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一体,提升幼师舞蹈教学质量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幼师专业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高素质教师为目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满足幼师职业需求,实现有效舞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我采取了教学考核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顺利地完成了舞蹈教学任务。下面把我的具体做法作一概述,与同行们探讨。
  一、 因材施教,分层考核
  职业学校由于生源素质差异,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别,如果对学生的考核,仍然采取同一内容、形式、时间的传统考试方式,不仅不能科学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因而就失去了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所以,在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基础上,使用分层考核的办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我把学生大致归三类,实施分层教学,分类评价。
  第一类:爱好舞蹈,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且学习舞蹈的自身条件较好。
  对于此类学生要求掌握舞蹈理论知识,了解民族民间舞、芭蕾等舞种的艺术特征,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具有较强的舞蹈艺术表现力,掌握较丰富的舞蹈语汇,能独立进行幼儿舞蹈的创编与教学。通过教学与考核评价,引导、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对此类学生考核的难度、深度与广度,要高于其他同学。
  第二类:对舞蹈学习有兴趣,但没有舞蹈基础,且自身条件较差。
  在教学上,对此类学生仅要求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与基本组合,但必须熟知舞蹈动作的要领及精髓,重点培养其舞蹈欣赏水平及幼儿舞蹈教学能力,为以后进入幼儿园教学作准备、打基础。因此,组织考核时,在理论知识、鉴赏能力、组织教学等方面提高要求,在舞蹈动作及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适当降低标准,使学生扬长避短,树立自信,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舞蹈水平。
  第三类:对舞蹈学习不感兴趣,也没有良好的舞蹈基础。
  首先在舞蹈教学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挖掘其自身有利的条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授易学易练的舞蹈,但要求每个动作严谨到位。其次要求认真上好每节课,侧重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组织能力,并渗透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热爱。在考核检测时,降低难度标准,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幼儿舞蹈与舞蹈常识,让学生每次考核都有成功体验,培养学习的兴趣,为成为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二、 技能教学,“两考”合一
  中职幼师舞蹈教学,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训练,我主要采取“两考”合一的方式来培养评价学生舞蹈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从事幼儿园教学能力的,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1. 舞蹈基本功考核——逐一过关
  根据将来学生面临的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其训练内容选择要考虑舞蹈风格种类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即可。因此,主要对学生进行形体、芭蕾手位、中国古典舞手位以及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的学习和训练。只有在广泛接触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丰富想象力,进行舞蹈创编。所以,基本功训练是舞蹈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这方面我是采取分类考核,逐一过关的方式来进行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核的内容、难度、标准不一样,同层次的学生必须达到同等的过关水平,方能通过,否则,就要进行训练补考。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绩,它既保护了水平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高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设定了目标。具体组织形式是:学生按类分组,进行基本功集体表演,表演内容相同,即为考核内容;由3~5名教师组成评委,进行现场打分、点评,并对不合格的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2. 舞蹈创编考核——分组表演
  舞蹈教学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把握准确的舞蹈风格,还要把舞蹈中浓郁的生活情感传递给学生,运用恰当的舞蹈语汇,创编出血肉丰满的舞蹈形象,这也是幼儿舞蹈教学的基本能力要求。在舞蹈课堂上,主要运用教师指导、小组合作、情节假设、民歌渲染、儿歌唱跳等教学活动,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将一些舞蹈语汇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自唱自跳,来编创一些幼儿、民族民间舞蹈,发挥学生的演唱优势,“以声带情,以情带舞”,增加学生自娱自乐的气氛,达到“舞以尽情”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舞蹈创编。
  对学生舞蹈创编能力考核评价上,侧重考核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采取团队捆绑式考核,即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组3~5名同学(含不同水平层次的同学),然后,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考核给出的体裁(故事、音乐、图画、场景等),进行创编幼儿舞蹈、民族民间舞蹈或即兴舞蹈表演。评委根据创编表演情况,进行现场打分、点评,小组成绩即每位成员的考核成绩。通过考核,达到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 学分管理,全程考核
  根据学校《幼师专业学分管理办法》规定,舞蹈课为18学分,我将舞蹈课学分进行了细化,渗透到了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态度4学分(上课)、舞蹈基本知识2学分(笔试)、舞蹈基本功4学分(过关)、舞蹈创编3学分(表演)、实践教学5学分(模拟)、奖励学分2学分(参赛)。以上的记分结构,有利于督促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全方位地提高幼儿舞蹈教学能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通过近几年对教学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学得认真,练得刻苦,课下相互切磋技艺,参赛频频获奖,幼儿园对毕业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满意度非常高。可见,加强和完善教考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胶南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我校2013级护理本科10个班级中随机选取2个班共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65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培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都需要板书的配合,课题是板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成功的课题板书,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为了消除隐患。防范不安全事件发生,兰州将通过多个100%行动确保学生和学校安全。
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加以研究、推广,实现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掌握策略性知识是学者型教师进行策略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课堂上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还能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并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能运用策略性知识,设计教学策略  一个经验丰富、教学策略掌握好的学者型教师,必须具备:①内容知识,即所教科目的内容;②课程知识,即有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思想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深刻呐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面对统治者扼杀人才,龚自珍痛心疾首——“既泣之三日”。
“年复一年的功利化训练犹如一把利剑,不仅伤害学生,同时也伤害教师。”华东师大一附中语文教师郭备认为,二者相比,教师受害更深。学生在应试之余还可以见缝插针,另辟蹊径,毕业后更
很长一个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弊端,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略了人文精神,受到来自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多方面的激烈批评,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新的课程改革力图改变这一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
【正】 肠道蠕虫感染是严重影响学生健康的疾病之一,抓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的综合防治,对保护和增进学生健康,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卫生部、教委肠
【正】 我国自1978年试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以来,临床证明该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血吸虫病病原治疗的首选药,但随着该药广泛使用,一些由吡喹酮引
【正】 宗教信仰是个复杂问题,宗教活动中唱奏的音乐,表演的歌舞,内容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人们听说是宗教音乐,便自然把它视为与民间音乐不相容的东西,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