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烽火战日寇 今留旧址育后人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乡央一村与央五村的交界处,东西大街北胡同内有一坐北面南的院落。院落东西长约22米,南北宽约18米,占地面积约387平方米。院内有砖墙、草顶、硬山的北屋6间。这里就是名扬齐鲁的中共清河地委旧址。就是在这里,从1939年9月至1940年10月这短短的1年多的时间里,中共清河地委在杨国夫、景晓村、马保三、李人风等我党我军高级将领的领导下,指挥清河区广大军民同日寇进行了血与火的战斗,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8年5月鲁东工委撤销。为加强对鲁北地区抗日工作的领导,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清河特委,霍士廉任书记,杨国夫任军事部长。后随着抗日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1939年9月清河特委改为清河地委,景晓村任书记,杨国夫任军事部长。中共清河地委正式建立。
  为了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1939年10月中共清河地委决定,撤销中共广饶县委,建立了中共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委员会,马巨涛任书记,陈凤九任组织部长,李荆和任宣传部长等。同时建立了四边县行政办事处,杜振东任主任,刘绍九任副主任。四边县包括益都县胶济铁路北的六、七、八、九区及五区的部分村庄;寿光县五区及四区的部分村庄;广饶县的二、四区及五区的部分村庄;临淄县的二区及三区的部分村庄。这些地区除县城和重镇为日伪盘踞外,国民党顽固派也占有不少地方,形成相互交错、斗争复杂的局面。
  1939年10月下旬,为贯彻执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朱瑞等总队首长关于建立平原根据地的指示,中共清河地委在临淄县苇子河召开了有部队团、营党委(总支)书记和地方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作出了“向清河进军,创建清河平原根据地”的决定。于是拉开了向清河区进军的序幕。清河区平原东接胶东,南跨胶济铁路与鲁中为邻,西枕津浦路,北连冀鲁边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对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中共清河地委主要领导人之一杨国夫司令员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使军民有效、有利地打击敌人,他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平原作战的特点,认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迅速展开和长途奔袭,而我军装备落后,行动全靠两条腿,平原地区又不利于隐蔽活动,这就给我抗日军民造成极大的不利条件。这很明显是以己之短对敌之长。要改变这种被动情况,夺取战场上的主动权,就必须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变敌人的优势为劣势,变自己的劣势为优势。为此,杨国夫司令员总结推广临淄群众大挖“抗日沟”的经验,向全区军民发出改造平原地形、大挖“抗日沟”的战斗号令。杨国夫司令带着警卫员,找来村干部,在村外的道路上手画步测,制定挖沟计划,部署挖沟行动,并熟练地挥动着镢头,参加挖沟劳动。杨司令带头挖“抗日沟”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大挖抗日沟改造平原地形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清河区广大群众发扬创造精神,开挖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沟,有抗日交通沟”,即在县、区、乡、村之间沟沟相连,一直挖到离敌人据点很近的地方;“抗日护庄沟”,即在村庄周围挖3至4米宽、2米深的沟;“抗日封锁沟”,即在敌伪据点周围和敌人出动的交通要道挖上深沟,阻止敌人,增加其行动的困难等。有些地方的抗日沟甚至一直挖到敌人的据点附近。这样,清河区就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村相连、乡乡互通的网状地带,使敌人的汽车、摩托车部队、战马等处处受阻,行动困难。敌人的“长途奔袭”战术再也不灵了。“抗日沟”却大大有利于我抗日军民“反扫荡”、“反清剿”和主动出击日伪军的斗争。日伪军对清河区进行扫荡,我三支队、独立营和民兵利用有利地形,在弯弯曲曲的“抗日沟”里打埋伏、打游击,巧妙的与日伪军进行周旋。当把敌人拖的筋疲力尽之时,然后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敌人对此无计可施。我们的八路军和民兵自豪地说:“这是清河平原上的地道战。”
  清河区军民挖好“抗日沟”后,中共清河地委又动员指导群众垒“抗日墙”。所谓“抗日墙”,就是在村子的街、巷、胡同内,依据地形、战术需要,在街道两侧垒成半截墙,把街、巷堵上一半,并留有观察孔、射击孔等。“抗日墙”在我军民对敌战斗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敌人进村就来个“关门打狗”,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心惊胆战,不敢轻举妄动。清河区抗日军民胜利粉碎了日伪军的一次次“扫荡”,牢牢地掌握着抗日战场的主动权。
  为了更进一步壮大抗日力量,更好的发挥群众在抗战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全民族抗战,中共清河地委决定召开各村“名流”座谈会。结果,到会的各村“名流”近百人,群情激昂,场面热烈。杨国夫司令在会上作报告。他认真分析了当前的抗日形式,阐明了我党的抗日政策,号召全民进行抗日救国,最后具体提出:“有粮出粮,有人出人,有枪出枪”的要求。杨司令话音未落,老秀才徐建明(字连坡)站起来激动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年老且属小字辈,理应带头报国才对。我决定献粮20担,也算为抗日救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吧!”20担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约合6000多斤,等于徐建明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他的这一报国举动立即引起全场不小的轰动。村里首富徐本经也不甘落后,连忙站起来说:“连坡报献,空话少说。我是咱村首富,理应为抗日多作些贡献才对。我决定献粮50担。”