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竹纤维/聚乳酸单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 :塑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99222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长竹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层压工艺的基础上,提出并对比了PLA纤维包缠法、捻合法制备工艺。通过制备3种不同工艺的BF/PLA单向层合板,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其力学性能及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捻合工艺制备的层合板综合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69.69 MPa,弯曲强度为61.28 MPa,与层压工艺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了35.74%,弯曲强度提高了8.42%。与其他2种工艺相比,捻合工艺制备的样品的拉伸断面较为平整,竹纤维拔出明显减少,因此,该方法提高了长竹纤维与基体的界面强度。吸湿性实验表明,3种工艺制备的层合板的吸湿性均不符合Fick定律,但层压工艺的层合板的吸湿性较低,材料耐水性最佳。
其他文献
家庭转变是一个动态、系统、复杂的过程。学界既有研究主要从家庭结构、功能和关系等要素出发研究家庭转变,缺乏生命周期视角的探讨。以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为线索,系统检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转变,可以发现,近几十年中国的家庭转变具有“一推迟,二压缩,二提前,一延长”的特点:家庭形成期推迟,扩展与稳定期压缩,收缩与空巢期提前,解体期极大延展,各生命周期的时长由传统家庭的“正态分布”转变为现代
电动汽车的剩余充电时间是电动汽车车主很关注的一个参数,由于充电剩余时间受到充电电流的调整进行变换,尤其是普遍使用的动力锂电池充电电流的大小受到充电桩、电池温度和SOC等多种因素制约,提出基于电池当前参数进行快速模拟电池全程充电过程的方法来估算锂电池充电剩余时间。在3 s内完成充电温升和随SOC的电流需求变化仿真,估算出电池剩余充电时间,并在出现异常时进行实时调整与末端矫正,经验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枸杞是一类传统的药食同源食材,在国内外均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天然的枸杞植株生长在干旱、寒冷的极端气候下,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塑造了枸杞耐寒、耐盐碱、抗旱等生态特征,也赋予了浆果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枸杞中含有的多糖、多酚、生物碱等次级代谢产物,不仅是植物本身抵抗恶劣环境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具有理想的药理功效,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与人们对补给营养和对追求健康的理念相吻合。然而,直接食用枸杞口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棓丙酯含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棓丙酯含量测定的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和量化,计算合成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评定了棓丙酯含量测定过程中重复性、称量、稀释和吸光度等引入的各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计算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5%(k=2)。结论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可用于棓丙酯含量测定结果的评价,为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提供依据
近年来由于贝类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导致贝类养殖海区时常发生天然饵料微藻匮乏现象。为解决天然饵料微藻供应不足问题,采用压制法制备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进行人工投饵,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以对其缓释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缓释型贝类复合饲料最佳制备条件为:复合藻粉、海藻酸钠和2%氯化钙溶液添加质量比25︰5︰1.25,压制压强87.5 kg/cm2。此条件下制备的缓释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方便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临床指标、血糖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7.50%
目的:测定芩连胶囊中铅、镉、砷、汞、铜等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及胶囊壳中的铬元素,并对含量结果进行风险评估。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定芩连胶囊中铅、镉、砷、汞、铜等5种元素的含量,以及胶囊壳中铬元素的含量。结果:各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不低于0.999 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1.9%;平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人口结构优化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文章利用2013~2017年CHFS数据,对人口结构如何影响家庭消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抑制家庭消费,年轻化会提高家庭消费、促进家庭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贫困户、农村地区与低收入家庭的老龄化问题严峻,对消费抑制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以其普惠便利性和“心理账户”效应能有效提振消费,保险发挥压舱石作用,缓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西文化之争激烈,而在绘画方面则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借鉴之路。我国著名的画家、艺术教育家林风眠,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理念和形式构成,提出自己的方案,“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成为“中西融合”观念的领军人物,对中国绘画的现代之路影响巨大。本文通过梳理林风眠的西方求学及绘画实践,分析其具有创新意义的绘画理念,并从东方因素和西方因素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美术作品的特点,力图尽量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