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如花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at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果农从桃园出来,挑着满满的一担收获。果农的女儿顺便采撷的一束野花,斜插于箩筐边,在风中顾自摇曳闪光。
  相对于累累果实,那束野花就是闲笔。
  有了这束野花,你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劳动与丰收。
  2
  相对于让万物生长的阳光,不用花一分钱复也不能当一分钱用的美丽月光就是闲笔。
  3
  文学中的闲笔,可以比拟生活中的闲暇。
  人在忙碌匆促的生涯里,若没有闲暇,那该多么无趣而又无望,人生几乎就两眼一抹黑了。关键是,没有了闲暇,忙碌不仅没有了缓冲与调节,也复没有了参考与对照,为了什么忙碌,忙碌到底为了什么,这些问题都势必变得无从回答。所以,闲暇并非浪费时光或虚度生命。比如在西方经济学里,分析劳动成本的时候,闲暇是被当成收益项目的。
  闲暇与忙碌,一张一弛,一正一反,就像硬币之两面,就像鱼与水的关系,一方失去,另一方就难以想象其存在了。
  我喜欢的南京诗人朱朱在一篇文学随笔中说过这样的话:
  “我注意到有人已经快到无法慢下来,我注意到人正失去虚度他的时间的能力,正像也失去了让自己的精力变得集中的天赋。”
  4
  我想,正是闲笔,让文学叙述变得不那么峻急,不那么竹筒子倒豆,不那么直奔主题。从而使叙事变得有风致有迂回,变得自由从容,变得丰饶宽厚。
  所以我们总说闲笔不闲。闲笔不仅仅是插科打诨,不仅仅是叙述节奏的调节,不仅仅让我们想起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事实上,闲笔常常是更独特更高级的叙述,它比秉笔直书的叙述,比刻意为之的叙述,更加张弛有度,更加曲尽其妙。
  5
  闲笔的存在,其实是某种标志,显现出来的恰恰是写作状态与操作过程本身。那种被故事所左右的小说,那种动笔之前就已想好主题与结局的小说,语言只是一种表达内容并走向结局的工具与零件,在这样的目标明确按部就班的叙述中,你很难看到闲笔。比如,欧·亨利的小说,他的语言,他的叙述,只是为了完成那个故事,为了走向那个欧·亨利式的结尾,所以,欧·亨利的叙述中,你几乎是看不到闲笔的。
  而像契诃夫这样的作家,他的叙述压根儿不是为了表现一个简单或宏大的主题,也不只是要完成什么故事。毛姆总是嫌契诃夫的小说没有什么故事性,甚至没头没尾,毛姆把这当成了缺陷,显然看走了眼。是啊,讲故事可不是契诃夫小说的主要鹄的,叙述才是他的创作重心。他的叙述那么精妙那么丰厚又那么自然,人性中的浩茫与无奈,生活中的没意思,爱情中的锥心之痛,生命的庸俗本质以及所需要的怜悯与温情,这些说不清的东西,恰是契诃夫想要说想要写的。(这让我想起叶芝关于文学艺术的特征所说的话:“几近本能地永远处于半明半晦的状态。”)
  相比之下,欧·亨利差不多只写那些说得清的东西,他的语言与叙述自然也是清楚明了的,叙事线条相对单一,你只要跟着他的故事走到底,什么时候欧·亨利式的结尾出来了,你的阅读也就结束了。但阅读契诃夫的小说则完全是另外一种经验,他的叙述常常会让你驻足,会让你疑惑,会让你留恋,会让你遐想,里边有那么多迂回,那么多荡开,那么多旁逸与斜出,那么多涉略与兴会,一句话,有那么多闲笔。
  欧·亨利的文笔与叙述跟契诃夫相比,有点像走路与散步的区别,有点像步行与舞蹈的区别。我记得瓦雷里好像谈到过写作中的这种区别。
  6
  在世界上的所有小说中,我觉得契诃夫的《草原》是闲笔的典范,更准确一点说,《草原》纯粹是闲笔构成的,《草原》是闲笔的集大成,是闲笔的百科全书,是闲笔的极致。
  啊,行云流水的《草原》,自然随兴的《草原》,宽广得没有尽头的《草原》,意味无穷的《草原》,卓绝的闲笔的独一无二的《草原》。
  7
  我一向不爱看德国队那种实用的直截的强悍的足球,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巴塞罗那队,那么优雅与艺术,那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们那精致灵动的传接与太极般的腾挪运转,虽然也与最后的进球内在相关,但却有别样的可资欣赏与玩味的价值,有一种真正的游戏精神。(这种精神的缺失,我觉得就是现代奥林匹克尤其是中国的奥运战略的最大症候)巴塞罗那队的踢球风格,真像是绿茵场上的闲笔与舞蹈。
  8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他一生充满张力的写作中的闲笔。
  萧红在《呼兰河传》开头对大泥坑的叙述是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闲笔案例。
