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才辈出的美国文坛,格特鲁德·斯泰因堪称一名怪杰,早在二十世纪早期她就在她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实验性写作风格,其具有先锋性和预见性的文风激起了持续不断的、内容各异的评论。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斯泰因近二十年来的评论和研究,指出国外的斯泰因研究仍然不够全面,更多的还是从语言实验和性别意识两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国内急需开拓思维,多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
  关键词:斯泰因;语言实验;性别意识;批评
  一、国外对斯泰因的研究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斯泰因始终是被低估的一位大师,人们谈到她总是不约而同地冠以“海明威的导师”这样的称号,而往往忽视了她自身在创作中所彰显出来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特别是在语言艺术上的大胆求索和革新。学界对她的兴趣也都过多集中在她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上,这使得早期对她的研究都是传记性的,而忽略了对其作品和创作风格的研究,如莱思哈德的《斯泰因其人》、布瑞林的《第三朵玫瑰:斯泰因和她的世界》等等。直到后现代主义发端以来,斯泰因作品的多样性和原创性才开始逐渐得到评论界的关注,她的文学实践才一步步走进批评家的视野。
  但纵观近二十年,斯泰因在国外还是没有得到评论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关于斯泰因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专著有德科文的《另一种语言: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实验写作》。书中致力于探讨斯泰因超前的语言风格和形式实验,发掘出其先锋语言策略隐含的政治和性别意义,也关注梳理斯泰因与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联系。另有鲍尔斯的《他们这样看我: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元戏剧》不仅回顾了斯泰因的生平。还就她最令人费解的文本进行了认真解读,使读者能够重新客观地评价斯泰因在现代主义经典中的地位,并提出斯泰因对传统的文学体裁和语言系统的解构使她成为一名激进的现代主义者,这也是现代主义批评家和学暂将其边缘化的原因。此外研究斯泰因的相关论文也只有40多篇,主要都是从语言实验、性别意识两方面对其作品进行解读。下面试介绍这些论文的观点。
  语言实验
  就像毕加索是现代艺术领域的实验家一样,在文学领域里,斯泰因在语言革新、技巧突破以及创作意识等方面甚至做出了超越现代主义而且在今天看来都超前的尝试。德科文曾这样评价:“她写作的最突出的特点是重复,这使得她的写作超越了现代主义风格,而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比如:“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
  斯泰因在《美国人的形成》中用一段话为自己重复的语言风格做了解释:语句的重复并不是文字本身的简单重复,而是为了加强句子的内在意义,同时强化读者对某种存在的情感。一些评论家在肯定她这种创新的同时也指出斯泰因过于沉溺于文字游戏和技法展示而牺牲来文学内容,这样的选择很容易让一些普通读者对她的作品望而生畏。还有一些评论家从传记式研究角度出发认为斯泰因之所以在语言革新上这么自我,部分原因也是受了当时与其交往甚密的画家毕加索、马蒂斯的影响。他们用彩色所画的,正是斯泰因想用文字表达的东西:摆脱传统的羁绊,让手法胜过主题,力求简洁,甚至用生硬来取代流畅。在某种意义上说,斯坦因的作品用文字实践了以毕加索等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的艺术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评论家尝试从符号学与现代主义艺术关系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斯泰因这种语言革新。就拿“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来说,温迪·斯坦纳指出,在这里,“作为事物的词同作为事物符号的词”被并列在一起,因而语言便部分地恢复了它固有的约定俗成性、任意性和直接性。日本学者池上嘉彦也指出:“‘Rose’这个‘相同的’符号的重复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其符号形式,再通过其符号形式引向符号内容。因此,每当‘Rose’这个符号出现时,就会把读者的注意力不断引向‘玫瑰’的各个侧面。”事实上,斯泰因经常采用的打破叙述顺序、混淆词性和时态的做法,皆旨在有意破坏并重建句法和语义关联,实质上可以视作对于语言的符号本质的自觉审视。
  性别意识
  斯泰因的女性立场与关照视角是独树一帜的,表现出鲜明自觉的性别意识。她的性别意识既是女性的又是超越女性的,流动于其文本创作和个人生活中。
  斯泰因在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Q·E·D》中就体现了非常强烈的性别意识,这是一部关于不幸的女同性恋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取材于她在巴尔的摩的生活经历。这一点也使得很多评论家对斯泰因的研究都是传记性的,多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经历作为切入点。一些评论家还经常喜欢拿同样在作品中体现同性恋意识的作家伍尔芙来和斯泰因做比较。
