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广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众媒体的记录作用、推广作用和创新作用为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广阔平台。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为例,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广播如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媒介记忆 广播 新媒体 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媒体让传统文化走出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日益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形式使传统文化衍生出新的样态,重塑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从去年底开始,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称中央电台)台长阎晓明亲自策划、多部门联合制作的特别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陆续播出,对记录、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了有益的尝试,是国家电台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寻根。特别报道在传统和时尚中寻求融合,在静态和动态中寻找突破,开创了“广播纪录片”这一新的节目样态,引发了当今社会对传统文化保护的一次深层次文化沉思。记者用采访机记录下的稀有的、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形成了珍贵的“声音档案”,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迹。中央电台10套频率同步推出,新媒体全程介入,完成了一系列“广播纪录片”的网络传播,引起了听众和网友的强烈共鸣。
  本文以此特别报道为例,分析国家广播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
  一、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将文化与传播的同构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 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①美国传播教育学家凯瑞(James W. Carey)则认为“传播是创造(created)、修改(modified)和转变(transformed)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媒介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体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媒体不能反映全部的文化,但是对文化的记录、推广与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从媒介记忆理论看媒体对传统文化的记录作用
  媒介记忆的概念是指经历过相同事件的人们的共同记忆,以及这些事件所遗留下的客观印记。这些“记忆”被纳入国家权力、民族认同、文化传承、社会建构等诸多话语体系中,并成为各种力量影响和作用的对象。媒介对信息的选取角度、对信息的记录模式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媒介记忆作为个人记忆和社会记忆之间的纽带,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关注者、报道者和记录者。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正是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工匠”“地方戏曲”“地名”“古老职业”“习俗”“古村”等“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符号,从人文视角予以纪实报道。报道集真实生动的动态音响、有血有肉的人物对白、直抵人心的情景配乐于一体,情境交融,展现了埋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温暖情愫,并升华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责任感、使命感。
  (二)从媒介特征看媒体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作用
  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原始文化》 一书中描述道:“文明这棵植株与其说靠成长,不如说更要靠传播。”
  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具备传播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性的大众媒介,为传统文化的普及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渠道。大众媒介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载体,其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覆盖面的扩大化,再加上新媒体的应用,将动画、视频、互动等元素融入传播内容,使大众传播的内容更具普及性,受众更加广泛,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通过多频率联手、多体裁呈现、多渠道传播,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三)从新媒体传播看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作用
  在新媒体传播中,传统文化传播的传受双方建立了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打破了原来自上而下、由中心到外缘的精英式传播体系,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构建中,并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大大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格局。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既需要原汁原味的传承,也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新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文化样态,建立了新的文化秩序,传统文化与新媒体通过技术的改造和交融,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文化形态。《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新媒体全程介入,呈现出立体全面、有血有肉的新媒体“大片”。
  二、广播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作为以声音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广播只有将传统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加工成优质的广播节目及节目的延展产品传播出去,并能被受众接受、喜爱,才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广播的传播形态、传播渠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广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需要充分挖掘文化的多样性,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追寻即将消逝的文化标识,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留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引发听众及网友的热烈反响,是国家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次成功实践。
  (一)凸出声音元素,打造直抵心灵的“听觉盛宴”
  广播是以声音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声音是广播的唯一载体。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更加注重视觉的感官体验,而忽略了一种很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性行为——倾听。事实上,声音更能为人们提供理性思考的空间,刺激人们思考生存的意义。就像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所说:“只有倾听才能接近人生存的意义、存在的本质……倾听能够听到内心的涌动……”   广播在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录音是一种准确的记录方式。口述历史的出现,就是在录音设备发明之后,通过录音设备记录下人们所见、所历、所闻的活动和认知。口述历史拓宽了传统文化记录的范围,使寻常生活中的文化样态以声音的形式载入历史。广播产生之后,专业的声音记录和强大的资料存储,使其成为准确生动地记录传统和历史的绝佳媒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充分彰显广播的声音魅力和厚重情怀,用丰富的声音元素为听众带来一场唤醒耳朵、直抵心灵的“听觉盛宴”。报道在激发老文化新光彩的同时,也形成了“声音档案”,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迹。
  在《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地名季》中,记者在老街、老商户中寻找历史故事和文化记忆,通过声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百姓的生活场景,从寻常人们的细碎生活,展现“地名”变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深度。《地名季》中的铜壶滴漏的水声、唱“琅琊”的山东快书、开封祥符调、襄阳的流行音乐,在老街悠长和市井喧嚣中记录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方言季》的开篇之作《上海的“腔调”》,以上海童谣开篇,而后以音乐《婆娑起舞》、电影片段《一江春水向东流》进行声场转换,生动地将受众带入活色生香的老上海。接着话锋一转,王汝刚的滑稽戏、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再次带着受众转场,品味那个专属于上海的“腔调”。人们听着广播里的方言,乡愁被唤起。倾听这样的广播节目,对听众来说,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有听众留言点赞称:不只有舌尖上的中国,还要有耳朵里的故乡!
