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苔藓与局灶性回肠炎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首次报告1例局灶性回肠炎伴有光泽苔藓,并认为二者之间可能有关系.患者男性,23岁,因腹泻、腹痛、体重明显减轻和典型的放射学发现而诊断为局灶性回肠炎,患者同时有慢性非特异性肝炎,可能由本病的胆管周围炎引起.约1年后躯干和四肢发生皮疹,初发于小腿屈面、肘部,?窝和膝内侧,为对称性成群丘疹伴中等痒感.

其他文献
许多细胞毒药物(三醋酸氮尿嘧啶核苷、硫唑嘌呤、丙亚胺,6-巯基嗓呤、氨甲喋呤、霉酚酸及氮芥)治疗对其它疗法有抵抗的严重的银屑病是有用的。据作者所知长春花类生物碱尚未试用于此病。Vindesine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的效果,它的骨髓毒性作用比长春碱小,神经毒性作用比长春新碱小。作者观察一例77岁男性,常规胸透发现可疑的肺部损害,于1979年12月来此检查,诊断为肺部原发腺癌。
制革工人的皮肤病,占第一位的是化脓性皮炎,其次是过敏性皮炎和湿疹.大部分学者认为,对铬敏感性的提高是职业性皮肤病发生的常见原因.皮革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有皮革的浸泡、硝化染色、抻展、烘干、磨光和加工等.
由N-isopropyl-N'phenyl Para Phenylenediamine(IPPD),一种橡胶抗氧化剂引起的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并不少见.作者报导一例如下:患者男性45岁,双腕部发生瘙痒性皮炎,并扩展到腋和上胸部.当离开工作岗位,皮炎消失,再工作则复发.检查发现双腕和胸侧有淡紫色、角化性丘疹.当复发时,胸和颈部发生急性水疱性损害.患者从事安装车胎工作已6年.为半自动化操作,操作中未带防护
期刊
维生素甲缺乏伴有粘膜上皮的鳞状转化(类似于恶化前白斑病)。缺乏维生素甲的皮肤改变包括增生紊乱和过度角化,但发生皮肤的恶性变还未见到。Mayer等证明用于系统治疗的几种维甲酸(维生素甲及其同类物)可预防和治疗由化学剂引起的鼠皮肤肿瘤。也有报告维甲酸局部应用治疗日光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这些以及许多其他的报告均表明维生素甲与上皮癌之间的关系。作者对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和基底细胞癌进行了研究以确定
作者研究了23例经活检证实的具典型皮肤特征的系统性硬化患者(19例有雷诺氏现象,4例无)和20名对照者.4例无雷诺氏现象的系统性硬化患者均有食道病变,1例有钙化,1例肺纤维化.
作者报道了8例用美国药典标准的炭膜玻璃珠血浆灌注法治疗瘙痒的初步经验.这8名慢性严重胆汁郁积患者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郁积和肝动脉发育不良(Alagille综合征)等,均表现为血清胆酸升高,有顽固的瘙痒,用过消胆胺及(或)苯巴比妥治疗无效.患者年龄16~72岁.男性1名,女性7名.
淀粉样病变可分为单克隆蛋白性淀粉样变病、反应性淀粉样变综合征、先天家族性淀粉样变病及器官性淀粉样变病。原发性苔藓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是器官性淀粉样变病中局限于皮肤的一型。该病具有许多临床特点,最好发于下腿,其次为大腿、上肢伸侧、后背、胁腹及腰部。皮损表现可分为丘疹型(此型最为常见,好发于胫前,单个皮损为圆顶状坚硬之丘疹,当其成片分布时,每个丘疹可呈多角形),斑疹型,结节斑块型,色素沉着型(此型呈波纹状
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综合征,于1974年首次报道.该综合征以硬皮病样的皮肤改变,血中嗜酸细胞增多,抗核抗体阴性和与其他胶原血管疾病无关为特征.临床过程、治疗反应和组织学所见与硬皮病十分不同,组织学的典型特征是筋膜炎症和单一核细胞的浸润.作者观察了2例,其活检标本中显示为明显的肉芽肿性血管炎,提示该综合征可能与其他嗜酸细胞增多的血管炎变异有关.
己内酰胺(Caprolactam),即6-氨基乙烯酸内酰胺,作为单体前体广泛地用于尼龙纤维工业.对动物注射己内酰胺可以引起惊厥和温度调节紊乱,但对人的观察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本文报告一例接触己内酰胺后发生皮炎、白细胞增多、低热和自愈的癫痫大发作.
期刊
单侧和线状分布的皮肤病可基本分三个组:(1)皮肤病非通常定位,伴有被证实的器质性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2)不能发现有神经系统疾患.(3)皮肤病发生在先前其它病(带状疱疹、静脉炎)的部位上或在受到强烈作用(如X线照射)的皮肤上.作者报告9例病人,男4例、女5例,年龄12~55岁,病期2月至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