  没有闲笔,小说叙事就很难有王小波追求的那种文学的趣味了。
  9
  我们都知道,周作人偏爱废名的小说,尤其喜欢那种语言与叙述的别样与风趣。在为《莫须有先生传》作的序言里,谈到这部人都说看不懂的小说的好处的时候,周作人强调了“情生文与文生情”,情生文是文艺的规律,无须多谈,但文生情却是一种对语言的把玩与赏享态度,是对叙事的逸出,是对语言本身的情感与痴迷,是对叙述的某种超越故事与主题之外的文学效果与艺术趣味的追求。说白了,文生情就是闲笔的一种。周作人对此的描述堪称得当与精彩:
  “这好像是一道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于海。它流过的地方,凡有什么汊港湾曲总得灌注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才再往前去,这都不是它的行程的主脑,但除去了这些也就别无行程了。”
  好一个别无行程!废名之散淡之别致之难懂之怪异,实际上是因为,他的叙述几乎不管什么结构,不管什么章法,而只顾洋洋洒洒地闲笔下去。他的小说风格明显与冰心、郁达夫等受到过西方叙事技巧影响的同辈作家很不一样。废名的叙述风格,让人想起中国文化中的道法自然,想起文学史中蔚为大观的唐人绝句、明清小品等古典精髓与闲雅趣味。
  10
  我觉得,《诗经》里的“兴”其实就近于闲笔:只可意会,不可坐实。
  朱熹在《诗集传》中的定义:“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其实空洞无物,远不如徐渭的定义来得恰切到位:   “天机自动,触物发声,以启其下段欲写之情,默会也自有妙处,决不可以意义说者。”
  这差不多也可以拿来定义闲笔:
  “闲笔者,不可以意义说之,默会则自有其妙处。”
  11
  相对于后世儒家传统中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曲肱而枕之、曾点的浴乎沂咏而归就是闲笔。
  道家的无为而为,正是闲笔的内在本质,是对闲笔的最佳阐释。
  林语堂曾借用晚清张潮的话“能闲世人之所忙者,能忙世人之所闲”来表彰中国人这“伟大的悠闲者”。中国文化一直有闲逸散淡的气质与底蕴,中国人与万物的关系曾经那么和谐那么淡定那么超然,人与山像朋友(悠然见南山),心与花可相通(感时花溅泪)。中国人面对山水,只觉得闲适快乐,并不忙着去探索什么客观真理。
  中国文化的基因中确有这样一份悠闲从容在。我们看到,在中国文学史中月光远比阳光显耀与重要,从《诗经》的《月出》这样的诗歌开始,清悠诗意恰如闲笔的月光,一直朗照着浸润着中国的文化与文学……
  12
  而在西方小说中,闲笔的鼻祖大概是写《巨人传》的拉伯雷了吧。
  然后就是《项迪传》的作者斯特恩。他的叙述枝节横生到处是分岔与闲笔,其情节与时间线索常常像迷宫一样纷繁,堪称真正的离题大师。出现在书中间那两张夜晚般漆黑的页码,其实也可以看成是独特之闲笔。在这样的的黑夜般的书页里,我们看到的是现代小说的曙光!
  我们知道,像昆德拉这样的现代作家就特别羡慕古典作家的闲散风格与游戏精神。
  13
  没有闲笔,卡尔维诺提倡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就难以想象。闲笔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的构筑方式:一种无限的衍生与拓展,一种自由的扩散与延伸。
  《千年文学备忘录》中的文学风格“繁复”,必与闲笔有关。穆齐尔、普鲁斯特与乔伊斯等人的繁复叙述中,到处都可以读到精妙的闲笔。
  西方小说中还有一部布满闲笔的小说就是麦尔维尔的《白鲸》,没有闲笔,这部八百页的伟大小说不到两百页就肯定打住了。
  14
  纳博科夫说,从福楼拜开始,小说在艺术性上赶上了诗歌。我们不能理解为小说像诗歌了,而应该理解为小说更像小说了。的确如此,在福楼拜笔下,每一个细节都内蕴深厚,每一个句子都有叙事价值,每一个标点,都有其力量与作用。
  所以,《包法利夫人》这样的作品精确、紧密、完整、壮观,像一座完美的小说建筑,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词汇不在恰当的位置,没有一根多余木椽,甚至没有一粒多余的瓦砾。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小说太像小说了,这样精益求精呕心沥血的写作,是否也会让福楼拜感到不自由、不尽兴、不过瘾?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也许才可以想象并理解,叙述境界已然炉火纯青的福楼拜,在写作生涯的最后阶段,竟决意要写一本弥漫、扩散、无限延展、自由自在、没有终点、几乎全是闲笔的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布瓦尔和佩库歇》?
