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话能力的提高,能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老师的事,各科老师都应通力合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本文从课前的说话训练、提问和导入语的设计、课堂讨论和辩论、朗读能力的培养说明如何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 中学生 说话能力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教育”。说话能力的提高,能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老师的事,各科老师都应通力合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想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裨益。如何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本人做了一些尝试,并且结合前人的经验把它加以总结。
  一、重视课前的说话训练
  教学中,规定每节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讲一个历史小故事或者复述前课知识要点。故事可以缓解压力,使学生提高和集中学习注意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一则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短小精悍的故事,常常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也是增进师生情谊,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兴奋剂。如在学习古代希腊的内容时,“木马计”“马拉松长跑”的故事能给课堂教学增添不少的趣味性。再如讲拿破仑帝国时,可以讲 “惨败滑铁卢”,一下子就能把这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推到学生面前,由此进入新课讲授,学生必然兴致盎然。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复述时,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原因、过程、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让学生把本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在讲《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了归纳:“这一课主要讲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新航路开辟也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段复述提纲挈领的归纳了本课重点,巩固了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和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起初,一些学生语句繁琐、表达不清,甚至出现中断的现象。半个学期以后,学生已经能够积极参与,并在五分钟内将一个历史小故事或者前课知识要点完整而明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讲故事和复述归纳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有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
  二、精心设计课前提问和导入语
  如何精心设计课前提问和导入语呢?善教者,必善问。教师必须做好几个准备工作:第一是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导入语时才有丰富的材料;第二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入语来达到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第三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欲望,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国旗吗?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它们各代表什么?”同学们被吸引住了,纷纷回答。通过课前提问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我在讲“五四爱国运动”时,这样设问:“同学们,我们每年的五月四日都要过一天节日叫‘五四青年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那么,什么叫‘五四运动’呢?纪念它有什么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学生的兴趣被吸引住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
  三、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
  针对一些重大而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分析思考,开展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辩解能力。例如,在讲“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围绕“蒋介石该不该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开始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他们理解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举措的重要意义。课堂讨论要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学生辩论要集中时间,语言要简练,并要注意引导,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四、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对学生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激发情趣,培养想象力有特殊作用。教学中,选择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让他们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改编成历史剧,由学生来表演。一方面要求必须用普通话,语言流畅、吐字清晰;另一方面要求语言的美感,强调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意境美、形象美。如“中外对比”法,在学习《新航路地开辟》时,我将其与《郑和下西洋》对比,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历史把遗憾留给了中国,而把辉煌留给了西方”这样的思考去阅读。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时,我将其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中国这两次开放到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去阅读。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历史变得鲜活了,学生也乐于接受。看起来相似的事件,但最终结果往往大相径庭,这在中外历史上屡见不鲜,将两者对比可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要确保教学质量,让历史课堂充满魅力,除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说话能力。笔者认为历史教师的课堂“说话”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二、逻辑性和精炼性;第三、生动性和情感性;第四、通俗性和时代性。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博采众长,厚积薄发,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熠熠生辉,让历史课堂魅力无处不在!
  总之,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促进对历史课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助益,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应是各科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发挥音乐课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毫无疑问,已经成了重要的问题。针对我们“城中村”式的学校,本人在转变教学行为的实践中,首先意识到,要针对我们学生的现状,找到一个切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又能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口风琴为载体,转变音乐课教与学方式,成为我教学实践的一个切入点。口风
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中学初(二)班主任教研室  作为一个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穿一条线,那就是重视德育,教会学生做人。要教学生做人,首先要求自己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在各方面注意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要对人生充满热爱,对事业的追求,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用自己的人格风范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為规范影响学生。一直以来,我习惯性地走进教室,放下手中的东西后便擦讲桌,整理好讲桌上的粉笔、板擦和卫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差异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做好中小学体育的衔接.具体做法是:摸清学生的底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在转化差生上下功夫;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安排、
<正> 批评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有时批评的效果很好,有时却不怎么好,有时甚至引起被批评者的“逆反心理”。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若分析起来,可以
<正> 锦州市电力安装公司是一个有一千五百多名职工的集体企业,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是青工。过去理想教育经常搞,但效果不大。许多职工对那种开大会、讲大课、做大报告的教育方
【关键词】电力营销 管理信息系统 优质供电服务 企业效益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任务。目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因此,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制,把市场营销观念引入电力企业,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用电和社会生产用电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履行好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责。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可以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只能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  新课标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黑山头学校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广、效率高、效果突出、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可产生常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特别是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
<正> 我厂是个有一千七百名职工、四百台七十五时布机的中型企业。多年来,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对职工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激发了大家爱国家、爱企业、爱岗位的主
<正>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发展的问题被人们提了出来。许多单位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已经创造出一些既能体现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