  斯泰因这种独特的性别意识在她随后的小说《三个女人》体现得尤为突出,国外的斯泰因研究也多以这部小说作为对象。这部小说由三个中篇组成,她刻画了三个工人阶级妇女的形象。安娜和丽娜都是德国工人阶级的移民;而梅兰克莎则是一个黑人姑娘。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学界评论的焦点。梅兰克莎在执著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断受到挫折,最后因肺病死在济贫所的故事。有评论家认为梅兰克莎这种死亡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追求某样东西的一种手段,而这样东西——如果我们可以简单一点说的话——就是独立,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一中挣脱人世间一切枷锁的欲望,一种不依赖于他人的自由。这种权利往往是精神上的自由受到压抑的群体所追求的。在斯泰因的时代,女性是精神受压抑群体的代表,所以,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斯泰因要用文字为她们争取自由的权利。首先,女性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从而能够在男性掌权的社会中提出自己的要求,进而获得女性应该获得的地位。其次,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在斯泰因的时代一直被认为是不适合于女性的,而女性的独立写作这是对这一性别歧视以至于对于所有性别歧视的反击。
  索尼亚·斯特豪伯提出:尽管斯泰因在《梅兰克莎》中冒险塑造了一个可能招致贬损的性欲旺盛的黑人女性形象,但她所做的努力却促使黑人妇女为争取性行为和智力的权利斗争合法化。她对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所作的描绘至今仍町以在非洲裔美籍女作家的作品中找到共鸣。这也成为新世纪以来斯泰因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国内对斯泰因的研究
  国内对斯泰因的研究比较少,近二十年来只有胡金生的《美国文坛上的怪杰一试论斯泰因的创作意识、技巧和历程》和《一位早期现代派的语言实验——评葛屈露德·斯泰因》两篇;苏煜的《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和《斯泰因的文学语言特色》两篇;另有张禹几的一部斯泰因传记《空谷足音》;舒笑梅的《表现可视世界的内在结构——斯泰因在<软纽扣>中的字词实验》和《把戏剧变成风景——斯泰因的戏剧观及表现手段》两篇及一本研究专著《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创作思想和实验艺术研究》;关涛的《西方文坛的百年红玫瑰:论后现代文学主义之母格特鲁德·斯泰因》。这些文章和专著对斯泰因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文本方面,从她对写作语言的实验角度来论述她的创作意识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力。
  三、斯泰因研究的特点、不足及趋势
  纵观近二十年,国外对于斯泰因的研究略有升温。但由于其作品的先锋性和小众性,很少有评论家或学者对其作品做全面且系统的研究。评论的角度主要还是从语言实验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斯泰因在语言表达及创作手法方面的革新。同时也有部分评论家相当热衷于讨论斯泰因的性别取向,试图从性别意识这一角度来研究她的作品,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对她的研究是传记式的。斯泰因一生著作等身,但不管国外还是国内,对她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她《软纽扣》、《三个女人》、的解读和剖析上,其作品的研究范围急需进一步扩展。
  总的来看,国外对斯泰因的研究还是比较多地集中在创作技巧与结构分析、人物塑造、历史和社会道德研究等方面,而对作品主题和内容分析不够,将哲学、人类学、社会和思想史等等跨学科视野引入研究却非常少。这也多少影响到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一定程度上封闭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使我们的批评出现了某种单一、趋同的倾向。另外,我们的研究对斯泰因基本持认同和赞赏的态度,缺乏批判和反思。
  迄今为止,斯泰因的作品只有《三个女人》、《爱丽斯自传》、《软纽扣》在国内得到了翻译和出版,关于斯泰因的研究文章数量非常有限,此外对国外斯泰因研究成果也引进不够。所以要全面系统地研究斯泰因,除了更多地翻译和引进斯泰因作品和国外对其研究成果,还要多派学者出国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关涛.西方文坛的百年红玫瑰:论后现代文学主义之母格特鲁德·斯泰因[J]河南大学学报,2009(1).
  [2]舒笑梅.像驾驭画笔那样驾驭文字:评斯泰因的《毕加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2(4).
  [3]李雪华.从梅兰克莎看斯泰因对传统的变革[J].韶关学院学报,2007(8).
  [4]舒笑梅.把戏剧变成风景:斯泰因的戏剧观及表现手段[J].当代外国文论,2007(6).
  [5]苏煜.斯泰因的文学语言特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1).
  [6]张禹九.空谷足音:格特鲁德·斯泰因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7]李锋.专断的教诲和批判的汲取:斯泰因和海明威语言风格比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
  [8]汤天一.操纵美国命运的犹太人[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9] Gertrude Stein and the Politics of Literary-Medical Experimentation. Daylanne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edicine 16.2 (1997): p188-209.
