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关注;个性;主动;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因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以及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起点
  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今天的学生,学习的起点并不是从零开始的那道起跑线,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因而,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认知中寻找教学切入点,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再根据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尽量做到松紧有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之前,我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做了课前的调查,让学生做了一些有关“元、角、分”的试题,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仅认识“元、角、分”,还会使用和换算。全班五十多名学生或多或少花钱买过东西,四十几名学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但是对于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过程以及为什么要用乘法或除法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尤其像“10角=( )分”这题的错误率较高。很多学生写成了1分,只有个别学生做对,但对于为什么要把10个10加起来还是说不出原因。如果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元、角、分”的认识上,显然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元、角、分”的换算上,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互助学习,用换币、买东西、拍卖等游戏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又有趣的实践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如何进行“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知道了其中的原由,真正实现了课程标准里所提倡的“学有所得”。
  以上教学活动,我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上,重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由此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设计了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使认识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教学的课堂实效。
  二、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教学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上阻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某些关节点”。在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时,教师就要善于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的难点融入问题当中,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地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小养殖场》一课时,由于涉及的概念比较多,有“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等等。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再加上教材没有从数量上给这些概念界定,而是直接根据具体的数量进行判断,因此,学生学习时会感到特别困难。对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取的策略是:先出示准备好的三杯不同颜色且不等量的水,其中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后启发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比……多一些”说一句话。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进行交流时,我请几名学生说一说。之后再次启发:“反过来可以怎么说?”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在后面学习“小小养殖场”时,要求学生用具体数量描述这些概念时,变得轻松愉快,易于接受。
  以上教学环节,我不是把教学难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有针对性地铺设与难点相关联又易于理解的较简单的问题的思维便道,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不觉其难,增进了学生探索难点问题的信心和参与的主动性。
  三、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教学弹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教学资源。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例如在教“整数除以小数”时,先让学生填空,想一想,根据是什么?(如板书:25÷5=( )÷( )=( )÷( )=( )÷( )=……然后讨论今天要学的内容2.5÷0.5,观察题目发现这是一道小数除以小数题,那么咱们该怎么做这道题呢?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性质与新知识有关系。然后让学生尝试先算,反馈交流时,结合实际,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思考:橡皮一块5角,2元5角能买几块?(5块)让学生列出25÷5=5(2元5角=25角)引导学生观察2.5÷0.5=5发现2.5÷0.5=25÷5让学生指出他们为什么是相等的。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得出:右边是已学过的知识,左边是今天要学知识。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就行了,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做了。
  以上教学,鼓励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历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思想,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顺应学生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王钊.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J].小学数学教育,2014(6)
其他文献
建立了一套中等压力下汽液相平衡的实验装置,用此装置测定了DMF/C4体系和加盐DMF/C4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加盐DMF分离能力强于溶剂DMF,C4在同温同压下的相对挥发度
【摘 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此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自主学习。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质疑解疑;注重差异;创设气氛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阅读课这一股暖洋洋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
【摘 要】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策略;农村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程要继续深入推进,必须抓住课堂,把好课堂教学质量关。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
智慧物流整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资流通过程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通过电子商务与智慧物流的整合,利用
<正>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多数都是以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不仅是建立在对科学概念的总结上,还应该是提高学生对事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那怎样在大额
螺旋隔板花瓣管换热器具有优异的换热性能,但由于目前基础数据不足,螺旋隔板花瓣管抉热器的应用还未能普及,研究花瓣管几何结构参数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规律及传热机理,可为该类型换
采用自设计的粘结围岩和模拟拱顶的喷射试验方法,开展湿喷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室内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掺无机纳米外加剂和复掺无机纳米外加剂与粗纤维的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的轴拉
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2016年4月19日中央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为了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能资源,增加清洁电力供应。满足用电增长需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11年7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与氯乙酰氯反应合成2-羟基-4-氯乙酸酯基二苯甲酮(2H4CBP)中间体,然后利用氯乙酸酯基中活泼α-氯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钠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聚乙二醇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