渐提前。但青少年生理发育水平与其掌握的性知识并不平衡,这导致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青少年因为缺少性知识而产生心理冲突及精神负担,部分青少年甚至因为“性无知”而导致性犯罪。可见,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问卷调查,以遵义市12所中小学为调查对象,考察西部中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为切入
14. 76万亿元  海关总署6月7日公布,2021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14.76万亿元,月度进出口连续一年保持正增长势头。 1万亿元  国家版权局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达11847.3亿元。 1亿元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罚款提至最高1亿元。 600万吨
〔关键词〕叙事疗法;高中生;心理辅导  我是常听学生诉说故事的人。作为一名心理教师,聆听学生诉说故事的过程,就是我发现问题的过程。在每个五十分钟的咨询时间里,我要与他们一起经历困惑,找到“出路”。因此,每次心理辅导结束后,我都需要一段时间放空自己,让自己准备好聆听下一个故事。  由于时间的关系,能得到个体心理辅导机会的学生是有限的。但一方面学生告诉我:“我好难才约到你。”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花上很
新年伊始,人们还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大洋彼岸传来一条令田径迷伤感的消息:美国田径全能王伊顿和爱妻双双退役。在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伊顿不仅蝉联了男子十项全能冠军,还创造了8893分的奥运会纪录。他的爱妻首次登上领奖台,喜摘女子七项全能铜牌。再往前几个月,3月的波特兰室内世锦赛,他俩双双折桂,谱写了一段田径伉俪比翼齐飞的佳话。突然间牵手退役,毫无征兆,令人唏嘘。冷静一想,这几个月,世界田坛已浩然克
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够日新月异的发展,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就学术内部运作机制来看,关键还在于高度自主和独立的学术社群之形成。就如傅斯年于一九二八年撰写《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所言:“集众的工作渐渐的成一切工作的模式了。”其时,蔡元培等一批留学欧美、且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密切的学术领袖,为推进中国的科学和学术研究,鼓吹效仿法国法兰西学院、德国科学院和苏联国家科学院,成立一个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