  [10] Lesbian Modernism in the Shorter Fiction of Virginia Woolf and Gertrude Stein. Corinne E. Blackmer. Virginia Woolf: Lesbian Readings. Ed. Eileen Barrett and Patricia Cramer.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p78-94
   [11]池上嘉彦.诗学与文化符号学:从语言学透视[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12] Practice Without Principle. WENDY STEINER. American Scholar. 68.3(Summer 1999)p77.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小说的兴起缘于1979年蒋子龙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的发表,在此之后新时期文坛出现了众多以改革为题材的中短篇小说。直至1981年张洁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发表,才预示着中国改革小说不仅在篇幅上,而且是在思想深度、涉及广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旨在分析新时期长篇改革小说(以《沉重的翅膀》与《古船》为例),以期简单勾勒出改革小说不断深化的过程。  关键词:改革;深化;主题;历史;传统;
期刊
摘要:《欲望号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作品为我们塑造了没落南方贵族女性布兰奇孤独的、脆弱的、身心畸形的形象,本文对女主人公——布兰奇的复杂性格进行了剖析,旨在说明代表了美国南方优雅贵族文化的布兰奇,与斯坦利所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冲突。深入解析布兰奇悲剧的原因,她在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不知道如何对人生进行选择,最后走向毁灭。  关键词:欲望号街车;脆弱的;冲突;毁灭  田纳西斯·威廉斯
期刊
摘要: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直是与马克思主义相伴相生的,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之路,同时也在于我们正确地处理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但僵化的,杜绝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合理内核的封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之道也是不成功的,为此,一定要秉持科学合理的态度,在批判吸收其他学说合理元素的基础上
期刊
摘要:《财富故事会》集合全球财富智慧,借鉴成功创富经历,通过故事中的人物让观众了解到他们的财富梦想,追求财富的过程和对财富的看法,共同分享他们的财富故事。本文以《古乐不老》为例来分析《财富故事会》在故事讲述方式方面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财富故事会;竞争要素;主持方式  《财富故事会》之《古乐不老》的播出时间是2008年11月5日,作为边城天籁之音的一部分内容来展现纳西古乐在宣科老人的带领下展现出
期刊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教会学生知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容易,但是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这一点在中学生的政治课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在中学所开的这么多的课程当中,我认为能够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直接帮助的莫过于政治课了,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在教好学生学好政治课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的理论联系到实际当中去,从而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健康科
期刊
摘要:目前城市雕塑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城市雕塑的艺术监督与管理则显得严重滞后和不足。本文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主题性纪念雕塑“忠魂颂”为实例,谈谈我国艺术监督与管理在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实施中的创造性作用,尤其在城市雕塑前期调研,题材的选择,空间表现,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发挥艺术监督与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雕塑;艺术监督;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忠魂颂”  一、城市雕塑与艺术监督  
期刊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不同于研究者所在社会的他者的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特别强调“他者的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规律提醒我们应当重视“他者的文化”;另一方面是考察“他者的文化”有助于我们从自我认识的刻板印象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自我。法人类学,顾名思义就是法学与人类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采用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人类社会的法律现象进行研究与考察的一门学科。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
期刊
摘要:学堂乐歌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的标志,西洋音乐的传入是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学堂乐歌产生于中国近代新制学校,具有中国近代音乐的总体特征,连接中国古典与近代音乐之美。  关键词:学堂乐歌;学校;音乐  二十世纪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和发展的标志,学堂乐歌作为当时文化新风尚,是西学东渐新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堂乐歌一方面表现为旧曲填词博采众家,通过对中国古曲与外国民歌等优美曲调进行改编,
期刊
摘要:以青海某线缆厂为例,结合薪酬体系设计原理,对该厂生产制造岗位计件工资模式进行了设计。设计以薪酬的公平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出发,主要对该厂产品计件单位进行了改造,对两大产品的工资率(单位计件工资价格)进行了详细的测算。经过实际运行,职工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集体计件工资;工资率  产品制造型岗位的工资模式一般分为计时制(劳动时间)和计件制两类,计时制一般用在完成单个
期刊
摘要:2010年底以来,中东、北非部分国家局势持续剧烈动荡,政权更替。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对我国内的和谐稳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极力将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引入我国,同时抓住我国转型期社会上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大做文章,竭力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非法聚集,试图制造不稳定事端。特别是针对我国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渗透与煽动进一步加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观察,帮助大学生群体理性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