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ui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语篇分析法应用于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量体裁衣,在侧重培养学生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英语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把分析难句、解释语法现象、总结惯用法、英语口语交际等常规教学法融入语篇教学中,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语篇分析;问题;对策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Z.S.Harris)首次提出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指出“语言不是在散漫无序的词或句子中发生的,而是在连贯的话语中。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强调语言的行为和活动,强调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外语理解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语篇理解力,而不是单句的理解力。要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语篇的阅读是突破口。而语篇分析教学法就是突破传统以句子为本位的理念,重视篇章的结构和解读,引导学生识别主题句,分析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意图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的获取和掌握文章可能传递的信息。然而,农村地区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导致实施语篇分析教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语篇分析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上学期,Mrs.Gou在我校微格教室就Module 7的Unit5 Travelling abroad进行公开课,她运用了语篇式的整体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如下问题:
  1.教学设计不适合学生水平,以至屡次出现“冷场”局面。课堂提问自始至终靠教师引导带动学生“大合唱”。例如:在回答“Why is she doing a preparation course first?”时,由教师先起头,然后是一些学生随着Mrs.Gou一起读出答案,而另外的学生则缄默不语。
  2.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Topic讨论时,远瞧,学生在激烈地讨论;近听,原来都是满嘴汉语地各抒己见!
  3.下课铃响起时,学案内容的1/4没有在课时内顺利完成。这既体现出教学设计和学生水平不合拍,也说明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
   这一节公开课,引发了笔者对语篇分析教学法在实施中的诸多思考:
  1.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水平的教案和学案。
  2.教师没有真正地用英语授课,只能用简单的“Can you answer this question?”“Sit down!”来下达指令。
  3.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被激发出来。他们胆小害羞不敢开口,或者根本就不会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
  4.由于语言基础薄弱以及并未养成良好的用英语回答、讨论的习惯,在Discussing activities时,学生只能用母语讨论。
  5.学生缺少预习,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二、对策
   农村学生语言基础差,他们一直喜欢而且习惯于传统教学法,在语篇分析教学法的适应性上暂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要循序渐进地实施语篇分析教学法,避免只是流于形式。
  1.预先布置并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查阅作业”。要求学生通过阅览室或者网络查阅相关话题,如选修八Unit2 Cloning方面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能促使学生拓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力。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
  2.阅读之前,运用一些知识图片等激活学生潜在的背景知识。也可以补充一些作者及文中人物的生平资料、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预测篇章大意或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提出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如:“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to clone humans? Why?”等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走廊巡视观察学生,避免学生“弄虚作假”)或者给出一些要求学生在讨论时必须使用短语句式。这样,可以慢慢引导学生张嘴说英语。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必训斥责怪,要注意纠错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
  3.在Skimming和Scanning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对篇章文字内容的理解,将自己的预测逐步加以检验和判断,对语篇有整体性的理解。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层次性,教师设计或者改编出一些不同水平的问题和语言材料。以公平心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可体验成就感,而且有激发热情培养自信之效。这样,就甩掉了“冷场”等尴尬之局面。
  (1)设计问题时务必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首先提出能让学生通过略读就能快速在语篇中找到明显答案的连贯的问题,帮助他们综观全文,获取对语篇的完整印象,训练学生整体理解、快速阅读的技能。譬如:Do you know Dolly?What do many people call for?Which statement is NOT true?(A)
  A.Cloning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quite recently.
  B.Twins that look exactly the same are originally from the same egg.
  C.Cloning is used by gardeners to make more money.
  D.Animal cloning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plant cloning.
  (2)提出一些推断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领会语篇的细节,根据问题迅速定位,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判断、推测,培养他们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例如:Why is cloning controversial in some countries?What can you learn from it?What if… What should we do to…等等。
  (3)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总结出段落大意,现在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在PPT上将其正确答案故意错位排列,要求學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将错位的答案修正,如:Para1和Para2的答案错位。
  或者只去掉段落大意中的某个关键词,如:Paras.4-5中的effect和forbidden,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填写。如此这般,学生感觉容易多了,也不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4.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涉猎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材料,既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扎实的语言基础使学生胆怯害怕阅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只要硬着头皮闯过这一关,一切尽在掌握中。
  5.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与语言有关领域的广博知识,如:文体、心理语言学,以及相关国家的文化、经济等,才能做到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语篇分析法应用于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量体裁衣,在侧重培养学生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英语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把分析难句、解释语法现象、总结惯用法、英语口语交际等常规教学法融入语篇教学中,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联合补中益气中药对结肠癌术后连续多疗程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结肠癌术后连续6期化疗患者100例,按住院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离职原因,探讨降低护士离职率,改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电话回访、电子邮箱访谈方式对我院75名离职护士进行离职原因调查。结
目的寻求小儿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更有效舒适的雾化方法。方法选择三种疾病患儿,于同种疾病患儿随机选取相同例数,对照组、观察组按二种雾化方法进行对比。对照组:按传统氧气驱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利湿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功效,并进一步探析它们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至2013年2月来所诊断的60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
【摘 要】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悟,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着联系数学概念与现实问题的重要作用,因而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培养数感;数学素养;感悟   数感的形成不像知识、技能习得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个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面我以“认数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现
目的 探讨检测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和可溶性白介素Ⅱ受体(SRL-2R)水平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8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40例健康患儿(正常组)为研究
分析各种无线干扰,其中阻塞干扰最有可能对机车电台和列车尾部防护装置造成影响。通过测试和理论计算阻塞干扰,分析GSM900MHz基站信号和CDMA800MHz基站信号对设备的影响情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每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FBG、AUC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
【摘 要】对于外部用语环境为汉语的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单词数量众多,难以记忆,语法复杂,不易掌握,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以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學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究了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应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它是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创建的,其本质是通过图形技术(如:线条、符号等)将各种意象连接起来,从而以一种较为直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心智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既简单又有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