话音刚落,会场上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及群众的阵阵叫好声。在他俩的带动下,到会的各村“名流”连连举手献粮,多少不等。杨国夫司令员极为高兴,一再抱拳致谢。座谈会后,清河区的抗日救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组织好、领导好群众救亡运动,清河地委决定在各县、区、村建立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姐妹团、儿童团和自卫团等。杨国夫、景晓村、李人风等同志亲自领导,具体组织,很快在根据地周围各县、区、村建立了“村公所”、“民兵团”、“青年先锋队”、“儿童团”等抗日民主政权群团组织和地方武装,基层还建立了自卫团基干班。清河地委组织、发动学生,利用印发传单、集市演讲等多种形式宣传我党的抗日政策。群众对宣传抗日的活动极为关心,只要听说有宣传活动,就赶紧去听。结果,群众深深体会到:“只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才能有好日子过。”同时,为了提高各群众抗日团体工作干部的素质,推动工作的深入发展,清河地委在广饶县吴家庄还举办了工、农、青、妇联合训练班,参加培训的干部40余名,时间一个多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群众工作深入开展。结果,清河区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掀起了拥军参军的热潮,许多热血青年积极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去。广大群众热情拥军、踊跃参军的热潮,使抗日战争有了可靠的后勤供应和兵源保障,为清河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兵源基础。抗日烽火在清河区已成燎原之势。
  但清河区部队活动的范围仅在胶济铁路以北、小清河以南这个狭长的地区,虽然可直接威胁着敌人的战略交通线——胶济铁路,但活动区域有限,行动极为被动。早从1938年冬开始,敌人就对我区频繁“扫荡”,我部队得不到休整,斗争异常艰苦。要想变被动为主动,更加有效、有利的积极打击敌人,就必须设法改变这种局面。
  1940年1月1日,在山东纵队副指挥王建安的主持下,清河区军政委员会在寿光县郑家埝召开会议。清河区党、政、军负责人景晓村、杨国夫、李人风等参加了会议。会上王建安传达了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决定:清河地委和三支队必须迅速改变根据地局限于小清河与胶济路之间东西一条线的被动局面,要向小清河及黄河以北发展,以扩大和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清河区军政委员会遵照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的指示,作出了具体部署:第一步,巩固益寿临广四边地区和以寿光北部清水泊为主的根据地;第二步,渡过小清河,向小清河和黄河之间发展;第三步,跨过黄河,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
  根据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的指示,以及清河区军政委员会的具体部署,1940年2月三支队司令部旋即命令东、西两路部队迅速渡过小清河,向小清河北进军。东路由基干二营和第六军分区特务连等组成,在马千里的指挥下突破了国民党投降派李寰秋、周胜芳、成建基等在小清河两岸的堵截,从三岔、高港村附近胜利渡过小清河,很快插到广饶、博兴北部;西路由李曼村、韩子恒指挥,渡过小清河,迅速进入邹平北部及高苑西部地区。我军每到一地便宣传和发动群众,发展抗日武装,并在新区建立党的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创建根据地。但我三支队向小清河北进军的行动很快引起了敌人的注意。3月3日,利津、博兴、广饶、史口、玉皇堂等据点的日伪军500余人突然出动,将我东路指挥机关和第六军分区特务连包围在东王文村。我军指挥机关迅速转移,特务连的70多名战士在清河区广大群众的支援下,连续打退敌人的8次冲锋,毙伤日军70余人,黄昏时日伪军狼狈撤退。东王文战斗是我军开辟小清河以北地区的第一次战斗,打出了军威,鼓舞了军民的斗志,扩大了八路军的影响。
  由于我党执行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力量,团结抗日的方针,四边县抗日工作蓬勃发展,根据地越来越大。四边县委、四边县行政办事处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中共清河地委决定,撤销四边县委、四边县行政办事处,恢复广饶县委,李荆和任书记兼宣传部长,李玉轩任组织部长,杜振东任政府部长等。后又成立了广饶县抗日民主政府,选举杜振东为县长、刘绍九为副县长。这更加有利于抗日斗争。
  我军渡过小清河后,痛击日军,连战连捷,发展很快,国民党顽固派愈感不安。国民党山东鲁北行辕主任何思源、国民党鲁北专员兼保安司令刘景良,纠集周胜芳、成建基、薛儒华、朱仲山(号称八大团:朱团、周团、成团、薛团……)等4000余人组成“剿共联军”,兵分6路,向博兴、广北地区进犯,企图乘我军在小清河北立足未稳之际将我军驱走。为击退顽军的猖狂进攻,我军分别由杨国夫、马千里指挥的东路和中路部队会合,并急调西路部队东进。经刘官庄、王浩、贺家一战,将顽军号称善战的“海军陆战队”击溃,其他各路顽军不战自退。从此,我军进一步控制了小清河北平原地区,并与小清河南广大地区连成一片,广北地区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对清河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1940年10月决定撤销中共清河地委,成立中共清河区党委。清河区党委下辖清东、清西两个地委,广饶县隶属清东地委领导。清河地委从此退出了抗战历史的舞台。
  尽管清河地委存在仅一年多就撤销了,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当地军民在中共清河地委的领导下冒着战争的烽火,为打击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逝者如斯。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中共清河地委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永远不会被抹掉。如今,中共清河地委旧址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政治基础。进入新世纪,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共同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也必将引领中阿和谐关系走向更美好明天。  【关键词】中阿关系;和平共处;和谐    0.前言  2005年
