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智力和能力差异明显,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智力和能力差异进行数学分层教学将给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创造各不相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37-2
  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促进学生个体潜质最大限度地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力求充分释放出学生的个人价值,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分层教学本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促使每个个体都能按其特有的方式发展,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一、分层教学的尝试
  1.教学对象的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数学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智力发层水平等较为详细的学情资料,将学生分层。把学习教材知识都有困难的同学称为“基础层”;对经过激励和引导能比较好适应数学课堂学习并产生一定兴趣的同学,称之为“发展层”;对几位学习数学有浓厚兴趣对、有较强的感悟能力,在逻辑思维方面有较快反应,在实验操作中有较好的动手能力的同学,称为“尖子层”。对高中学生的分层是采用明暗结合的方法,分层的目的不是消除两极分化,也不是鼓励两极分化,而是在于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使每一层次的同学,甚至每一个体都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发展与提高,使他们每一位都有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与自信。
  2.教学目标分层
  研读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及分层教学的基本思想,针对每层学生的自身特征,将教学目标分解到每层上,即根据“最近发展区域”原理各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侧重各有不同,但目标分层不是减少目标,分层是手段,是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时,要体现学生个性品质和非智力因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的分层包括学习内容数量的多少和深浅程度的不同。如在学习高中数学《等差数列》中,对基础层的同学只要求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而对尖子层同学,不仅要求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而且对于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累加法,也要求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这是深浅程度的分层。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控制各个层次同学的学习内容及数量的多少,使基础层同学能够“消化得了”,又可使发展层同学“吃得好”,还要使尖子层同学“吃得饱”。
  4.教学手段的分层
  教学手段的分层,对尖子层的同学可在小范围内辅导及个别辅导,这完全可以做到,而且效果很好。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查缺补漏,把最主要的基础知识补上。其次是教师的讲授分层,面向全班讲授时间,包括前后合起来不应超过半节课,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多边交流和自主学习,为照顾全面,教师的讲授必须从最低点起步,重在基础,适度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所领悟。教师在备课准备时要分层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课堂自主学习内容,在课堂多边交流活动中,共性问题全班讨论,个别问题,个别指导。简单问题要鼓励基础层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尖子层同学回答。课堂练习或课堂自主学习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基础层同学。教学活动分层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分与合,同时也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全员参与,各得其所。
  5.将课内的作业进行分层安排
  不论什么科目,学生的作业是反映掌握知识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它能够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非常直观地反馈给任课老师。但就现实而言,我们需要改进的是,由于课内时间的局限性,把一份作业同时布置给所有的学生已经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高效的完成。如果我们忽视一个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别,进行统一要求的话,老师就很难协调教学活动,会让尖子层的学生感觉吃不饱,基础层的学生则更加不适应,长期下去,这就会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尖子层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兴趣,基础层的学生则认为负担过重,承受不来,慢慢地更破罐子破摔,不求上进。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安排,教师一定要坚持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要求来安排,尖子层的学生要适当提高作业难度,让他们有进一步拔高的可能;基础层的学生则要为他们选择适当的作业要求。
  比如在学习完新知后,对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如下:基础层的学生要能够完成作业总量的一半以上,能够独立地完成基础知识的考核;发展层的学生能够完成尖子层学生的作业的三分之二以上,除了基础题型外,还要包含部分的综合题;对尖子层学生而言,就要能够完成全部的作业,包括教师所布置的拔高题目。通过对不同学生进行作业的分层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己一定的课业量,教师也更方便地调控教学活动,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从而能够更好地查漏补缺,杜绝作业抄袭。
  6.考试和评价分层
  在数学测评时,同一考试卷在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分别给出不同层次的试题,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选做,尖子层同学必须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包括各种附加题,而基础层的同学只须做较简单的题目,发展层的同学做中等难度的题目,其结果是三个层次的同学的分数若同为80分。这虽然不代表各自掌握知识的多少与深浅,但却反映了各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层次和同等水平的学习要求,这与教学目标分层的要求是一致的。
  除了试卷测试外,教师更要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基础层学生,要多给予鼓励评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抛弃自卑,在原有基础上努力提高;对发展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找出差距,指明其努力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尖子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戒骄戒躁,虚心好学,更上一层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进步明显的同学提高一个层次,对退步的同学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
  二、分层教学的反思
  1.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只提问十多个尖子层的几个学生,导致大多数学生听课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而在课堂上上,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给他们搭建不同的舞台,他们感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探究,积极发表见解,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学习自己也能会做练习题,90%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
  2.“面向全体学生”离我们并不遥远
  以前,我认为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班容量大,“面向全体学生”是无法实现的。通过研究发现:只要我们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心中真正装着全体学生,认真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在不同的环节关注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我们的课堂离“面向全体学生”就会越来越近。
  3.要坚持实践,不断反思,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每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放之所有课皆能用,不能生搬硬套,应该因课而异。分层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通过“计划——行动——反思”不断去完善。
其他文献
小魔女第一天上魔法学校,就惹麻烦了。瞧,她把魔法书丢了,把魔杖折断了,把魔法药水洒了,还不小心打开了笼子,让一条喷火龙给跑了!  “我不是故意的……”小魔女急得哭起来。  “没关系,我来帮你!”古丽丽老师骑着扫帚飞过来,她一边安慰小魔女,一边念起咒语。  才过了一会儿,魔法书就长着细细的小脚,扭啊扭啊,从讲台后面走了出来;断开的魔杖上抽出了新芽,把魔杖接上了;魔法瓶像装了吸管,“咕噜咕噜”,把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