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压力在医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来源 :护理研究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wjz5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学习压力在医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习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减少医学生学习倦怠提供思路。[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西医科大学三年级儿科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学3个专业医学生303人作为调查对象,应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大学学习压力问卷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医学生学习倦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2,P=0.384),独生子女学习倦怠评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180,P=0.030);情绪智力与学习倦怠、学习压力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3和-0.213,P<0.01),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r=0.527,P<0.01);学习压力在情绪智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5%。[结论]情绪智力可以直接影响学习倦怠,也可以通过感知到的学习压力影响学习倦怠,培养医学生的情绪智力,可以降低医学生的学习压力感,提高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减少学习倦怠。
其他文献
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不断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落实技工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培养国家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升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水平势在必行。本文从技工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顶岗实习有效运行的对策,以期提升技工教育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期刊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可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实现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在职业教育政策红利大量释放和信息技术高速迭代背景下,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探索越来越在理论、模式和政策上透视价值意蕴,在目标、
期刊
期刊
光源掩模联合优化是28nm及以下节点浸没式光刻机提高光刻系统分辨率的关键技术,自由照明系统中微反射镜阵列是支撑该技术实现的核心部件。本文提出了一种单悬臂微反射镜结构,省去了外部可动框架配置,该结构仅在两个固定电极的驱动下即能实现镜面的二维偏转,简化了驱动模块。同时设计了一种台阶式驱动电极结构对微反射镜单元进行优化,当在双驱动电极上均施加55V电压时,最大偏转角度达到了26.2mrad,同初始驱动电
期刊
目的回顾性研究尿石症患者临床资料,为区域性泌尿结石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抽取2016、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尿石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调查的6 545例尿石症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47.8%,男∶女=2.12∶1,高发年龄介于41~60岁,占67.8%。职业构成比以农民为主体(33.9%)。超重与肥胖的患者占比分别为30.5%、18.5%。泌尿系结石以上尿
期刊
为了探究社会支持、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吉林省两所高校573名大学生为样本,构建对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学习倦怠与自尊以及社会支持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而自尊与社会支持维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以结构模式为基准,验证了自尊在社会支持和学习倦怠中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目的:基于注意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和减压理论(Stress Reduction Theory),探讨复愈性环境对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缓解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招募北京某大学60名本科生并随机分配到高复愈性组和低复愈性组,分别观看高复愈性水平的图片(自然环境)和低复愈性水平的图片(城市环境)。比较两组被试观看图片的前后测学习倦怠量表(LBUS)得分、自我
期刊
目的:观察补脾疏肝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自拟薏仁补脾疏肝活血汤治疗。结果:临床痊愈23例,显效11例,好转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结论:补脾疏肝活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疗效。
期刊
目的分析人格特质、学习付出-回馈失衡和学习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用学习付出-回馈量表、艾森克个性测验及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学习过度投入上,女生评分为(3.61±0.90)分,高于男生的(3.43±0.78)分(P=0.041)。在学习倦怠总分上,高三学生评分为(58.96±13.49)分,高于高一(55.73±13.00)和高二学生的(55.73±13.00
期刊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农业发展的根本,土壤生态安全是保障整个生态环境安全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耕地利用由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存,一方面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另一方面部分非粮化利用方式会破坏田间水利设施以及土壤耕作层,影响土壤养分循环和供给,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威胁土壤生态环境。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