期刊
【摘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自身特点,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任务既复杂又繁重,据此,笔者特就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0.前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着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并影响预期效益的实现。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多部关于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大型工程
期刊
【摘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搞好农村基层民主的要求。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加强    近年来,广大农村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全面实行村务公开,狠抓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这些问題的暴露不仅导致干
期刊
【摘要】加强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内在规律,需要认真探索,合理规划,而在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既要突出针对性,又要体现系统性,既要注重先进性,又要兼顾广泛性,只有以创新思维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不断为改革
期刊
【摘要】通过明确党建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确定了党务建设在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管理;党务建设;和谐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加速,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面越来越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国内改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需要越来越高。本文对描述了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的具体内容,阐述了住宅小区的内部环境、道路布置、配套设施等环境的关键点。并针对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概括了住宅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在现今社会应当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规划;住宅设计;以人为本     住宅小区的规划以及建设的质量的水平,对每一个居民都有非常重要的利益关系
期刊
【摘 要】阐述设备故障的规律及特点,提出了避免设备故障的方法。  【关键词】设备故障;产生原因;预防维修     状态维修模式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关参数测量,及时反映设备故障产生前实际状态。测量参数可以在足够的提前期间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维修措施。这种预防维修方式的维修作业没有固定间隔期,维修技术人员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再确定设备维修计划。这样,对设备故障规律的认识和故障诊断技术的掌握、应
期刊
目前,研究型设计已经成为可持续建筑实践的基本特征,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对建筑性能进行定量优化。作为直接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对建筑内部空间影响的中间媒介,建筑围护结构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关注重点之一,它几乎对建筑性能的各个方面均有显著作用。但是传统的优化研究往往忽视了不同建筑性能之间的矛盾、建筑性能与设计艺术性之间的协调,而且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优化方法单一、效率低等不足。
  考虑到以上几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建筑性能优化流程,旨在为可持续建筑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该流程包含了4个
2013年,中国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3.7%,这意味着我国有7.3亿人口生活在城镇中,享受城镇文明带来的果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走了一条快速粗放式的道路,城镇化在追求快速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城镇发展的长远利益,一些城镇化“怪象”层出不穷,如城镇盲目扩张造成的“鬼城”,城镇建设失去特色造成“千城一面”,北方经常出现的“雾霾”天等等,这些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通过十八大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深化城镇化转型发展做
【摘 要】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复杂严酷,土壤瘠薄,气候干旱、少雨,蒸散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在这一地区采取有效的工程与生物技术措施,集中利用有限的水分条件,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提高苗木成活率和造林质量具有重要意。本文通过对在干旱条件下造林时所要注意的树种选择、整地、苗木准备、栽植技术等问题的研究,希望对提高林业生态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干旱;造林;新技术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