  (二)启发人们思考,挖掘时代意义与民族精神
  文化传播要培养和引导用户需求,更要注重人文关怀,从深层次震撼人们的心灵,传播者要站在“思想”的高度,树立对受众的“引领意识”。只有这样,传统文化的传播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良性互动。《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戏曲季》挖掘古老戏曲艺术传统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写情境之困、传承之艰,探究剧种由盛而衰的原因。通过对老艺人、新一代演员、观众、研究者的采访,叠加对比反映出剧种曾经的辉煌和现今的衰败,以及几代传承人所做的努力。
  在现代社会洪流中,一些承载着劳动的智慧、烙印着人文光辉的职业,或已经变异,或慢慢消逝,留给当代人的是无奈、惋惜和深深的思考。《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季》侧重在职业类别的历史纵深、传承与坚守中,追寻那些正在消逝的文化标识,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留住传统职业精神的灵魂。报道回溯不同职业的历史演变、行业现状,唤起人们记忆深处与这些职业的情感共鸣,聆听职业人的执著坚守与现代回响。
  中国几千年文明流淌,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习俗礼仪,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很多习俗变成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规范,甚至是道德与法律的基础。然而,随着自然环境、社会观念的变迁,一些流传于民间的习俗正渐渐消逝,其承载的文化意味和民族精神也在消散,令人扼腕。《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习俗季》围绕节日庆贺、祭祀祈祷、婚丧嫁娶梳理出“年、寿、婚、孝、家”五个关键词,从贴年画、祝寿、大婚等人生礼俗、孝老敬亲及修家谱等特色民俗入手,抓住习俗传承中的“人的故事”和“符号化事件”,通过还原其程式化场景,重构时间与空间逻辑,追溯其历史根脉,呈现其传承现状,挖掘蕴含其中的时代意义与民族精神。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传统村落则是孕育和承载中华文明的“根”和“魂”。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及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村落正在急速消亡,古村落中积淀的种种传统也随之烟消云散。《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古村季》讲述不同的人面对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经历的“坚守的执著”“保护的无力”“传承的困惑”“修缮的期待”以及尽己所能付诸行动的故事。报道没有停留在文化印记的寻找和正在消逝的慨叹上,而是着力于让听众感悟文化传承的行动和意义。
  (三)融入新媒体传播方式,有效提升到达率及影响力
  广播媒体和新媒体具有良好的融合基因。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传统广播可以同时实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叠加、放大的效果。通过融入新媒体传播,传统广播得以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从提供单一场景的标准化内容到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情境中获取相应内容的便利与自由;从服务于所有用户的大众化、整体化需求到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化、小众化诉求。通过自身打造的立体化、全平台传播渠道或借助第三方平台,传统广播的传播效果得到提升,传播的影响力得到扩大,与受众的互动也得到增强。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在中央电台10套频率、央广网、“两微一端”等平台提前10天进行预热,设置多个互动话题,利用文字、图片、视频三位一体模式引发关注。报道以多媒体矩阵形式分主题呈现,在10套频率及央广网、“两微一端”、音频电台、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渠道同步播发,多角度折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贴合了新媒体传播聚合与互动的特性。报道被大量转发,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蜻蜓.fm首次推出的纪录片性质的广播节目,收听率等数据刷新音频类客户端播放历史的多项记录。其中,《方言季》在蜻蜓.fm新闻频道首页小图置顶推荐三天,总播放量达到121.12万。
  三、传统文化传播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分析《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在记录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特点,不难发现传统的自上而下、口耳相传、封闭线性的传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受众需求。传统媒体应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并借助新媒体力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宜具备传统视野与现实观照
  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体的重要责任。我国有五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土壤,对于传统文化,媒体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使之成为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绝不能简单地复制,而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及其作用,有选择地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将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统一起来。   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媒体在选题策划时要充分考虑文化传播的意义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影响,在传播过程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容,通过改革创新让其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概括说,就是以继承传统文化为主线,在继承中改革创新。例如,《方言季》突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方言特色,方言作为一种文化应该保护,但方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与社会发展。节目中如果能够点明方言保护与学习普通话的辩证关系,就更加完整、深刻了。
  (二)对传统文化的记录弘扬,宜突出情怀与故事性
  当下,一些媒体制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宣讲节目叙述方式单一,叙事风格沉闷,不仅没有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效果,反而降低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何改进传播方式,增强传播效果?新闻故事化不失为一个可取的路径。媒体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采用悬念、铺垫、揭秘等叙事手法,融合人物访谈、真实再现、原生态录音等方式,对探索、考证过程进行展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为增强可听性和趣味性,在强化故事性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讲述故事时借鉴优秀广播特写的纪实表现手法,突出人物特点和趣味性,捕捉原生态的现场音响,深挖人物内心。将情怀、意趣、思考、解读、韵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我国传统文化用广播的话语方式,记录下来,呈现出来,形成一部独特的声音历史。例如,《戏曲季》通过特定剧种的代表性传人、大师级人物的讲述,用生动的故事展现剧种的历史与传承。
  (三)对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播,宜注重优化与组合
