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促思,科学发展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soft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能说会道”不仅是口语训练,更是思维训练结合的产物。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数学课不可忽视的一个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语言是学生由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过渡的桥梁,是师生开展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
  关键词:语言;说;思维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新实验教材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正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那么如何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科学发展呢?
  一、让学生把话说得完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低年级学生已能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事物说给别人听,但是他们的语言往往不连贯,或者说不成一句完整的话。对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完整性,要求他们把每句话都说得完整,尽量不说省略句。例如,在教学比长短时,我问:尺子和橡皮比,谁长啊?学生会回答:尺子。当面说话用省略的语句做答,听者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来讲,我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回答的问题,提示他们:“谁比谁长啊?”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在以后的课堂提问中,我逐渐省略提示,直接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这样既培养了说话能力,又让小朋友有了句子的概念,为以后学习简单应用题打下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语言发展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教给学生一些常用句式,如,说解题思路时,可以说:“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所以……”,“我先算……后算……”,“要求……也就是求……”等等。
  要求学生处处说完整话,看似说了一些多余的话,其实不然,学生在说完整话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去组织语言,如何去表达、修饰思考的过程,就是激活思维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真正达到了通过语言的训练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让学生说得规范,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数学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科学合理。其实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在起步阶段,生活语言较好,科学语言较低,在数学教学中尤其要训练学生说得规范,表达的准确、严密。教师要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使用规范的单位名称和数学术语,让学生清楚地表达数量关系变化过程及变化内容。我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教认识“5”时,让学生说出用5表示的物体个数。学生发挥想象说了很多,我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一只脚有5个脚趾头。树上有5只小鸟,铅笔盒里有5支笔等等。在学生举例时,我特别注意他们说话中的单位名称,及时帮助他们改正,这样学生不仅把抽象的“5”通过语言训练得到了具体的“5”,还掌握了正确的单位名称。
  又如:课本上有一页插图,我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叙述图意,根据图意说出,图中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然后讲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学生在整个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是否规范,用词是否精练,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在培养学生说话的准确性中,我还着重抓了单位名称的运用。在一年级或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基本适应了一道算式一个单位名称,而二年级下学期,有余数除法时,不仅涉及到一道算式两个单位名称的问题,而且涉及的单位名称还可能不同,学生很难掌握,我在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让小学生经常使用单位名称帮助记忆。如:我在发本子时,我会让学生说15个本子每人发4本可以发给几人,还有几本?并让学生举例。在学生举例时特别注意他们说话中的单位名称,及时帮助他们改正,这时学生就能掌握正确的单位名称。
  三、让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数学的逻辑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条理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要学生学会利用判断和推理,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如9+3=□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怎样加时,要叙述为;先将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如果结合图与算式还要叙述为:原来有9朵花,又买了3朵花,现在一共有多少朵花?经过“原来……又买了……现在……”这样条理化的叙述,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有意识地长期训练,可训练学生语言的有序性,学生说得有条有理,必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又如,低年级教材中的生活问题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图画,文字较少。教学中要努力教会学生全面地看图,看清图上先是什么情况,又发生了什么情况,结果怎样。让学生能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讲几句话。我在讲一幅画有小鸟图片时,整幅图可叙述为:“左边有6只小鸟,右3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鸟?”通过两部分先后出示,并看图指导学生说话,使学生了解“树上原来有6只小鸟”和“又飞来3只小鸟”是告诉我们的条件,在画括号下的“共有?小鸟”是问题,是要我们求的。如此进行了用加法求和的数量关系的渗透教学,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应用题结构上的特征,初步学会了看图口述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总之,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语言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只要教师深入领会教材,重视语言训练,给学生有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就一定能发展学生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郑丽青(1983-),女,本科,浙江省绍兴上虞市崧厦镇西华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城市雕塑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城市雕塑的艺术监督与管理则显得严重滞后和不足。本文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主题性纪念雕塑“忠魂颂”为实例,谈谈我国艺术监督与管理在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实施中的创造性作用,尤其在城市雕塑前期调研,题材的选择,空间表现,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发挥艺术监督与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雕塑;艺术监督;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忠魂颂”  一、城市雕塑与艺术监督  
期刊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不同于研究者所在社会的他者的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特别强调“他者的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规律提醒我们应当重视“他者的文化”;另一方面是考察“他者的文化”有助于我们从自我认识的刻板印象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自我。法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法学与人类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采用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人类社会的法律现象进行研究与考察的一门学科。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
期刊
摘要:学堂乐歌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的标志,西洋音乐的传入是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学堂乐歌产生于中国近代新制学校,具有中国近代音乐的总体特征,连接中国古典与近代音乐之美。  关键词:学堂乐歌;学校;音乐  二十世纪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和发展的标志,学堂乐歌作为当时文化新风尚,是西学东渐新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堂乐歌一方面表现为旧曲填词博采众家,通过对中国古曲与外国民歌等优美曲调进行改编,
期刊
摘要:以青海某线缆厂为例,结合薪酬体系设计原理,对该厂生产制造岗位计件工资模式进行了设计。设计以薪酬的公平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出发,主要对该厂产品计件单位进行了改造,对两大产品的工资率(单位计件工资价格)进行了详细的测算。经过实际运行,职工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集体计件工资;工资率  产品制造型岗位的工资模式一般分为计时制(劳动时间)和计件制两类,计时制一般用在完成单个
期刊
摘要:2010年底以来,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局势持续剧烈动荡,政权更替。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对我国内的和谐稳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极力将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引入我国,同时抓住我国转型期社会上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大做文章,竭力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非法聚集,试图制造不稳定事端。特别是针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渗透与煽动进一步加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观察,帮助大学生群体理性看
期刊
摘要:在人才辈出的美国文坛,格特鲁德·斯泰因堪称一名怪杰,早在二十世纪早期她就在她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实验性写作风格,其具有先锋性和预见性的文风激起了持续不断的、内容各异的评论。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斯泰因近二十年来的评论和研究,指出国外的斯泰因研究仍然不够全面,更多的还是从语言实验和性别意识两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国内急需开拓思维,多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  关键词:斯泰
期刊
摘要:在十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写作常常是内容较空洞,缺乏有力的材料支撑,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收集不重视,也缺少正确的方法。本文就试从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养成写日记(周记)的好习惯、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和积极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等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收集好写作素材,从而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培养学生;收集;作文素材  大家都知道要盖房子就必须先要准备各种建筑
期刊
摘要:生产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人的能动性决定的生产,而忽略了人的受动性决定的被生产。人的生产既是一种人指向对象的生产,也是一种对象指向人的被生产,是一种双向性的、人与对象互相设定的创造性活动。人的对象生产是根源性的,对象的人生产是衍生性的。与生产的双向性相应的是生产力的双向性。  关键词:生产;双向性;人;对象;生产力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在中国的语境中运用着马克
期刊
在中国有关人口研究的著作中,费孝通先生的这本《生育制度》不得不说是一部经典著作。作者从中国本土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例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中国人缔结婚姻之由,进行生育之故,这是人口学中国化研究的代表之作,书中蕴含的人口思想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生育制度》讨论的并不是全世界或者全中国范围内的人口迁移或变动,抑或详述人口控制的方案,而是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从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训诂现象的分析,探讨训诂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声训。从这些探讨中了解一些训诂知识,使我们对训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 :训诂;声训;右文说  传统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部分。在汉代“训”和“诂”分用居多,最早出现于《尔雅》。训诂二字连用,最早间于《汉书》与《公羊传》何休注。训诂,就是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古代就叫训诂。训诂,就是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古代就叫训诂。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