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ASE模型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新思考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巨变,企业面临着冲击,人力资源遭遇新的挑战。对于企业,培训是重要环节,创新人员培训的依据和方法对企业顺应社会至关重要。只有正确地选择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才不至于浪费企业的人才培养发展资源。基于对智鼎咨询公司长期咨询经验得出的EASE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新思路,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EASE模型;人才管理;培训
  EASE模型是智鼎咨询公司通过多年咨询实践总结出来的人才发展模型。EASE模型的具体含义如下:E(evaluation),A(awareness),S(support),E(experience),即评估,清楚衡量人才目标的评估标准;理解,保证人才理解自己的发展目标;支持,为达成人才目标提供相应支持;经历,为达成人才目标打造特定经历。
  Kesler(2002)和Pasca(2004)认为人才管理就是为了保证贯穿组织的工作岗位都有充足的员工而设计的一系列过程,Cohn,Khurana,Reeves(2005)提出培训与开发提倡的是通过培训或者领导者发展计划来鼓励“成长中的人才”。人才管理和培训是密切相关的,培训是员工在既定岗位学习新技能和方法的途径,也是企业为员工能够满足新需求和新挑战的途径。传统以企业为导向的培训通道往往不能达到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效果,但基于EASE模型对培训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由上至下模式,在确定企业培训目标的基础上,使员工能够按照自身条件客观设定自身的培训目标,企业在满足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支持。
  一、确定培训目标
  基于EASE模型的evaluation層面,在人才培养中,需要为达成人才目标提供相应支持,对于企业培训来说,在进行人员培训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此次培训的目标,即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何种知识、技能等。作为企业,首先要严格把握培训目标是基于未来需求和当前需要的。培训花费的直接成本是可以计算的,但培训的隐性成本是难以量化的。
  二、个人设定自身培训目标以及所需支持
  基于EASE模型的awareness层面,在人才培养中,保证人才理解自己的发展目标,对于企业培训来说,当前由上至下进行安排的培训依然普遍,企业应该转换思路,以员工为基础。在企业明确培训目标后和正式培训前,使参培员工个人针对自身情况梳理自己的培训目标,设定自身评估方式,明确所需支持资源,提交人力资源部进行梳理。通过在培训前基于个人情况的客观思考,达到每位参培员工明确个人目标的效果,增加培训的有效性。
  三、培训计划
  基于EASE模型的support层面,在人才培养中,需要为达成人才目标提供相应支持,那么在企业培训时,也应在培训计划环节充分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收集的员工个人培训目标以及自身评估方式,根据员工的需求在培训计划环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培训实施过程中给予支持,为员工提供培训效果转化的平台和资源。
  四、培训评估和应用
  基于EASE模型的experience层面,在人才培养中,为达成人才目标打造特定经历。对于企业培训管理来说,在企业整体培训目标的梳理之后,通过员工个人切身梳理自身的培训目标,企业提供专门的资源支持,大大提高了参与培训员工的培训效果成功转化机率,另外企业要明确达到自身组织培训的效果需要提供给员工什么样的锻炼平台或评估方式。对于参与培训的员工,他们需要在培训结束之后根据个人自身所做的培训目标和评估方式进行逐一检验。对于企业,企业人力资源部们需要根据整体培训效果以及个人培训效果转化情况进行个人绩效评估表的重新调整,使员工个人得以能岗匹配。
  参考文献:
  [1]Kesler G C. Why the Leadership Bench Never GetsDeeper:TenInsights About Executive Talent Development[J]. Human Resource Planning,2002,25(January).
  [2]PASCAL C.Talent management systems:Best practices in technology solutions for recruitment,retention,and workforce planning[M].Canada: Wiley,2002.
  [3]Cohn JM,Khurana R, Reeves L. Growing talent as if your business depended on it[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83,(10):62.
  作者简介:
  张琳琳(1994-),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郑州市,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
  通讯作者:
  史宝琳(1993-),女,民族:汉,籍贯:吉林省四平市,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作岗位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现在社会的竞争变得越加激烈起来,与此同时使得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風险问题越趋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风险进行很好地控制与管理,成为各个企业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文中笔者针对其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首先对其现状进行认真分析,之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的提出解决对策,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
期刊
摘 要:为了有效的对企业进行控制,企业的管理层通常会通过内部审计的手段的实施来达到控制的目的,通过该措施不仅能够对企业的内部组织进行很好地优化,而且还可有效的应对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就目前国内一些企业中内部审计的流程以及其存在的某些問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设计流程;问题
期刊
摘 要:燃气企业内审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要想发挥内审工作意义,就要科学地加强内审工作,从内审定位、制度、项目选择与计划实施等方面来加强企业内审。本文结合《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的规定分析了燃气企业内部审计的强化策略。  关键词:燃气企业;内部审计;强化策略  最近,我国对企业内审做出了了全新的部署,最新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对内审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已经对各行各业的运转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就对企业内部审计有着极大的影响,不断的推动企业内部审计模式不断的创新进步。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流程、方式、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惊人的转變,同时也对审计技术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审计机制、人员、应用程序以及软硬件等方面。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进行研究
期刊
摘 要:安全生产投入作为安全生产的根本与保障,也是企业生产环节中关键部分。基于当前发展背景,需要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发挥安全投入的实际效果。本文将先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然后剖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经济分析。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问题;经济分析  一、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中出现的重要问题  (一)缺乏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充分重视  近些年,虽然关注安全生产的社会环境更加强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企业税收方案和税收政策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税收也是我国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国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企业按时按照要求纳税,国家才有收入,政府才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人民。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政府税收,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要针对不同
期刊
摘 要: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不断加强,中海油对企业月度效益测算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日益严格,本文重点阐述影响炼化企业月度效益测算的主要因素、提高月度效益测算质量的主要措施,指出相关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 月度效益测算;影响因素;主要措施;问题及建议  中海油突出发挥预算引领作用,持续打造低成本优势,月度效益测算已成为比较有力的经营管控工具,基于更加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经营的预判,制定即期目标,
期刊
摘 要:笔者选取审计内训模式为中心论点,着眼于央企所属二级单位在新常态下开展审计工作实际情况,从审计管理的层级条件分析以及审计多级内训的构建模式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审计多级内训模式在央企所属二级单位识别和应对风险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新常态;审计;多级内训模式  新常态下,培训带来金钱是下策,带来能力是中策,带来观念是上策。金钱买不来观念,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为适应新形式,国有企业也要在自身管理体制、结构机制等方面寻求深化与改革。本文以我国地方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为重点,探究和分析了地方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说明了地方国有企业需要结合实际,通过明晰部门职责、提高人员素质、处理好子母公司间关系等措施,优化组织结构,逐渐实现配置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从而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冲击下,中国企业“祸福并骑”,一方面新经济的崛起的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了市场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仅仅靠传统企业的综合管理理念支撑着的企业,在面临新形势经济的变革时,进退都显得尤为困难。为了跟上时代经济的脚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创新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创新的问题和措施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形势;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