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服用华法林人群相关基因型及性别、体重等非遗传因素与华法林用药剂量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服用华法林至稳定剂量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3.0的患者21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华法林剂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熔解(PCR-HRM)技术建立华法林关联基因CYP2C9*2 rs 1799853、CYP2C9*3 rs 1057910、CYP4F2 rs 2108622和VKORC1rs 9934438四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临床快速基因分型技术,测定患者SNP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型、性别、体重、年龄等因素与用药剂量的关系.结果 全部214例患者中,CYP2C9*2rs1799853基因CC型(野生型)占99.53%(213例),CT型(杂合突变型)仅0.47%(1例);CYP2C9*3rs1057910基因AA型(野生型)占92.52%(198例),CA型(杂合突变型)占7.48%(16例);CYP4F2rs2108622基因CC型(野生型)占57.94%(124例),CT型(杂合突变型)+TT型(纯合突变型)占42.06%(90例);VKORC1 rs9934438基因TT型(野生型)占82.71%(177例),CT型(杂合突变型)占17.29%(37例).不同基因型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比较:CYP2C9*3基因AA型与CA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16±1.055)mg/d对(2.352±0.805)mg/d,P=0.0872];CYP4F2基因CC型与CT+TT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36±1.062)mg/d对(2.813±1.034)mg/d,P=0.5954];VKORC1基因TT型与CT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7±0.866)mg/d对(3.660±1.350)mg/d,P=0.0001].患者平均年龄与华法林维持剂量呈负相关(r=-0.9669);患者平均体重与华法林维持剂量呈正相关(r=0.9022).结论 上海地区患者可通过检测VKORC1基因型进行华法林剂量调整。
上海地区服用华法林人群相关基因型及非遗传因素对用药剂量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服用华法林人群相关基因型及性别、体重等非遗传因素与华法林用药剂量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服用华法林至稳定剂量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3.0的患者21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华法林剂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熔解(PCR-HRM)技术建立华法林关联基因CYP2C9*2 rs 1799853、CYP2C9*3 rs 1057910、CYP4F2 rs 21
【机 构】
:
200336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肺循环是一个高容量低阻力系统,正常人静息平卧位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时肺血管床的阻力仅为体循环阻力的1/10,平均肺动脉压(MPAP)为(14±3)mmHg(1mmHg=0.133kP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规定,静息状态下心导管测MPAP>25mmHg,或运动状态下MPAP>30mmHg,即可诊断肺动脉高压(PH)。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PH的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40mmHg(相当
期刊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抑制剂PD0332991 (C24H29N7O2)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多抗体标记,再分别用Hoechst33342染色和FITC-Annexin V/7-AAD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PD0332991作用前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Lin-C-kit+Sca-1+表型细胞)及造血祖细胞(HPC,Lin-C-kit+细胞)的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
目的 探讨适用于临床的诱导脐血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并扩增的方法.方法 将脐血用羟乙基淀粉(HES)沉降红细胞,以Ficoll液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并探索不同细胞因子组合以及不同培养基体外诱导其向巨核细胞分化及扩增的效果.结果 HES浓度为15 g/L沉降红细胞效果最好,可获得更多的有核细胞.分别采用116t(IL-11、IL-6、TPO)、st36(SCF、TPO、IL-3、IL-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然被认为是治愈CML最有效的方法.近10年来,由于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临床应用及其卓越疗效,allo-HSCT被推荐为二线或三线疗法.但是,对CML患者而言,TKI很难清除体内的微小残留病变(MRD),多数患者停药后很快复发.此外,少数患者治疗期间发生难以耐受的药物
期刊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64例AIT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增加免疫组化标记检测.结果 64例患者中,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59(25~84)岁.临床表现为进展期,出现淋巴结、肝脾肿大及全身症状.淋巴结病理组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淋巴结结构部分或全部消失,多形性细胞浸润,伴有明显的分支状高内皮小静脉和滤泡树突细胞增生,大部分患者出
第5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有关红细胞疾病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铁代谢基础研究、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治疗新方法以及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机制等内容.机体铁代谢领域研究非常活跃.意大利Clara Camaschella教授在Ham-Wasserman讲座中系统阐述了以铁调素-膜铁转运蛋白(hepcidin-ferroportin)轴为枢纽的铁稳态调节机制及其与炎症、代谢性疾病、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病
期刊
目的 探讨血站标准存储条件下花生四烯乙醇胺(ANA)对血小板凋亡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取志愿者血小板,分别单独加入0.5 μmol/L ANA或联合加入0.5 μmol/L ANA和l μmol/L大麻素1型受体抑制剂利莫那班(Rimonabant,SR141716),在(22±2)℃水平振荡仪中振荡保存7d,同时设不加药物的血小板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磷脂酰丝氨酸(PS)表达水
目的 通过前瞻性、非干预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观察中国真实医疗环境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R-Chemo)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现状.方法 研究为单组、前瞻性、观察性、Ⅳ期临床试验.纳入国内24个中心279例CD20阳性初治DLBCL患者,无特定的排除标准.采用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如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但组合的化疗方
(1)本索引主题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的汉字的拼音排序,在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3)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排列在各(字母)部之首;(4)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期刊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特别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恶性淋巴瘤(ML)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淋巴瘤治疗特别是二线解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比较欠缺,在治疗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对HSCT特别是ASCT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认识,大量需要且有条件进行ASCT治疗的患者未能接受这一有效的治疗而失去治愈或延长生存的机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