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交互工具,其次要了解交互工具与探究性学习之间的意义,最后了解运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交互工具 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06-01
  前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达,交互工具已经在教学领域当中得以应用,这是划时代的创新同时是对教育的一项重点革命,通过构建网络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的针对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完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课堂下的互动,重点是它能够通过趣味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寻找解决方法的思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同时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学数学的热爱程度。
  一、“交互工具”的概念
  交互工具兴起于1994年,在美国首先被推广使用,它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意象化时代教学产品,它通过教师在网上发布任务并且在线点评,以及针对发布任务制作的引导性软件等功能,广泛的激发了学生对其的喜爱,一经问世便因其高效率的解决了课堂下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的难题,并且引入了新的探究性学习概念,让学生在自我发现问题的同时探究真正的答案。它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互联网络现下课下辅助,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工具发布任务,并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第二增强探究性学习理念,交互工具不仅仅是互联网联系平台,更是一种学习辅助工具,他针对不同时期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的软件设计,类似于今天的收集APP。针对小学数学也有固定的元件设计,软件当中每一个元素都能与书本知识相对应,并且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我国对于交互工具的引入较晚,基本上在2005年之后,直到2009年互联网彻底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后,并且伴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交互工具才彻底成为我国教学的重点,他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尤其针对小学数学,交互工具设计出了一整套针对性的游戏,成为彻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交互工具”与探究性学习之间的时间意义
  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自助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问题发现的能力,同时通过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但是传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原因有三,第一是学生个体差异影响,教师无法准确把握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无法做到有教无类,无法将一种套适合大众教学的设计教案推广到个别学生的身上,这就使一小部分学生被忽略,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生活在一个圈子之内的,一小部分的学生被影响注定就会影响到更多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探究性学习常常被看做是课下业余作业,很少有学生问津;第二小学数学的特殊性,小学数学虽然是工具学科,但是是最为基础的工具学科,普通人一生所能应用到数学知识大部分是小学数学,因此小学数学也是必须掌握的学科,但是由于过于基础,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不大,作为小学生本身集中能力就不强,很难做到课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三传统束缚与新观念冲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一直束缚探究研究,总是以教师为核心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殊不知学生是有个人喜爱偏好的,如碰到感兴趣的问题会深入研究,如不感兴趣则会缺乏研究动力,并且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接触的都是互联网理论,对传统的学习方式丧失了兴趣。而交互工具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都些问题交互工具是一款依托互联网依托区位游戏而诞生的新探究方式,力主调动孩子的最大积极性,让孩子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且教师能够通过交互工具实时发布新的问题,也可以在线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后辅导,并且平台软件能够得到无间断更新,保障了新鲜感,让学生能够再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不间断的兴趣冲击,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孩子的学习乐趣。
  三、运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运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它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在上述运用数学“交互工具”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中,单从“认识过程”来分析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程序,应该看出A,B,C,D四个数学环节的顺序是可以“变换”的。其中,A,B,C是主要过程,D是B,C的深化。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创造性地组合教学流程,通过运用数学“交互工具”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可提供的几种教学流程有:(1)问题、探索、答辩、评价;(2)提问、操作、答疑、评价;(3)问题、假设、推演、反馈;(4)渗透、模仿、内化、创新;(5)诱导、探究、讨论、评价;(6)问题、发散、综合、创造;如:y条短裤和4件T恤衫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这是乘法中典型的“一对多”问题,在国外常被称为“笛卡儿乘积问题”。小学生解这种问题,往往比其他“一对多”问题难得多。国外学者曾专门研究小学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拥有模拟情境所需的所有材料,对他们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交互工具“小熊穿衣”是个很不错的学习工具。因为孩子们一玩便知,只要拖动门中的衣服、裤子在小熊身上,马上会显示已穿好衣、裤的小熊,只有把所有的搭配都找到后,门才会关上。这样,不用校对答案,每个孩子都能知道自己的进程,为了让门快点关上,孩子们会在玩中寻找最快、最便捷的策略。“正确”和“错误”,功能为学生尝试一矫正一再尝试一验证提供了支架,孩子循环往复地试误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有序组合”的过程。这一工具,促使学生能饶有兴致地进行复杂的思考与设计,投入到数学高级思维的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蒋鸣和将“互动”进行到底—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J]信息技术教育,2004, ( 9 ) :4-6
  [2]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L,1994.20
  [3]容梅虚拟互动中落实探究—《宇宙@Science)) [J]站的设计与应用田中国电化教育,2005,(4) ; 63-65.
  [4]吴健互动探究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 2007.24-41
其他文献
莹儿是雪漠笔下一个悲剧性的农村妇女,造成她人生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是贫穷,生活的困顿让她的人生成了一部充满心酸和悲凉的血泪史,而她作为精神支柱的爱情梦想的倒塌、她本身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具有特殊成就的散文家.它的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非常自然,语言本身优美流畅且朴素干净,有一种清新隽永的感觉.他的散文之所以具有超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史上第一部“伟大的悲剧”,被认为是尤金·奥尼尔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戏剧创作的顶峰之作.这部戏剧描写的是1850年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农庄发
爱律的禁锢和情爱的越界是织构成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的网络的经纬线.阿慕就像一直梭子在所有的经纬之间游走跳跃.面对着强大的“爱的律法”,她以她的婚恋生活为媒介,
随着世界淡水资源的短缺日益严重,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提供淡水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其中,竖管喷涌沸腾蒸发海水淡化技术具有传热效率较高、小流量蒸发适应性强、较低温度时
1921年,郁达夫的小说《沉沦》问世.他用“自叙传”和“抒情性”的记录方式,描写了留学生苦闷的异国生活,尤其大胆抒发了青年的性苦闷和作为弱国子民的精神绝望,一时间轰动文
儿童视角是一种独特的叙事策略,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中,完美的将儿童视角贯穿其中,用儿童的眼睛观察成人的世界,用儿童的话语描述成人的世界,以此来表达她对
【摘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教育思想旨在使人的人格完善、他提出“君子怀德”、“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为仁由已”等,均讲的是有教养的人,最高的道德修养生于自身,应重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往往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单单强调应试教育。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情感教育;历史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据周邦彦传记的生平叙述及周邦彦词集《清真集》,通过周邦彦中年时期部分词作(《瑞龙吟春词》、《六丑蔷薇谢后作》、《兰陵王柳》和《应天长》)的深入研读解析,提出周邦彦词
意象是古今中外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然而意象却不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