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历史教学;微观调控技巧;必要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118—01
课堂教学微观调控,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协调与利用好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得以充分调动,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下面,笔者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观调控技巧的必要性入手,重点探讨课堂教学微观调控技巧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措施。
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观调控技巧的必要性
要做好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整体设计,还要做好细节设计,也就是常说的微观调控,具体来讲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或是困倦,或是东张西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微观调控,将学生注意力拉回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人物或事件,学生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也充满了好奇心,但对接收到的外部信息难以有效甄别,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做好调控,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授《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有学生将商朝与西周的历史与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影响了教师教学与同学听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让该名学生站起来为大家复述一下所说的内容,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老师道歉,并保证不会在课堂上随意说话了,这时教师也要给学生面子,让他在课程结束的前十分钟为同学讲述一下,这样不仅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证了课堂纪律,顺利完成了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密切。由此可见,正确应用微观调控技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利于加强师生关系。
二、課堂教学微观调控技巧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应用的措施
1. 教学内容处理上的应用。无论是哪一学科的课堂教学,最难处理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就要注意隐喻技巧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好教学内容。对于隐喻来说,其穿透能力较强,通过隐喻可以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通过联想掌握知识。如,在教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为增强学生对“弱国无外交”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当代战争的例子深化学生的理解:利比亚战争以后,利比亚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至今依然过着悲惨的生活,尽管卡扎菲在位期间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至少不会让他人随意欺辱本国国民,并为学生展示一些真实图片,学生则会认识到国家的真正含义。同时,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做到新鲜,避免学生厌烦感的产生,教师可以将一些道具应用到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学习资料,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课堂组织管理上的应用。课堂组织管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管理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且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管理。教师可以采用暗示的方式管理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如,较为顽皮的学生在课上很爱说话,教师就可以用暗示的方式教育学生。这样一来,说话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的颜面也没有受损,教学还能正常进行。
3. 学习思路梳理上的应用。在教学中,经常需要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微观调控技巧,为学生梳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如,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梳理,有些学生会忘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启事件,教师可以问学生“现在我们都不再是少年了,也不能过六一儿童节了,那应该过什么节?”这样学生就会获知答案,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也会记忆得更深刻。
4. 学习成果整理上的应用。要正确应用微观调控技巧,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初中历史教师还要重视对教学成果的整理,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如,在考试阶段,单纯的笔试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可以将口试应用其中,以与宋代有关的历史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对宋代历史的理解,客观地评价一下宋代某位皇帝的功与过,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孟 刚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118—01
课堂教学微观调控,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协调与利用好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得以充分调动,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下面,笔者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观调控技巧的必要性入手,重点探讨课堂教学微观调控技巧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措施。
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观调控技巧的必要性
要做好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整体设计,还要做好细节设计,也就是常说的微观调控,具体来讲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或是困倦,或是东张西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微观调控,将学生注意力拉回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人物或事件,学生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也充满了好奇心,但对接收到的外部信息难以有效甄别,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做好调控,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授《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有学生将商朝与西周的历史与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影响了教师教学与同学听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让该名学生站起来为大家复述一下所说的内容,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老师道歉,并保证不会在课堂上随意说话了,这时教师也要给学生面子,让他在课程结束的前十分钟为同学讲述一下,这样不仅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证了课堂纪律,顺利完成了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密切。由此可见,正确应用微观调控技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利于加强师生关系。
二、課堂教学微观调控技巧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应用的措施
1. 教学内容处理上的应用。无论是哪一学科的课堂教学,最难处理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就要注意隐喻技巧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好教学内容。对于隐喻来说,其穿透能力较强,通过隐喻可以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通过联想掌握知识。如,在教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为增强学生对“弱国无外交”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当代战争的例子深化学生的理解:利比亚战争以后,利比亚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至今依然过着悲惨的生活,尽管卡扎菲在位期间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至少不会让他人随意欺辱本国国民,并为学生展示一些真实图片,学生则会认识到国家的真正含义。同时,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做到新鲜,避免学生厌烦感的产生,教师可以将一些道具应用到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学习资料,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课堂组织管理上的应用。课堂组织管理也是课堂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管理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且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管理。教师可以采用暗示的方式管理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如,较为顽皮的学生在课上很爱说话,教师就可以用暗示的方式教育学生。这样一来,说话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的颜面也没有受损,教学还能正常进行。
3. 学习思路梳理上的应用。在教学中,经常需要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微观调控技巧,为学生梳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如,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梳理,有些学生会忘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启事件,教师可以问学生“现在我们都不再是少年了,也不能过六一儿童节了,那应该过什么节?”这样学生就会获知答案,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也会记忆得更深刻。
4. 学习成果整理上的应用。要正确应用微观调控技巧,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初中历史教师还要重视对教学成果的整理,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如,在考试阶段,单纯的笔试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可以将口试应用其中,以与宋代有关的历史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对宋代历史的理解,客观地评价一下宋代某位皇帝的功与过,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