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审美研究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e_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河三角洲地区是黄河入海口形成的冲击平原,地域环境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也因地域的独特而具有了独特的面貌与风格。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同中华民族其他地区丰富多彩的优秀的民间歌曲一样,具有多彩的形态,迥异的风格。除了因为地域特点而少见的山歌体裁外,其他民歌形式都比较常见且流传甚广,如:号子、小调、秧歌、儿歌等。而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的地域特性,同时也赋予了黄河三角洲民歌独特的民间歌曲审美特征。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审美
  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对该地区民间歌曲的产生、发展、传播和民歌的审美特征、审美特点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产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生产劳动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产生的。它体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生活状态、文化品味,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民不同的音乐文化和审美趣味在民间音乐上的集中展现。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近入海口,冲击形成的平原地区。地貌结构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少。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是民歌产生的实践基础,没有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民歌的产生、发展和流传会大打折扣。因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域原因,民间歌曲中比较少见山歌题材,而号子、小调、秧歌、儿歌则更为常见。
  一、劳动号子
  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的时候,需要有一种能够统一劳动节奏的“口号”,以使大家步调一致,提高劳动效率。由此,产生了劳动号子。所以,劳动号子是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实用性是劳动号子的主要功能特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号子,也是以实用性为首要特征的,主要可以划分为黄河号子和建筑号子两大类。
  因为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的特殊地貌,黄河发大水、洪涝灾害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人们来说是常见的事情。所以,同黄河水患之间的搏斗和斗争,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是长期不断,并且不可松懈的事情。在平时的采石、伐木、打夯、打硪对抗自然灾害和洪涝水患的过程中,劳动人民需要齐心协力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就形成了黄河号子,它属于工程号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号子,比较有代表性和特色性的当属于黄河硪号。其气势磅礴,节奏分明。因为是劳动筑建堤坝,统一劳动节奏所需要,故演唱以一人领众人合为主要形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劳动的效能,使得劳动者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完成劳动任务。
  黄河三角洲建筑号子不同于黄河号子,但仍属于工程号子的范畴。可以分为搬运号子和夯号子两大类,主要是在建筑房屋时协调统一劳动节奏而使用的劳动号子。主要的演唱形式也是以“领唱”“合唱”为主。旋律相对简单,节奏感强烈。领唱的部分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二、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属于民歌体裁。也有称为“里巷之曲”。“除了在农村流传外,在城镇集市上也多有传唱”。许多明、清的曲牌被直接移植到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中。黄河三角洲民歌中的小调涉及题材范围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调中都有体现。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传唱,黄河三角洲地区小调的曲调形成了华丽、流畅的风格,节奏规整,结构均衡完整。
  黄河三角洲地区小调是“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里,长期流传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之中的。它生动活泼、清新鲜活,是广大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抒发感情,表达忧喜哀伤的最直接感怀。
  三、秧歌
  秧歌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黄河三角洲地区秧歌同样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以阳信的“鼓子秧歌”和惠民地区的“花篮秧歌”最为流行。黄河三角洲地区秧歌有自身特点,其舞蹈性、音乐律动性比较强。旋律的起伏较大,主要表现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民热烈奔放的个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鼓子秧歌是黄河三角洲秧歌比较有特点的秧歌形式,它所表演题材形式脱离不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实践,真实的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鼓子秧歌不限场所、不限时间,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劳动生产和逢年过节都有表演。因此,鼓子秧歌具有良好的生长土壤和极强的生命力。
  四、儿歌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儿歌,主要是表现儿童天真烂漫的童真、对生活的新奇,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并且间有传播生活经验和生产知识等内容。歌词简单易懂,曲调同语言音调相近似,朗朗上口易学易唱。主要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起兴、反复、设问等等。歌曲的旋律较平缓,节奏规整。相对其他几种体裁,黄河三角洲民歌中儿歌较少,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歌曲;一类是反映儿童游戏的歌曲。
  五、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审美特点
  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歌曲丰富多样,表现了劳动、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特色突出、鲜明,节奏简单明了并不复杂,多以强弱分明的2/4拍子为主,层次鲜明;曲调优美,很少有大跳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多;歌词主要以描绘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的日常劳动、生活情景为主,劳动号子一类的实用性强的民歌体裁也不乏即兴性。充分的表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人民,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率性直爽的品性特征。
  黄河三角洲民歌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艺术观照,同黄河三角洲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独特的地域特征,塑造了黄河三角洲人民独特的生活个性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也同样,赋予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独特内涵以及带有劳动人民本色和黄河磅礴气息审美特征。它是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精神的寄托、智慧的结晶,还是广大人民追求真、善、美,抨击邪恶弘扬正气的内心体现。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黄河入海口形成的冲击平原,地域环境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也因地域的独特而具有了独特的面貌与风格。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同中华民族其他地区丰富多彩的优秀的民间歌曲一样,具有多彩的形态,迥异的风格。除了因为地域特点而少见的山歌体裁外,其他民歌形式都比较常见且流传甚广,如:号子、小调、秧歌、儿歌等。而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的地域特性,同时也赋予了黄河三角洲民歌独特的民间歌曲审美特征。如同陕北民歌粗狂豪放,江南小调婉转柔情一样,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因为黄河的滩险浪高,赋予了它刚强不屈,坚韧挺拔的风格特征。船夫们惊涛骇浪里,搏击风高水险的通过黄河号子情景历历在目;建筑号子中,劳动人民步调划一,齐心协力的壮观生动重现……可以肯定的是,民间音乐的审美特征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人民性,在于它进步的现实主义传统。劳动群众是人民中的绝大多数,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被视为人民的代表。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三角洲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民间歌曲就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面貌与风格。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美学研究,正确的认识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存在的特点和价值。黄河三角洲民间歌曲的审美的研究,对于发扬中国民歌的优良传统,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
  [2]宋振军,《黄河三角洲民歌体裁及特点》[J].《四川戏剧》,2015,02
  [3]门玉彪 宋振军等,《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研究》[M].齐鲁书社,2003,09
  [4]仲秋,《民间音乐的审美分析》[J].《艺术百家》,2004,06
其他文献
在煤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煤化工产品的产出,其中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仅对资源利用率产生影响,同时对空气造成污染。本文就煤化工工艺中二氧化碳减排技术进行探究
<正>~~
期刊
摘要: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提高声乐学习者的音乐文化修养显得十分重要。声乐学习者的音乐文化修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够对声乐作品进行最为深刻的理解,最终促进独特演唱风格的形成。本文研究分析了声乐学习与音乐文化积累的关系,提出并讨论了提高声乐学习者音乐文化修养的必要性,最后总结了在声乐学习中提高音乐文化修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底线制度安排。经过各方合力攻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取得决定性成效
陆在易是中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在他的创作中艺术歌曲无论是数量还是艺术成就上所占的比重都十分显著。艺术歌曲作为一种西方的音乐体裁,其中蕴含了独特的艺术色彩和品质,让歌曲
目的探究无瘤理念下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LAG)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84例AG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必须根据鸡群母源抗体的影响、鸡群的抗体水平、本场的疾病威胁、疾病的敏感时期、多种疫苗之间的干扰及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及时进行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这里地形复杂、以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为主构成,地貌差异非常之大,区域性气候差异显著。由于四川盆地常年雨水充沛、温暖湿润,所以这里植
自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来,社会发展呈现出绿色生态化特点,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挥发性有机废气危害极大,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挥发性有机废气主要治理技术,
12月4日,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提升工作现场会在射阳县召开。江苏省教育脱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改薄规划任务超额完成,大班额现象有效化解。2015年以来,省级财政统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