  15
  果戈理是俄罗斯文坛的怪诞天才,也是一个特别喜爱“胡诌乱扯”的闲笔大师。
  《死魂灵》第七章结尾,夜色已降临安静的外省小城,主人公乞乞科夫成功地从地主们那里赢得了他的死人生意,得到小城名流的款待后,酩酊大醉地上床睡觉了。他的马夫和听差也悄悄跑出去自找乐子,然后踉跄而归,彼此照顾相互搀扶着,很快也进入梦乡:
  “……发出一阵阵闻所未闻的闷雷般打鼾声,和从另外一个房间里传来的老爷的尖细的鼻息声遥相呼应。在他们睡下之后,很快一切都归于静寂,整幢旅馆都进入酣梦;只有一个小窗口里还可以看到烛光,原来那儿就住着从梁赞来的中尉,一个显然是对长统皮靴有所偏爱的人,因为他已经订做了四双靴子,此时正忙不停地试穿第五双。有好几回他已经走到床铺前面,打算脱掉靴子睡下去了,可是怎么也办不到:靴子缝制得实在出色,所以,他还是久久地跷起一只脚,前后左右细细鉴赏那只缝工熟巧、模样儿又妙不可言的鞋的后跟。”
  纳博科夫在评传《尼古拉·果戈理》中曾这样评论上面这段叙述中那个关于中尉与靴子的闲笔:
  “那个中尉还在试穿他那不朽的长统靴,皮革在闪光,蜡烛笔直地、明亮地燃烧着,梦幻般的夜已经很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只靴子狂想曲所写的静谧之夜更富有抒情意味了。”
  的确如此,这个横空出世的靴子的细节,传达了生活的偶然与宽广、世界的怪诞与奇妙、人性的多样与丰富,当然还有夜晚的静谧与诗意。它告诉我们紧扣主题之类是多么可笑,它告诉我们闲笔有多么妙趣横生、多么意味无尽!
  责任编辑 王秀云
其他文献
在不久前评出的全国道德模范中,18岁的张晓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大爱无声。是你们,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人间的至孝,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这是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会给张晓和其他10位孝老爱亲模范的致敬辞。在18岁的张晓身上,“至孝”和“勇气”,就在于“14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    “娘是我的全部,我是娘的全部”    1993年3
江苏省高郵市南海中学魁星文学社成立于2010年,因毗邻古塔魁星阁而得名,又喻指社员能像魁星一样闪亮。文学社秉承“谱写青春旋律 追寻文学梦想”的宗旨,引导社员享受阅读与写作带来的喜悦。文学社不定期开展“魁星文学讲堂”活动,社员们尽情表达,思想的火花在交流对话中产生;研学旅行活动开阔了社员们的视野,丰富了生活体验;校园写作竞赛给了社员们展示的机会。文学社还组建小记者团,鼓励社员们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
晴空里一阵霹雳,快速飘来的乌云骤然间使天地暗黑了下来,一条条火链张牙舞爪地在头顶上的云层中酣畅游走。我不知所措骇然大哭。母亲飞快地把我塞到一块平时躲雨遮阳的巨石下,转身奔进瓢泼大雨之中,须臾不见身影。硕大的雨点里雾气升腾,一片迷蒙里,看着跟前的山溪翻滚着浑浊的洪流,惊恐让我暂时停止了哭喊。渐渐地,我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想捕捉母亲的一丁点信息,但除了震耳的雷声、刺眼的闪电和到处流淌的洪水声之外,我什么也
年年有魚
期刊
鉴赏空间  皇家寺庙万寿寺,庭院深深,古树森森,是闹市中的一块净土,拥有难能可贵的自然景观。可是,万寿寺的西墙外就是北京的西三环大道,每天车水马龙,又繁忙又喧闹。墙里墙外成了两个世界。那些喜鹊、山喜鹊,它们实在是无地可去,就把万寿寺的花园当成了自己的家;还有那只可爱的小松鼠,成了文学馆的一景。这些让作者回想到北京的过去:“乌鸦每天清晨和黄昏两度飞临北京上空,多到遮天蔽日的程度,真的可以叫做北京的市
人物名片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14年,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你喜欢的事,10年后、20年后、50年后还会继续做吗?在一位百岁老人身上,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就是翻译大师许渊冲。他一辈子
名师简介:王春艳,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威尼斯水城分校。  技法指点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称为“自传”。记述时,既要体现真卖性,又要有一定的文学性。  同学们学写传记,可以从写自传人手,因为自己的生平经历、语言习惯、特长爱好、行事风格等,均无须调查,但也会因为过于了解而行文冗杂。自传不必面面俱到,应该选
名师简介:汪勇,曾获江苏省初中优质课评比活动一等奖,现为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副校长。  技法指点  在新闻报道的各个类别中,消息是最基础、最常用的体裁。  同学们刚开始接触消息写作,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标题流于普通,无法先声夺人;内容“缺斤短两”,不能完整叙述新闻概况;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抑或不能站在客观立场报道事实;不符合新闻格式,与普通记叙文无异……其实,消息写作有着规范的格式,同学们需要注
现在数学不好,真的踢不好球。  有一支球队,拥有47座重要比赛的冠军奖杯,是英格兰足球俱乐部之冠,也是赢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次数最多(共6次)的英格兰足球俱乐部。它就是至少有5名数理博士坐镇的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当然,利物浦足球俱乐部也有一段数学不好的时期,但是在用数学改造之后,它迅速逆袭了。  在21世纪初,许多足球俱乐部都被卖掉了,利物浦足球俱乐部也是一样。截至2010年,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已经20
名著信息库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初初向大家介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传奇人生,谱就壮丽篇章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在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与病魔顽强搏斗的他,历时三载,以口述实录的方式,完成了不朽杰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用这样的方式实现