  从传统文化传播的角度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可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让传统文化的资源流通与利用变得更为高效,通过全新的传播路径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在使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应注意传播方式的优化与组合,根据新媒体的特性改造传播内容,突出新媒体优势,使传统内容以多种形态呈现,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成1+1>2的传播效果。例如,《工匠季》中根据手艺适合视觉表现的特点,派出视频记者与广播记者共同采访,用影像记录即将消逝的传统手艺,并在微信上展现影像记录的短视频,让网友在“听手艺”的同时还能够“看手艺”,提升了受众的视觉体验。
  总之,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广播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平台优势、渠道优势,创新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得更精彩。
  注释
  ①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27日。
  张宏宇《海德格尔倾听的诗学思想》,http://www.docin.com/p-1414554064.html.访问日期:2016年4月12日。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
  (本文编辑:刘浩三)
其他文献
2016年4月25日至27日,由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以下简称亚广联)主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2016亚洲广播大会在北京召开。  本届大会以“共话广播”为主题,探讨在广播业变革势头加速之时,电台如何寻找提升内容、吸引受众的新路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亚广联秘书长贾瓦德·孟塔基在大会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阎晓明作大会主旨演讲。大会共邀请国内外近40名广播业界代表进行主
期刊
【摘 要】在移动互联大潮涌来的当下,广播媒体面临的生存困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现实而迫切。在此背景下,广播媒体开展了包括融合发展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了“造船”“借船”和“买船”三种融合模式。本文旨在对这三种融合发展策略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以供广播业界和学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传统广播 新媒体 融合实践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天然具有媒
期刊
【摘要】2015年对于传统广播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在国家高度重视媒介融合并提出“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全国各级广播电台秉承“广播+”的主动融合发展思路,积极与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在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平台渠道和营销推广方面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整合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坚守这一发展思路,有利于为广播的媒介融合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方向指引。  【关键词】媒介融合 广播+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收藏天地》节目在近20年的时间里走进听众内心的成功要素,探析广播节目品牌化的传播模式,探索在“互联网+广播”的时代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品牌栏目团队组建、内容开发、融媒体平台建设以及市场化路径。  【关键词】广播节目品牌化 收藏天地 传播模式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广播节目品牌化的传播模式是指在明确广播节目频率及栏目定位的基础上,对广
期刊
【摘要】传统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专业性是传统广播节目安身立命的法宝。本文以广播早间新闻节目为切入点,并与目前互联网自媒体环境中成功的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进行了比较和思考,结合相应的节目实践,从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角度探讨传统广播早间资讯类节目的制作,进而延伸探讨传统媒体节目的制作方法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早间新闻 《罗辑思维》 自媒体 声音 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
期刊
5月12日是第8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红伞相撑 与爱同行”的应急科普活动。通过奇妙的雨中体验、多维度的立体传播、线上线下的交互联动,有效增强了公众对国家应急广播的了解和参与,提升了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并引领公众向国家应急广播新媒体平台汇集。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和中国高速广播进行了现场连线报道、29家门户网站发布了活动新闻。据统计,活动相关信息在国家应急广播官方微博总话题阅读量超
期刊
【摘要】2016亚洲广播大会于2016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作为本次会议承办方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曾获得亚广联各类奖项,央广新闻微信平台上展播了2006至2015年中央电台获得亚广联奖的作品。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李宏,阐述了中央电台与亚广联奖的关联,讲述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探讨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创作能够“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广播节目。  【关键
期刊
【摘要】在山东失效疫苗事件的舆情传播中,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显现出了传播主体平民化、传播用语标签化、传播内容个性化、传播效果放大化等特征。因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失控传播及权威部门缺位等原因导致公众对信息公开和程序正义的渴求,引发恐慌。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亟需提高自媒体使用者素质,加强自媒体引导机制,完善网络自媒体监管机制,正面发挥网络自媒体功能,减弱和消除负面影响。  【关键词】自媒体 疫苗 个性化
期刊
【摘 要】以“大数据、社交媒体与应急广播”为主题的2015中国应急广播大会11月10日在北京举办。大会探讨了新媒体技术在应急广播中的运用和发展,应急广播应与新媒体共同构建跨领域合作的新格局,充分发挥传统广播的优势,切实发挥服务社会的强大功能。大会还发布了《推动中国应急广播与新媒体、大数据融合发展宣言》,对推动应急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要性和必要性做了充分阐述。  【关键词】应急广播 大数据
期刊
【摘要】民族广播节目,对于推动民族工作健康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民族报道,需要认真审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与定位,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较高的政治文化素养,了解国家政策;需要准确把握民族区域的特殊性,贴近群众,关注民生。  【关键词】民族报道 舆论引导 贴近性 特殊性 民生  【中图分类号】G222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